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2页)
糟糕,又被李云乐抓住了漏洞,他竟然亲自将借口送给了她!
然而等待他的却显然不只与此!
李云乐的声音很快再次响起,而这一次声音中带着浓浓的嘲笑、戏谑以及气愤。
“对于临淄王所说的未来,安乐有别的看法。在安乐的梦中,临淄王登上帝位之后的前半生的确是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将大唐推上了巅峰,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然而在励精图治二十年后,见到自己开创了盛世之后的他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逐渐迷失,不仅强夺了自己的儿媳,还放任奸臣把持朝政,藩镇做大,让边疆将领兵权、财政权一把抓,却不加以限制,最终他的干儿子安禄山带头造反,打到了长安,而他却丢下全城的百姓逃到了蜀中地区。”
“这一场动乱前后十余年才彻底平息,不仅打掉了大唐的国运,还让整个华夏民族再没了之前的开阔胸怀,再没回到汉唐之雄风。”
第56章 李云乐也姓李
这一刻不管是李隆基还是武皇都有些怔住,他们显然没想到李云乐会说得如此的详细、直白而且一点不留情面。
李隆基更是睁大眼睛望向了李云乐,她怎么敢将一切都说出来的!她难道不怕被武皇怀疑的吗?
当然他很快便没空纠结李云乐为何敢这般说,因为武皇正以一种极其愤怒的眼神望向了他。
“李隆基,安乐说的可是真的?你究竟做了什么?!”
李隆基张了张口下意识想要否认,但他知道李云乐还在旁边,他若是否认定然会被李云乐拆穿。
纵使他能巧舌如簧,但武皇不是傻子,应当会很轻易分辨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哪怕是深陷囹圄,李隆基一直没有放弃求生甚至重新夺得皇位的希望,所以在三天前他做了那个关于未来的梦后,他更加确定自己是天选之人。
只是因为出现了李云乐这个异类,才会发生意外。
不过没关系,他现在也预知了未来,定然能打败李云乐重新夺得皇位,就如同原本的历史里,李云乐和她的废物丈夫都被他所诛杀。
李云乐之所以受到武皇的重视不就是因为能拿出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来,又有天幕的预言吗?没关系,现在他也有了。
于是他用了一天梳理了脑海中冒出来的关于那些未来的信息,又用几十年的帝王经验分析了帝王们最为在意的事,他坚信只要是帝王就会跟自己一样最在意的便是江山能不能一直传续下去。
随后他策划了这次谈话。
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武皇留下了李云乐,但他很快镇定了下来,甩出了被“孤魂野鬼夺了身体”的那套说辞试图让李云乐不敢开口跟他对峙。
然而当他信心满满地说完那些早在内心打了无数次腹稿的话后,等待他的却并不是武皇的赞赏,只是神色淡淡地望向他,还问他当政之后的事。
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李云乐竟然真的胆大到跟他当众对峙,拆穿了他最想隐瞒的他的下半生的故事!
他知道依照武皇的性格,知道他犯下了这样的错事后再无让他继位的可能,如今他只能想办法先保住自己的小命了。
纠结半晌后李隆基咬了咬牙磕头道,“陛下,孙子年老之后的确犯了一些错,但那是孙子没料到竟然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啊!如今孙子既然已经知晓了,自然不会再那般做了!”
“而且既然孙子能够重整江山,证明孙子有治国理政的才华,孙子自知自己已经没有资格竞争那个位置,但孙子愿意辅佐未来的皇帝,尽自己所能将功折罪!”
“而且陛下,不管孙子做了再多的错事,但孙子也未曾对祖母您动过手,更是想要咱们家的江山尽可能地传承下去的啊!可不像某些人那般空有预知能力,干的全是想要毁了我们家江山的事!”
说完他的眼泪竟是簌簌地流了下来,然后朝着武皇不住地磕起了头。
一旁的李云乐不由在心中感叹,这厮到这个时候竟然还能冷静下来用以退为进的那一遭。
她也得不承认李隆基说得的确有几分道理,忽略掉他后期的那些因年老昏庸的举措,前期的李隆基真正是才华横溢。
而且相较于自己,李隆基倒的确还没来得及对武皇做什么,如果她是武皇的话也未尝不会留下李隆基为她所用。
这一瞬间李云乐竟是生出了些忐忑,该不会真让李隆基留下一条命吧!
