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监国(2)(第2页)
“陶公,本王喜欢恶作剧是不错,但怎能拿朝廷大事开玩笑?陶公,您我相交多年,可以这么说,这天下诸公,本王真正信得过的不多!举人出身又如何,宋一鹤也是举人出身,如今已经入阁。陶公,时代变了,不是非翰林不能入阁那个时代了,进士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八股文做得好而已,经世治国非得靠进士吗?本王就是要打破这种制度,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王爷,老朽已经五十有五了,初次为官就做尚书,能不能适应不说,就是能适应,还能为王爷服务几年?”
“哪怕一天,您也得答应本王,别说您有这个能力,就是没这个能力,我也要您当这个尚书!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本王是个念旧的人,是个赏罚分明的人!陶公,等彻底光复大明,咱的产业可能需要清算,甚至做些分割,到时候我们再商议,财产上不会让陶公吃亏。”
“不不不,王爷,我不答应做官可不是因为财产,王爷,说实话,我当初按照王爷的思路去做生意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能赚这么多钱,这些年我满足于赚钱的乐趣,其实钱对现在的我真的不重要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的产业,王爷怎么处理都是王爷一言而决,陶某绝无二话!”
“嗯,我觉得陶公不答应本王,就是怕本王坑你!”
“唉,好吧,我答应王爷还不行吗?有您这么逼人做官的吗?唉!我做个富家翁不好吗?”
“哎,这就对了嘛,大明的户部有陶公在,孤就可以放心了!”
“我都不知道户部都有哪些职责,哪些公务,有哪些人,唉,赶鸭子上架!”
“我也不知道,不知道可以问嘛,我相信,陶公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户部尚书!”
“唉!陶某尽力而为吧。”陶万悟一会儿的功夫就叹息数次。
“陶公,您做事没问题,做官嘛,也许不会做那些勾心斗角之事,但有本王在,您不必与人勾心斗角,安心做事就行,尽快弄清户部职责,用人可以和生继勇商量,有格物学院众多人才可选,陶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和陶万悟交流了一阵之后,让张奎安排人带陶万悟去休息,然后把宋建叫了过来。
“宋建,从今以后你就是宫中的大珰,执掌司礼监,宫里的事你说了算!”
“奴婢谢殿下恩典!”宋建赶紧跪下谢恩。
“起来吧,不用这么多礼,宋建,宫里的规矩你比本王懂得多,宫里的人事你来安排,哦,对了,抓紧先写一份诏书,任命张镜心为吏部尚书、陶万悟为户部尚书,写好之后交给内阁。然后咱们再商量宫里的事。”
在明代皇上的圣旨如果不通过内阁,被称作中旨,通过中旨任命大臣表示内阁对皇上的任命不认可,被任命的大臣也一般不愿意去赴任。朱由榔现在只是监国,所发诏书也要走内阁这个程序才好。
诏书送到内阁,吴甡等人都在,他们对陶万悟非常清楚,知道他就是朱由榔商务上的代理人,由他出任户部尚书,吴甡等人不敢反对,另外,他们也都熟知张镜心这个人,尽管不知朱由榔重用张镜心的原因,但他们作为‘战时内阁’,没必要在一开始就反对朱由榔的人事任命,再说他们也不敢。
诏书送去内阁了,朱由榔将原来桂王府自己的亲信太监召集到了文华殿,安排宫中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