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以父亲的性情,若杭宣谨当真没有特殊的缘由,杀人偿命,便是必然的结果。平昌侯府和恒王妃当年到底是如何操办的此事,能将其压了下去?”

崔令窈虽然和崔玿这个父亲相处的时日不多,可左神谙在她面前一直频繁提起崔玿,她自然也是了解父亲的性情。

他最是刚正不阿,也最是铁骨铮铮。

当年他在军营刚立功出头的时候,有前来镀金的权贵子弟,想要抢夺一冒险拿回敌方情报的小兵的军功。

崔玿不顾上峰的劝阻,执意保下了那小兵的军功,为此还得罪了不少人,甚至多次被人在朝堂上疏弹劾,阻碍前程。

若不是他军功过硬,最后生生让任何人挡不住他的光芒,怕是他也要折在这等阴诡算计中了。

父亲,绝对不会眼瞧着姜祁之死有异而置之不理。

“恒王妃说,崔将军当年也是要求将杭宣谨关押,若他无法说明为何在军营中动手杀害同袍,便要按照军规来判其斩刑。因着杭宣谨的官职,关于他的处置,甚至都不必奏报朝廷,直接便可行刑。”

军营中有相应的军规,且战时的规矩更为严苛,对同僚动手乃至闹出人命,这是辩无可辩的死罪!

便是他是平昌侯府的独子也是一样。

“不过,老平昌侯在军中也是有关系在的,强行先压制下了此事,说要给杭宣谨一个分辩的机会。同时,边关快马加鞭急信送回了神都,平昌侯原本打算去父皇面前求个恩典,却被恒王妃按了下来。恒王妃说,父皇最恨这种在军营中对同袍出手的人,便是平昌侯去求了恩典保全了杭宣谨的性命,他日后的前程也是彻底没了。

所以,这件事只能私下处置。左右姜祁已死,他为何而死,还不是由着旁人来说。

杭宣谨不过是因为当时事发突然,且又被抓住了现行,所以一时找不到分辩的说辞。只需外头稍稍给其使些力气,他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该如何为自己谋生路。”

发回来的急报上也说了,杭宣谨并没点头认下杀人,只是一言不发。

显然,在没想好说辞的时候,什么都不说也是一种保险的办法。

最起码,不会多说多错。

恒王妃说起当年往事的时候,也并没有半点儿心虚或是悔意。

她出身名门,及笄那年便被许给了恒王,做了几十年的恒王妃,位高权重,看底下人一直都是如同蝼蚁一般。

姜祁是不是杭宣谨所杀,于她而言根本不重要。

她只是不想自己刚刚生下一子的外孙女儿就这么没了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