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乞儿(第2页)
他伸手入怀,取出了那个紫檀木匣。匣子做工精巧,入手温润微凉。拇指一挑,精巧的铜扣弹开,露出了里面那面九宸护心镜。
镜面非金非玉,繁复的云篆符文在阳光下仿佛在缓缓游动,透着一种拒人千里的神秘与冰冷。
刘然并未取出镜子,指腹只是轻轻拂过那冰凉光滑的镜面边缘。目光抬起,投向街对面。
墙角,蜷缩着一个身影。破旧的麻布勉强裹住细瘦的身体,露出的胳膊和腿如同枯柴。一个约莫七八岁的乞儿。他捧着一个豁了口的粗陶碗,碗底空空荡荡。
他低着头,枯黄的小脸埋在膝盖间,只露出乱蓬蓬的头发。对近在咫尺的玄天观仙气、进出的锦绣香客毫无反应,饥饿像厚重的茧,将他与整个世界隔绝。
刘然抬步,穿过熙攘的人流,高大的身影在那小小的蜷缩身影前投下一片阴影。
孩童被惊动,身体猛地一颤,下意识地把破碗往怀里藏得更深,惊恐地抬起头。
枯黄的小脸上沾着泥灰,一双大眼深陷,里面没有孩童应有的光彩,只有一片被生活过早榨干的空洞和对陌生威胁的本能恐惧。
刘然蹲下身,视线与孩童齐平。
他没有说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将手中那个敞开的紫檀木匣,轻轻放在了孩童面前坑洼不平的青石地上。
匣中,那面九宸护心镜在阳光下反射出一块幽冷的光斑,恰好落在孩童沾满泥灰、瘦骨嶙峋的光脚背上。
孩童被那冰冷的光斑刺了一下,瑟缩着收回脚。他怯生生地看看匣子里那块奇怪的镜子,又看看眼前这个高大沉默、肤色微黑、气息沉凝得让人喘不过气的陌生人。
眼神里没有好奇,没有渴望,唯有茫然还有紧张,不解和更深的恐惧。
刘然看着他。另一只手伸进怀里,摸索了一下。掏出的,是几枚带着他体温的铜钱。
他没有去看匣中那面价值不菲的护心镜,仿佛它不存在。只是将这几枚铜钱,平稳而无声地,放入孩童那个空空如也、豁了口的粗陶碗里。
“叮…叮…叮…”
铜钱撞击粗陶碗底的声音,在街角的喧嚣中异常清晰。
做完这一切,刘然平等的看着这衣衫褴褛的孩童:“你可有名字?还有家人?”
这孩童先是看着碗中的铜钱,又看了看刘然那平静如湖水的双眼。
“我娘说我姓李,叫李英。她在前几个月去世了。”
“你愿意和我走么?”
他犹豫了片刻:“你会害我吗?”
“我也不知道。”刘然先是摇了摇头,轻笑一声后,又仔细瞧过孩童身上青紫的伤痕,轻声温和的询问:不过,你愿意跟我走么?”
孩童看着刘然那笑声,以及那双带着刀伤的伤口,他虽有些畏惧,但奇怪的是,他能够感到眼前人,似乎是个很温和的人。
定了定心,坚定的点头道:“我愿意。”
“不考虑考虑?”
“不考虑了。”
“那要跟紧我了。”刘然轻笑一声,随后站了起来。
而孩童缓缓跟在刘然身后,汇入了朱雀大街上汹涌的人潮。
通真宫深处,水殿清凉如故。
一名身着玄色劲装、气息沉凝如水的道人,如同融入阴影本身,无声地站在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他以一种毫无情绪起伏的语调,如同复述一段与己无关的经文,将玄天观门外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地禀报完毕:刘然如何询问老妇,如何命令清源,如何在庭院边缘沉默巡弋,最终如何遇见一乞儿,将其带走。
殿内只有金水河细微的潺潺声,和林灵素指间那枚羊脂白玉环偶尔转动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摩擦声。
林灵素闭目盘坐于墨玉台,面容古井无波。白玉环在他修长的指间缓缓转动,温润的光泽在殿内幽暗的光线下流淌,如同星辰在深空运行。许久,那转动的玉环才微微一顿。
“知道了。””林灵素的声音空渺,如同从水殿穹顶传来,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韵律,听不出喜怒。
“猛虎归山,不系金铃。”他缓缓睁开眼,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落在了朱雀大街上那个沉稳远去的背影上,“山野之虎,爪牙磨于砾石,筋骨淬于风霜。汴京龙潭,困得住金鳞,却未必容得下山君。”
他指尖的白玉环轻轻一弹,发出“叮”一声微响,在寂静的大殿中异常清晰。
“清静。”林灵素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
“弟子在。”殿角最深的阴影里,一个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身影无声显现。
“告诉如晦,”林灵素的目光重新落回指间转动的白玉环,“明日我将入宫觐见天子,让他把前些日子收来的东西,都挨个检查一遍。”
“是。”清静道人垂首领命,身影无声退入阴影,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灵素重新阖上双眼,气息沉入一片虚无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