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月岛主 作品

第005章 大不易(3)(第2页)

 尽管这‘金手指’比不上那些穿越小说中主角的拥有,显得有些鸡肋,但理科学霸出身的朱猷还是比较看重的,重活一世自然要做点什么,需要的东西就非常多,这隐形图书馆可比后世之网络,呵呵,需要什么就‘用度娘’!而且这隐形图书馆比度娘好用,至少‘显示’的都是朱由榔需要的,而不存在‘谁花钱多就将谁排在前面’。

 不过这隐形图书馆提供的图书都是简化汉字的和外文的,外文的就不说了,暂时还用不到,可朱由榔在将有用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专著’的时候需要‘翻译’,就是改成繁体字。几次之后朱由榔就觉得特别麻烦,干脆先写出一本专著--《常用汉字繁简体对照表》,这样很多‘专著’就不用‘翻译’了,省事不少,反正这些‘科学专著’只是给少数感兴趣的人看的。

 可是,有些问题仍然让朱由榔很头疼。

 比如,朱由榔在‘写’《初级物理》时,不愿意使用力学的单位‘牛顿’,很想改个名字,毕竟这个时候牛顿还没出生,更没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电流的单位‘安培’、电压的单位‘伏特’、电阻的单位‘欧姆’、电容的单位‘法拉’、功率单位‘瓦特’、频率单位‘赫兹’、能量单位‘焦尔’等等,都是用的西方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而现在这些人还没出生,更没什么贡献,这些‘科学定律’、‘科学发现’都来源于朱猷,为什么还用这些名字作为单位?

 可是要改动的话太麻烦了!

 反复考虑之后朱由榔决定不做改动,如果将来谁有疑问,那就说是自己随便命名的!

 还有就是朱由榔需要的图纸,明明图书馆中有很多现成的,可因为无法现形,只能自己再亲手画出来,尽管自己制图能力很强,不过这也太麻烦了!要知道很多机械图纸一套就有几十张甚至上百张!

 机械图纸还好说,那个地图更让人头疼!那些曲曲弯弯的粗细不一的线条怎么画?

 没办法,只能这样了,将就着用吧!

 朱猷穿越成朱由榔,本着不‘虚度一生’的原则,自然要做很多事情。同时他也知道,尽管他是个穿越客,可仅靠自己能做的事情有限,想大有作为,甚至改变历史,那就必须传播自己的‘专著’,让更多的人接受科学并传播科学。

 朱由榔与陶万悟合作挣到钱之后,聘请当地名声极大的王朝聘开办社学,为平民百姓提供免费读书、识字的机会。王朝聘欣然同意,安排自己的门生教孩子们识字,从《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开始进行启蒙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王介之、王参之、王夫子三兄弟开始接触朱由榔的其他‘专著’,王介之和王夫子也就是了解一下,兴趣不大。王参之也许是因为传统功课水平比兄、弟相差较远,对朱由榔提供的学问极感兴趣,而且悟性极高!用了一年多点的时间学习了朱由榔提供的各种‘专著’。

 崇祯六年也就是1633年,朱由榔被册封为永明王之后,将社学改为永明格物学堂开始推广,同时开办永明格物学院,从原来社学中选了100人,由朱由榔亲自教授。这个时候王参之已经可以代替朱由榔教授《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初级物理》等课程。

 随着朱由榔、陶万悟生意越做越大,办厂开矿所用设备越来越多,朱由榔让陶万悟在各地高薪资聘请招募能工巧匠开始鼓弄蒸汽机。

 朱由榔大学专业课极为扎实,对蒸汽机从原理到应用甚至整个发展演变过程都极为熟悉,又有‘系统图书馆’做后盾,本以为很快就能将蒸汽机推广应用,可大明的加工设备太过原始,机加工能力太差,朱由榔只能慢慢来。

 于是,朱由榔设计了第一款机床:镗床,目的是做出更好的气缸,当然,也能镗炮筒。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朱由榔和众多的能工巧匠的共同努力下,车床、钻床、磨床、铣床、刨床、冲床都应运而生。

 有了初步加工工具,很快做出了第一代蒸汽机,然后以蒸汽机为动力,改进各种机床;随着机加工水平的提高,蒸汽机不断得到改进,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王参之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很快达到痴迷的程度,从而成了机床-蒸汽机项目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