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098章 经略山东(1)(第2页)

 短短两个月,湖广民心稳定,处处欣欣向荣。

 朱由榔带着黄维之、张奎,率领亲卫军的一个团,由汝宁府经归德府进入山东,一路偃旗息鼓,不入城镇,直至东昌府才披露行径,然后经临清,于八月十二到达德州。

 “王爷,您千里奔袭过于冒险了。”一见面,朱檀就抱怨朱由榔。

 “呵呵,有黄维之的一个团加上张奎的特卫在孤身边护卫,而且全部骑马有何风险?好了,不说这个了,朱檀,你在山东进展神速,干得好!”

 “这可不是我朱檀的功劳,王爷在山东可算是万家生佛,百姓一听是王爷您派来的兵马,那真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绝大部分城池都是传檄而定,真没打几次硬仗。”

 “呵呵,德州、临清打得不轻松吧?”

 “也不算难打,清兵不算多,也不知道我军的战斗力,竟然都在城外迎战,我们先用小钢炮轰上几轮,然后步兵在中间、骑兵于两翼发起冲击,基本上在城外就灭敌大部,攻城也不困难,火力掩护,炸毁城门,然后一拥而入,一战而定。”

 “没有瓮城吗?”

 “手雷、投掷筒开道,清兵胆寒,而且有的城门没有瓮城。”

 “嗯,战损不高吧?”

 “很少,自进入山东,战损没超过200人。”

 “还好,这次在山东,我们占据了主动。朱檀,德州布防都做好了?”

 “回王爷,都做好了,城墙已经加固,而且加了八个棱角;目前田嘉义的四个团外加朱松的两个骑兵团驻守德州、故城;临清、武城是李二愣部在驻守,吴桥、德平、武定州、阳信、沾化到海边由鲁喜旺驻守,确保弹药、粮草能从海上直接运往德州。王爷,山东的百姓太热情了,天天有挑着东西向军营里送的老乡。”

 “嗯,募兵情况怎么样?”朱由榔换了话题。

 “当然很好了,我们进入山东时田嘉义、李二愣、鲁喜旺、刘庆恕、朱杨每人只带三个团,现在都变四个团了,还有四个团的全新兵预备队,可怜我的教导团,那些娃娃们都下去带兵了,教导团快成新兵团了!”

 “你把少军全带出来了?他们才多大?”朱由榔斜着眼问道。

 “不是你那两批宝贝疙瘩,他们还在永明岛学习、训练呢,现在那批孩子被叫做‘少军特训旅’,每批都已经分化成‘军官’、‘训导’、‘参谋’、‘后勤’、‘宣教’、‘特务’大小不一的六个营,由方现厅全权负责、从讲武堂、军队、政务组、商务组抽调了180人组成教官进行教导培训,还需要三年才能毕业。

 我这次带来的是永明岛安置难民时成立的那只13--15岁的少军中年龄最大的那一部分,这些娃娃兵一边学习识字一边训练,三年下来各方面都很优秀,年龄也非常合适,各个都是连长、营长甚至团长的苗子,现在委屈一下让他们当个排长或连级监军,绝对胜任的,王爷,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会进一步成长,这样才能保证军队扩编而不走样。”

 “嗯,是不错,但我们本来的传统是少军全部编入亲卫军的,算了,这次例外吧,永明岛的少军还有多少?”

 “还有两期,哦,不对,今年还会新招一期,一期2000人左右。王爷,这些年您一直不断地向永明岛移民,而且我们最先安排的那些难民中孩子也在长大,13岁的孩子很多。”

 “哦,等到年底吧,年底把第一期你挑剩下的和第二期全调过来编入亲卫军,实战经历,比课堂上讲的更有利于他们成长!对了朱檀,现在就开始着手,在山东招收13岁到15岁的少年进行培训。”

 “是!”朱檀朝朱由榔敬礼,朱由榔没追究他动用少军的责任让他感到庆幸。

 “朱杨表现得怎么样?”朱由榔问道。

 “很好,朱杨军事天赋很高,而且勇武过人。”

 “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吧?”朱由榔对李定国还是有所防范的。

 “没有,他手下的将领也都不错,目前都在带兵,有的是营长,也有副团长,这次来山东有五人,其余这次留守永明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