要是这样的话,她就只能再找机会将他给杀了,譬如如同天幕中那样找个合适的时机将他射杀一了百了。
就在李云乐心中思索时,武皇却是冷笑了一声,语气冰冷而坚决。
“既然这样,那你是承认是你导致了大唐乃至华夏而衰弱了?那你不以死谢罪竟然还有胆子求朕留着你将功折罪!你真是一点羞耻心都没有!这要朕怎么相信你,留下你?”
这一刻,不仅是李云乐震惊地望向了武皇,甚至李隆基也抬起了头一脸不可置信地望向武皇。
半晌后他才回过神,开口道,“陛下,孙子不是没有羞耻心,孙子也很惭愧自己为何晚年会做出那样的事来,但是想要孙子死容易,但孙子更想要活着将功折罪啊!”
“陛下,天幕上所言的那些孙子如今也有所了解,孙子有信心不仅能用那些技术发展我华夏国力,还能避免三百年后就没了皇族,定能使我们的江山千秋万代,远超两汉!”
此时的李隆基几乎拿出了他所有的底牌,只要能打动武皇留下他一条命,他什么都可以说。
然而哪怕是这样,武皇的答案却依旧让他很是失望。
“呵,让江山千秋万代?但这江山是姓李的,还是姓武的?李隆基,你忘了朕并不信李!朕怎么会去在意姓李的江山是否能千秋万代?”
李隆基忽地睁大了眼睛,纵使他一直模糊着没有提及是大唐江山还是武周江山,但现场都是聪明人,又怎么可能在忘了这件最重要的事呢?
不过求生的欲望依旧让李隆基能放弃他之前所有的坚持,他当即补救道,“陛下,您是我们的祖母,我们都流着您的血脉啊!而且既然当初您能让父亲和三叔都改姓武,我也可以改姓的!”
“陛下,您相信我,只要您愿意我从此以后就是武周江山最坚实的拥蔟!”
一旁的李云乐听着李隆基为了求生说出来的话,再次瘪了瘪嘴。
果然男人无耻起来真是比女子无耻太多了,要论突破下限还是得看男人们啊!
不过此时的她倒是也不慌,因为许下的承诺太过突破底线那就反倒显得有些假了,要知道李隆基从前还是个孩童之时,就曾经呵斥过他人强调天下是李家的天下。
更何况他还是个男子,还是深受封建思想教育的男子,又怎么可能真心愿意尊崇母系呢?
哪怕是后世,虽然的确有小部分男子已经有了平权思想,但更多的还是男权主义。
日常那些潜移默化的动作就不说了,赘婿们那些三代还宗的行为可是一点不少呢。
睿智如同武皇怎么可能会相信他的鬼话?她怕是最知道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了。
李云乐在心中一阵吐槽,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竟是紧接着攻击起了她来。
“陛下,李云乐虽是女子,但她也姓李啊!她更是从未说过拥护武周江山,她又与我有和差别?!”
听见这段话,李云乐这次是真的被气得笑出了声。
李隆基这厮这时候都不忘咬上自己一口,她真是一时间不知道他是更想保住性命,还是更恨自己了。
不过他也的确说中了要害,虽说她和武皇都是女人,但她终究是姓李,是李家人不是武家人。
哪怕武皇让两个儿子改性,但也没让孙子孙女改姓。
而且真让所有人都随母姓,那她也就成了韦家人也不是李家人更不是武家人了。
若是一般人恐怕都会被绕进去,但这对于来自未来、并不在意所谓的宗族制的她来讲却从来不是问题。
李云乐当即开口,“陛下,临淄王这番话倒是提醒了我,其实之前我就一直想要跟陛下禀报来着,但是天幕提供的信息实在是层出不穷,所以我给忘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禀告陛下。”
此时的武皇也因李隆基的话陷入了深思,李隆基承诺的那些她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别说李隆基,她敢打赌,她的那两个儿子在她死后就会将姓氏改回李姓。
不提朝中大臣以及天下百姓的风向,他们是男人,自然想要自己的子孙后代都随自己姓,若是自己都随了母亲姓,那以后他们该如何自处?
但李隆基最后的话也的确戳中了武皇内心深处的隐忧。
当然她早就想好要为李云乐改姓武,让她继承武周的江山,她也相信李云乐的人品,不会做出再继承皇位后就将姓改回“李”姓之事。
再加上她也是女帝,皇权的正统性来自于自己,更是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政策。
只是她内心深处又觉得真细想起来却又不是那么回事,毕竟本质上还是得她先给李显改姓,然后再让李云乐随父亲姓。
所以这究竟是随母姓还是随父姓?
