第136章 千头万绪
众人就相关事项进行讨论,张奎走到朱由榔跟前小声说道:
“王爷,朱松已经拿下辽阳,明日发兵沈阳;刘庆恕占据义州卫、广宁卫,请示下一步作战计划。”
“哦,好快,让刘庆恕肃清附近清兵,然后就地修整待命,同时申报战功。”
“好的王爷,另外,朱杉来电,不赞成这个时候将兵工厂迁到京师,原因是京师暂时没有电力。”
“哦,有道理!还说什么了吗?”
“正在拟定入京人员名单以及设备清单,估计七日内能启程,让我禀报王爷,提前安排好这些人员和设备。”
“好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消息吗?”
“朱桦回电说五日内带人启程。宋建回电说明天就亲自护送王妃还有吴阁老等大臣启程来京。”
“好!还有吗?”
“暂时就这些。王爷,还有别的安排吗?”
“发电报给陶公,让他安排向京师大批调运粮食;发电报给朱林、生继勇,让他们挑选一批优秀的商务人员、政务人员,由他两人亲自带队入京;
发电给山东的郑民和刘青山,让他也带一些出色的政务人员和商务人员以及各种矿山探测人员、工矿企业的技术人员进京,另外,让郑民调20个生产建设兵团入京,哦,让左懋第等人也和郑民刘青山一同入京。
京师百废待兴,事情千头万绪,让他们抓紧时间。”
朱林是陶万悟的接班人,自朱桦跟随朱由榔出征大员之后,陶万悟从商务系统中挑选出十几人进行培养、锻炼,最后选出各方面都很出众的朱林进行重点培养,在陶万悟出任户部尚书之后,就将大陆的商务全部交给了朱林负责。
左懋第等人被朱由榔扣留在山东,没能北上与清廷议和,左懋第算是捡了一条命。
历史上左懋第在京师与清廷议和,清廷根本没有与弘光朝廷划江而治的想法,只是戏耍一下弘光朝廷而已,清廷派多人劝降左懋第,左懋第拒不降清,最后被清廷杀害。
这十个月来左懋第这些人一直在山东,如今可以让这些人入京了,对于左懋第,朱由榔还是很欣赏的。
“好的王爷,奴婢这就去安排。”
六月廿四日上午,众人都按前一天晚上分配的任务去做事了,朱由榔也没闲着,由黄维之和张奎陪着,带着一众护卫进了皇城。
“闯贼真是作孽呀,这么多宫殿被焚毁!”进了紫禁城,张奎恨恨地说道。
“比我想象的要好。”朱由榔记得前世《明史》中记载:“崇祯十七年四月廿九日,李自成即位武英殿,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西遁。”《国榷》,也记载:“李自成出齐化门西走,...先运薪木积于内殿,纵火发炮,击毁诸宫殿,...太庙、武英殿门仅存”。所以,朱由榔以为紫禁城现在应该破烂不堪,不成样子呢。这几天事情多,朱由榔已经多日没进‘系统图书馆’了。
“据锦衣卫密探说多尔衮进京之后就开始着手修葺乾清宫等宫殿,上个月刚刚完成,据说准备修葺外廷三大殿呢,现在看来还没开始。”黄维之说道。
“嗯,派人寻访负责修葺紫禁城的人,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还要广招工匠,等孤即位以后就要有计划地重建或修葺,没个几年完不成的,唉,得花不少银子!”
“好的王爷,奴婢回去就安排这事。”张奎答道。
“黄维之,这皇城之内没人吗?清廷退走时宫内的人怎么处理的?”朱由榔问道。
“奴婢接手的时候就是这样,奴婢的人目前只是派人守护城门和城墙,不准许军士在城内行走。至于清廷怎么处理的,奴婢真不知道,估计是把中官、宫女都赶出去了吧,清廷逃离京师,满人老弱肯定不少,还有辎重细软都要带走,也可能会裹挟一些人走,但肯定顾不上大部分的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