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季秋 作品

第504章 夜声(第2页)

“我何尝不知?”邓洵武苦笑,“我在枢密院这些年,亲眼看着禁军一日不如一日。高俅那些人,把禁军当作私产,吃空饷、占役使,无所不为。”

他拿起一份档案:“就说捧日军左厢,额定五千人,实籍不足三千,能披甲上阵的恐怕不到一半。这样的军队,如何保卫京师?”

“所以刘然的建言确实有道理。”强浚明道,“但问题是,改革需要时间,需要稳定的环境。现在西北吃紧,西南又要用兵,实在不是推行改革的时机。”

邓洵武点头:“更可怕的是,若让蔡京掌控改革过程,必定借机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到时候非但不能强军,反而会使军队更加腐败。”

值房内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良久,邓叔夜开口道:“邓公,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邓洵武走到案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我要再写一份奏疏,详细陈述西北军情的紧急。必须让官家明白,此刻绝不能分兵西南,更不能轻易变动边防人事,否则党项重兵至藏底河城怕是要出事。”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兵制改革...或许可以暂缓,或者先小范围试行。总之不能操之过急。”

强浚明担忧道:“但官家正在兴头上,又有祥瑞之说,恐怕...”

“所以需要更有力的证据。“邓洵武眼中闪过决断,“你立即派人前往西北,我要最新最详细的军情。特别是察哥的动向,铁鹞子军的部署,越详细越好。”

“是!”强浚明领命,又迟疑道,“那刘勉之那边...”

邓洵武沉吟片刻:“暂时不要接触。现在各方都在盯着他,我们贸然行动反而不美。且看蔡京和郑居中都使出什么手段。”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藏底河城的位置:“当务之急,是确保这里万无一失。传令刘延庆,刘仲武,没有枢密院手令,一兵一卒不得调动。”

“那西南方面?”

“给赵遹去信,让他据实陈述军情,不必迫于压力贸然进兵。一切责任,由我承担。”邓洵武语气坚定。

强浚明肃然起敬:“邓公忠心为国,令人敬佩。但蔡京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邓洵武冷笑:“让他来便是。边防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若是为了迎合上意、打击政敌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我邓洵武第一个不答应!”

窗外传来更鼓声,夜已经深了。

强浚明躬身告退:“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务必尽快拿到最新军情。”

值房门轻轻合上,邓洵武独自站在地图前,久久不语。

烛火将他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孤独。

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此刻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边防危机,一边是朝堂上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还有那个突然出现的刘然,让本就微妙的局势更加复杂。

他走到案前,展开奏疏,提笔欲写,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最终,他落下这样一句话:“臣闻边防之要,在于知彼知己。今党项陈兵边境,其意叵测;西南夷情复杂,未可轻图。伏望官家暂缓征伐,巩固边防,待形势明朗再作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