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静以待时(3)
“那行,王爷,我这就安排人去办。”王参之说着就要离开。
“你慌啥?再怎么急也不可能马上回永明岛,离开家这么长时间了,你总要在家呆一段时间陪陪老人吧?况且本王还有话问你呢。”
“哦,还有啥事?”
“先说说科研院的事情吧,这段时间有哪些成果?”
“没什么显著成果,都在按照年初所制定的科研计划进行。要说最耀眼的当然是我搞的这个汽车,化工组那边倒是搞出了几样东西,可是我没太在意,王爷你知道,我不关注的东西都记不住。”
“就没有印象深的?”朱由榔有些哭笑不得。
“没什么印象深的,哦,光电组那帮人搞出了照相机还算不错,嗯,还搞出来了什么射线探伤器,王爷,这个东西有用,现在造船厂就用这个仪器检测焊缝,其他的嘛,其他的就没什么我看上眼的了。”
“照相机搞出来了?你怎么没告诉我一声?你没照张相试试?”听说照相机诞生了,朱由榔挺兴奋的。
“我哪有那个闲空,没告诉你吗?我以为朱杉会告诉你呢,哦,也许是因为还没有量产吧。”
“算了,你就是一根筋!说说你们热电组、机电组和机械组的成果吧,这个你应该了解,都是你具体负责的。”
“那几个组的工作我都交给别人负责了,我这段时间都在专心搞汽车的研发,没心思弄别的,况且,最近的工作重点就是原有科研项目产业化以及原有产业技术升级,本来就没有什么耀眼的项目。”
朱由榔真的很无奈,这个王参之真的不适合搞管理!
“你这个汽车项目目前有多少人?”
“我、雷凡、郝鹏,还有8个去年才毕业的学生,另外就是段久明大匠带着5个三级工匠和十几个学徒负责干活。”
雷凡、郝鹏两个人朱由榔都熟悉,两人都算是科研院的老人了,雷凡从搞蒸汽机的时候就跟着王参之,在内燃机方面有研究;郝鹏的专长在机械和电气方面,曾主导过液压机的研制。段久明这个人朱由榔更熟悉了,他曾跟着朱由榔参与过炮弹的研制,是一个锻工出身的6级大匠。
“嗯,再安排几个重量级的研究员参与进来吧,多带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汽车研发生产是个特大型项目,人少进度太慢!特别是要安排一个组织能力强的人加入进来,你这人一旦痴迷研究的时候对什么事都不闻不问,要有个人帮你统筹安排。”
“好的好的,谢谢王爷!”
“呵呵呵,你王参之也会说谢谢了,难得,难得!参之,最近永明岛有哪些变化?”
“这个,这个,王爷,这样的事情你问我?”
“也对,我这简直就是问道于盲!滚吧,滚吧!”
王参之滚蛋了,朱由榔安排人叫来了几个一起回来科研人员和商务人员。从这些人口中,朱由榔对永明岛各方面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永明岛的公路从高雄到鸡笼不仅全线贯通而且全部是沥青路面。
铁路只有高雄到大员、新竹到新衡已经通了火车,其余路段还在修建,但一些矿山倒是用上了火车,解决了不少问题。
永明岛工厂规模扩大最快的是炼化厂,因为不仅永明岛目前有160多口油井在出石油,马六甲方面还源源不断地运送大批的提炼煤油之后的‘废油’到永明岛来进行进一步加工。
现在永明岛的石化产品很多: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尼龙、电木、沥青等等,而且衍生品也已经开始量产,最典型的就是目前白糖、水泥都已经开始用内衬薄膜的塑料编织袋来包装、贮存、运输。
永明岛的钢铁产量又上一个台阶,现在已经达到年产30万吨以上,造船厂今年生产了12艘万吨货轮、8艘5000吨货轮,没用内地向永明岛运送钢铁。
永明岛的民用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糖厂、酒厂、纺织厂、服装厂、造纸厂、水泥厂、化肥厂、砖瓦厂、马车厂、自行车厂、玻璃厂、灯泡厂、电器厂、电线厂、农具厂等等不一而足。
永明岛的商业很活跃,不仅大员、新衡港对外贸易更趋活跃,而自身的商贸也活跃起来,有个姓胡的商务人员说,在大员他住的地方,周围500米有2家粮油店3家杂货店还有一家布店一家鞋帽店,还有一条小街,每天早晨都有早市,卖菜的、卖米的、卖鱼的、卖鸡蛋的、卖柴的等等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