就当武皇心中纠结之时,李云乐的声音响了起来。
武皇顿时从沉思中醒了过来,饶有兴致的望向李云乐。
与其自己纠结,不如听听李云乐怎么说。
而且听李云乐的语气中不见丝毫慌张,说不准她就能为自己提供最完美的答案。
于是武皇点点头道,“说吧,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应该是随母姓还是随父姓。”
李云乐稍稍组织了一番语言后便道,“陛下,安乐以为单纯的随母姓还是父姓都不对。”
“咱们是皇室,那就是最尊贵的血统,不管是公主还是皇子都是皇室血脉,既然这样的话,他们的孩子也都拥有着最尊贵的血统,既然这样的话,怎么能让他们随别的家族姓呢?”
第57章 如何减轻女子生产的风险
武皇原本平静的心瞬间精神了起来,这法子她怎么从前未曾想过?
对啊,他们是皇室,又怎么能和那些普通人一样呢?自然是要有些特权的。
如果不论男女都跟皇室姓,那她之前担心的的确不存在了,
李云乐见到武皇的表情,便知道她的确心动了。
只是她在内心深处叹了口气,她其实并不在意那个姓氏。
皇位上的皇帝姓武,姓李,还是姓赵、姓杨,其实对百姓来讲都不重要。
而她自己也从不认可只因为一个姓氏,一份血缘便能成为人上人,把控天下。
然而她知道以如今的认知形态,想要武皇乃至皇室中所有人有这样的认知仿佛天方夜谭。
所以她只能另辟蹊径,用魔法打败魔法,用阶级问题去掩盖性别的差异。
于是她当即继续补充道,“除了皇室之外,安乐觉得还可以在世家贵族,大商人家也一起试点,反正只要他们觉得自己家里有重大的财产需要优秀的继承人,就都可以这么做嘛。”
“这样推行后还有个好处,贵族家庭的女子们若是也能获得冠姓权,那他们争取到家族继承权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了。”
武皇眼神顿时变得更亮了,她自然明白李云乐没有说完的言外之意。
如果贵族女子能够继承家族权力,那他们这些女帝的位置也会坐得更加稳固,毕竟他们的继承权从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他们自然要维护女帝的统治。
只是事情不可能就这么简单,不然男子获得冠姓权,继承家族的制度不可能实行上千年。
会是什么呢?武皇一瞬间脑海中开始寻找起漏洞来。
然而李云乐却先武皇一步直接提出了这样做的缺点。
“当然这样做的话,皇室宗族的人数会直接翻倍,如果由国库继续供养他们的话财政的负担极大,所以安乐建议皇室成员的爵位和待遇逐级递减,到了第三代就不再享有宗室待遇,只保留皇室姓氏。”
几乎所有王朝的末年,尾大不掉的宗室都是严重的财政负担。
特别是明朝,更是直接拖垮了明朝财政。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李唐皇室却并不存在,谁让杀宗室最狠的就是李唐自己的皇帝呢?几乎每隔一代都会经历一次大清洗。
只是如今历史已经被李云乐改变,所以李云乐也有些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要早做准备。
更何况她本来就对躺在百姓身上吸血,受百姓供养而不事生产的宗室子弟们很是不爽,自然不能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太爽。
武皇听后点了点头,虽然如今还不存在李云乐所说的问题,但她熟读前朝的历史,对这样的状况并不陌生。
她本就不喜欢没什么本事的贵族子弟,更加偏爱有才华的寒门子弟。
而且之前她还被武家子弟坑过数次,每次都得她去擦屁股,所以她对于李云乐提出的削弱宗室子弟的政策自是十分赞成。
不过听完后她却犹觉不够,仿佛还存在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她没有想到,李云乐也还没有提到。
女子跟男子终究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对了,是生育!女子产子可是鬼门关,但男子却完全不用担心这点!
武皇忽地望向李云乐,刚想开口,然而一旁的李隆基却是抢先一步开了口。
李隆基显然是知道自己保命的希望已经破灭,此时整个人显得很是疯狂,竟是有些不管不顾,冷笑了起来。
“呵,李云乐你真是仗着只有自己有预知能力,骗起人来也是不打草稿了。你敢说千百年来宗族制形成的根本原因吗?”
