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第2页)

杭宣谨再如何,也是明璎的夫君,是襁褓中的轩儿的父亲!

她得为明璎保住这个家。

况且,她也不信杭宣谨会杀人。

一个底层的小兵,杭宣谨会和其有什么过节,还要闹到杀人这步田地。

说不准,便是得罪了什么人,被拿着这件事做局设计。

这种互相算计,她活得久了,也没少见。

老平昌侯得了提示,自然也有了思绪。

很快,军营中便有人出来顶了这桩罪名,说是他和姜祁起了纠纷。

因为姜祁瞧见他在军营中赌钱,并说要报上去此事,军营中赌钱是重罪,不光要被逐出军营,日后回了家乡也是无脸见人的。

他一时怀恨在心,才错了主意。

之所以会发生在杭宣谨的营帐中,是因着瞧见当时姜祁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悄悄溜了进去。

被一直盯紧他的自己发现了,便跟了上去,想要瞧瞧能不能反抓住姜祁的把柄。

结果,让姜祁发现了自己的动静,两人争执之间,自己抓起了一旁桌案上的匕首,错手将人杀了。

又因着害怕,便忙不迭跑了。

至于如今为何前来认罪,是因为这段时间军营中一直戒严,自己那日沾血的衣衫一直没来得及处理。

想要洗干净,可血渍拖延了时间太久,已经洗不净了。

想要丢弃,可一直没寻到机会,且这些时日军营中不允许个人随意进出。

最关键的是,军营中对于士兵的衣裳是有极严格的管束的。

若丢失衣衫想要补领,必须说清楚在哪儿丢的,何时丢的。

若说不清、对不上,便要看押严查。

这也是为的防止有人冒充己方士兵在军营中打探消息,窃听军情。

而他自己也扛不住心理上的压力,夜夜难以安寝,所以最终选择出来认罪。

很快,被看押的杭宣谨也立刻表明自己什么都不知,他不过是因着过于震惊而失了言语,且后面他寻不到为自己脱罪的证据,也想看看幕后是否有人故意陷害,所以此事才拖延了下来。

总之,此事有了个面上过得去的说辞。

崔玿是不愿意放人的。

他认为那个小兵是出来顶罪的。

可各方的压力,逼得他不得不放人。

当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证明杭宣谨是凶手,又有了凶手认罪,那无论如何,都要放人了。

杭宣谨在那之后便离开军营回到了神都。

而半年多后,崔玿死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