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092章 静以待时(3)(第2页)

 “永明岛骑自行车的人多吗?”朱由榔问道。

 “也不算很多,毕竟不便宜,一辆自行车要30两银子,我咬牙买了一辆,骑着上下班快捷、方便、省力。”一个30岁左右姓周的科研人员答道。

 “我也买了一辆,不过我没骑几次就被我父亲霸占了......”

 一辆自行车卖30两银子,朱由榔觉得有问题,打算发电报问问朱杉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次日,朱杉回电告知:自行车产能有限,价高仍供不应求!

 接下来,朱由榔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两个方面,一是盯着微生物组的抗生素量产项目,另外就是参与到王参之的汽车项目,每日大量的时间泡在‘系统图书馆’,并带人画汽车配件的制造图纸,嗯,想把‘系统图书馆’中的内容复制出来还是挺麻烦的。

 一段时间之后,成绩斐然,给王参之提供了大量的改进方案,而且每个方案都带着详细的图纸。这一举动让王参之觉得自己在汽车项目上的主导地位被严重削弱,忍无可忍之下和朱由榔吵了一架,然后带人回永明岛了!

 朱由榔及时改变‘研究’方向,开始涉足重型卡车领域。

 朱由榔知道,眼下大明的道路根本不适合汽车运输,客车、轿车、卡车远不如拖拉机实用,他研究重型卡车目的是在矿山使用,没有重卡,铁矿、铜矿、煤矿等矿山露天开采效率太低。当然重卡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工程,修路、建房等等短途运输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重卡还是比拖拉机要强。

 除了重卡之外,朱由榔还有很多项目可以研究,铲车、叉车、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汽车起重机等等。

 当然还有另一大类:摩托车!

 朱由榔想到了小鬼子骑的偏三轮,也很想组建一只以偏三轮和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的机械化部队,只是还要从汽油发动机开始研发,工作量有点大,还是慢慢来吧。

 十二月二十一——李自成攻陷平阳。

 十二月二十六——李自成攻克甘州。

 朱由榔对此仍是置之不理,任然沉浸在自己的画图大业中,偶尔到热电厂工地、格物学院、科研院等地方转转,甚至亲自登台讲讲课;闲暇时逗弄一下朱慈煊,这小家伙快半岁了,白白胖胖的,好玩得很。

 十二月二十八,朱由榔在王府见到了名医吴有性,他是和格物学院医学系的教授李中梓一起来的。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松江府惠南镇人。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

 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

 朱由榔创立格物学院时将他延请到衡州,负责医学系。

 吴有性字又可,苏州府吴县东山人,与李中梓旧识,当年李中梓来衡州后曾邀请吴又可来医学系任教。

 朱由榔前世就知道吴有性这位“温疫学派”的创始人,他著有《温疫论》一书,形成了一套温热病的辨证论证方案。这个时候《瘟疫论》已经成书。

 见了面,朱由榔对两位医生非常客气,吴又可对这位年轻的王爷能写出《传染病学》这样的医学著作很是怀疑,于是问道:

 “王爷,听念莪先生(李中梓)说《传染病学》一书是王爷所著,学生有几个问题请教王爷。”

 “先生请讲。”

 “王爷,书中说疟疾有特效药,叫金鸡纳霜,不知此为何物?”

 “哦,这是从蕃夷的一种树的树皮树根中提取的一种药物,此树大明没有,来源非常之远,目前在南洋已经引种,不过尚未成林,还需三五年才好提取药物;疟疾目前还是以青蒿为主药治疗,而且疟疾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就能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