“那是因为女子与男子的身体本就不同,除了最最表面的力气以外,最大差别不就是生育吗?你们女子每次生孩子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哪怕不死,生育对女子的身体损伤也极大。我想你应该很清楚有多少女子生育后身体直接垮掉吧,能够像陛下这样生育六个孩子还能够精力充沛,活到八十岁的可谓是少数中的少数。”
“就连李云乐你自己就一定敢保证自己生孩子一定能活着,生完之后还能跟之前一样健康码?”
“但我们男子就不同了,我们可以找无数女子为我们生孩子,拥有健康的后代,甚至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上天早就在造男人和女人之时便做了选择,我们男子是被上天选择的天生高贵!”
“李云乐你以为你强行抬高女子地位就有用吗?你不是最懂那所谓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吗?难道对女子先天的劣势视而不见呢?等陛下和你走后,天下早晚会回到我们男子的手中。”
“就连那后世又真的实现了男子与女子平等了吗?呵!我怎么觉得依旧是男子为尊的世界呢?”
李隆基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嘲讽,讽刺以及最后的癫狂。
这一刻武皇和李云乐的脸色都无比严肃了起来。
武皇更是满眼震惊,她都知道李隆基提及的那些问题不是他编造的,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他只是点出了她内心中一直担忧的东西。
是的,女子对上男子在生理上有先天的劣势,特别是生育的风险几乎由女子承担,而这是造成千年来女子不断受到压迫的重要原因。
李云乐的心绪则要更加复杂,她知道李隆基说的是事实,哪怕是上辈子的后世也没人敢说真的达到了男女平等。
然而李隆基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如此沾沾自喜地说出“他们男子可以找许多女子为他们生下无数孩子,风险都由女子承担”,李云乐还是觉得他实在是太过无耻。
特别是联想到原本的历史里李隆基拥有六十个孩子,干出过一日杀三子,强夺儿媳之事后,她更是觉得这厮就不配有自己的后代。
一瞬间李云乐脑海中充满着愤怒,这个垃圾男人如此自信,她就偏要好好打击他了。
李云乐当即冷笑一声道,“临淄王有这样的认知,难怪一点不在意自己的孩子,不仅将皇子们严加看管起来,让你的两个太子整天活得惶惶不可终日,最后杀起自己的孩子来更是一点不手软!自己爱妃刚死,抢起爱妃儿子的正妻来也是一点不手软。”
“我之前还奇怪你为什么这么心狠,但现在看来原来是没有受过生育之苦所以难怪如此的薄情寡义。”
李隆基显然有一瞬间的心虚,但很快又镇定了下来,嘴硬道,“大丈夫从不在意这种小节。”
李云乐也不想跟李隆基这种人多谈,转身望向武皇道,“陛下,因为实在是有些复杂,所以安乐本想将提高女子生育安全的技术最后再做禀告,但是没想到李隆基现在就提了起来,刚好一块说了吧。”
“虽说它不能让女子彻底不受生育之苦,但只要将这项技术推行下去,女子生产的死亡率会大大降低,甚少有女子再因难产而死。”
武皇听到李云乐的话后,心中的忐忑顿时消散。
她就知道老天既然创造了女人就不可能真的看低女人,李隆基说的定然不是真的!
然而在听见李云乐的回答后,她才彻底心安了下来。
武皇自是迫不及待想知道李云乐的破局方法,然而在看见逐渐癫狂的李隆基之后,她却是打断了李云乐接下来的话。
如今的她也从天幕那学到了不能给反派多余的蹦跶机会,不然很可能会误事。
左右李隆基应当也说不出其他有用的话了,她自然不打算继续留着他在场。
而且他也该为自己犯下的错负责了。
于是她当即摆了摆手道,“罢了,今天天色已晚,就先这样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李云乐有些震惊,武皇竟然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了她?她还以为以武皇工作狂的性格说不准会拉着她一直“奋战”到天明,然后无缝衔接到早朝呢。
然而武皇接下来的话却是更让她震惊。
“至于李隆基,直接带下去吧,也不用再审了,直接择日处斩,这种犯了错还毫无悔改之意之人死不足惜。”
而随之而来便是李隆基凄厉的惨叫以及求饶。
然而侍卫们显然早就准备好,以极快的速度将他给带了下去,深怕慢了一步就触怒武皇,于是那些惨叫自然也渐渐消散在了漆黑的夜空之中。
李云乐心中诧异,她知道依照武皇的性子定然不会放过李隆基,但这手段也太快了吧!
