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经略山东(2)
“这次跟随大军前来山东的行政、商务负责人都是谁?”朱由榔又问起另一个问题。
“商务负责人是刘青山,是朱椴去了南洋之后朱杉培养的接班人,行政负责人是郑民,原来在新竹,后来被生继勇提拔成永明岛行政副总,哦,排名在朱杞之后。”朱檀答道。
朱杞是现在永明岛的行政负责人,生继勇调回湖广之后的接班人。
“哦,他们目前在哪里,尽快让他们到德州来,有事情安排。”
“他们两人目前应该在济南府,我一会儿就安排。”
“嗯,朱檀,这次进攻德州应该是我们把握了一个好时机,清兵主力都向西去了,但德州失守,估计多尔衮不会坐视不管,估计要派精锐部队来攻打,咱们的军队新兵太多,这没打过仗的兵和打过仗的兵上了战场差别太大,所以,你要加紧练兵!”
“好的王爷,您尽管放心吧。”
八月十四,郑民和刘青山还没到,朱由榔却得到了多尔衮派兵来攻打德州的消息。正蓝旗固山额真巴哈纳和镶红旗固山额真石廷柱各带一万兵马从山西昼夜兼程赶来德州,如今已经到了衡水。
“王爷,清兵来得好快啊。”朱檀说道。
“这是好事,朱檀,召急各将领前来讨论对敌方略。”
驻守在德州的将领很快都到了朱檀的中军大帐,朱由榔站在巨大的堪舆挂图前用一根木杆指着开始说道:
“这次来的这两万兵马,尽管只是汉八旗和蒙古八旗的人马,但也算是清兵的精锐,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这两万兵马可能兵合一处直接攻打德州或故城或吴桥,也可能分兵攻打这三个地方的任意两处,但德州肯定是第一目标,敌情紧急,我直接布置任务:朱檀,电告武城驻守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前往枣强,注意隐蔽行踪,放过清兵,然后原地待命;调临清守军进驻武城,做预备队;田嘉义,你安排一个团,出城在这里驻营,吴桥只有一个营外加一个新兵团驻守,是三城当中最薄弱的,所以这路人马要尽量牵制,不让清兵攻打吴桥;王琦,你们团在这里驻营,这个位置突出,如果正面遇敌,只要用枪射击敌人,然后做出不敌后撤的姿态,撤到运河东岸组织迎敌,如果清兵不理你部,直接攻打故城或者德州,那你部作为侧翼,听命令行事。”
“驻守故城、德州、吴桥的部队,只要守城即可,让我们的新兵们在城墙上开枪杀敌,这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好处,注意隐蔽,一定要减少战损。”
“朱松的两个骑兵团做总预备队,要等到清兵被我们磨得不耐烦了,而且兵力消耗大半的时候才发起最后的冲击!”
朱由榔布置完,各将领领命去布置防御,田嘉义亲率手下第一团出城驻守在德州和吴桥中间凸前,收到朱檀电报的武城、故城、吴桥各部,都立即开始动了起来,朱檀为了加强吴桥的防御,把自己的教导团也派到了吴桥。
清兵来得很快,当天晚上就到了。
石廷柱,辽东人,本姓瓜尔佳氏,祖籍苏完(今吉林抚松),石廷柱初官明朝广宁卫守备,天启二年(1622),王化贞失广宁卫,石廷柱与孙得功、金砺等人投降,曾为努尔哈赤劝降祖大寿,跟随皇太极征战蒙古各部,参加过攻打松山的战役且为清廷屡立战功,1642年,清廷定汉军八旗,置八固山,以石廷柱为镶红旗固山额真。
巴哈那姓爱新觉罗,属满清皇室,17岁从军,1644年擢正蓝旗蒙古都统,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
石廷柱带着一万人马直扑故城,得知有明军在运河西岸驻扎,马上围了过来,结果两个冲锋就死伤了将近800人,石廷柱下令后退扎营。王琦半夜袭营,清兵尽管死伤不多,但被折腾得筋疲力尽。待天明,发现明军已经撤过运河,在运河东岸扎营,石廷柱无奈,安排手下找船准备渡河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