她本来还想着一定要找理由说服武皇尽快处理李隆基呢,现在竟是完全不用了。
不过这终究是个好事,她求之不得,自是不会说什么。
见到李隆基被毫不留情地拖下去后,李云乐便也请辞离开,不管怎么样先好好睡上一觉再说。
然而此时武皇凉凉的声音却又从背后传来,“安乐,你跑什么跑,你忘了你跟朕住在同一个寝殿?一起回去吧。”
李云乐差点哭出来,怎么又忘了这一茬!
不过事情还是比她预想的要好上些,武皇大概也累了,并没有继续审问她,只是最后提醒她道,“你今晚好好想想该如何全面地向朕汇报那降低女子生产死亡率的方法,朕打算尽快推广。”
李云乐很是有些欲哭无泪,全面是要多全面?
她也不是专业的,最多只知道个大概啊!
然而就在李云乐忐忑了一夜,导致觉都没睡好,第二天面对武皇的质问时,天幕却是再次出现拯救了她。
第58章 医学院与妇产科
彼时李云乐正站在大殿中听着武皇一项项安排。
虽说许多技术如今还没能达到,但能做也是不少了,武皇自然要趁着这个空隙好好安排一番。
特别是火药和枪支的相关技术,更是能实现未来一切的基础,自然要提前研究起来,哪怕能快上一天也是好的。
对此,李云乐自是十分支持,将自己已经有的研究如数奉上,毫无任何藏私。
只可惜如今她还只能提供黑□□,威力虽然在这个时代还算不错,但完全不如黄火药。
但武皇和朝臣们见到效果后,却已经十分满意。
用武皇的话来讲,那就是哪怕是□□威力也已经足以震慑天下人。
就那轰鸣的爆炸声,就能让无数的异族丢盔弃甲,以为是上天降下的责罚。
听见武皇的话,李云乐反思了自己一番,对比起来她可真是心急了,饭只能一口口吃啊。
不过她还是顺手打开了系统面板,然后惊讶地发现系统面板里黄□□竟然已经解锁了!
李云乐先是一惊,她知道系统本质是强国系统,不仅救助百姓能得到积分,能够推动技术进步或者避免未来发生的祸乱也能加积分,所以李云乐才有信心自己定然加快进度。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进度竟然被加快了这么多!她前几天看的时候估摸着解锁黄火药还得大半年呢,结果今天就解锁了!
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之喜吗?可是最近除了天幕本身之外也没有发生什么啊,李云乐陷入沉思中。
等等,昨晚武皇处死了李隆基!
如果真是因为如此的话,那李隆基可真是被上天所厌恶了啊。不过想想他干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似乎也很正常。
早知道一个李隆基能够换这么多的积分,她早就动手把他给杀了。特别是刚开始的那几年,她攒点积分可真是不容易,做那么多的任务,不如直接派杀手把他给暗杀了。
当然吐槽归吐槽,李云乐也知道哪怕她提前知道了也多半是没有机会去刺杀皇子的,毕竟他们一家都在武皇的监视之中。
总算如今李隆基也死了,还死得还算有价值,李云乐便也不再纠结,转而思考起现在要不要直接将黄□□禀告给武皇。
只是她刚才还说自己只研究出来了□□,然后立刻就禀告黄火药,这会不会有些太过奇怪了?
虽然她估计武皇多半也已经猜到了不少事,但现在还有大臣在场呢!要不然等等再说?
可是跳过□□,直接开启黄火药的时代岂不是能少走一大截弯路?
就在李云乐心中纠结之时,却听见太监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禀告众人。
“陛下,天幕又开始了!”
李云乐心头却是一松,得了,现在不用纠结了,武皇如今也没空听她的禀告了,一切等天幕后再说吧。
这垃圾天幕可算是终于有用了一回!
【大家好呀,勤奋的up主说到做到又上线了,主要是担心之后又碰上加班等等意外导致断更,所以趁着现在有空尽量多更新一些。】
【而且加班大半个月后我发现那部历史剧竟然更完了!所以昨晚我连夜倍数刷完了,然后我发现虽然后半部分依旧有不少不尊重史实的地方,但是比前半段还是好上不少的。】
【不得不说安乐大帝这个人设真是女主人设顶配,哪怕被垃圾编剧加了一些情情爱爱的因素,但依旧是顶配大女主的人设。而且随着安乐大帝年纪渐渐大了,换上了实力派女星,表演得也比之前的小年轻要好上许多,所以我现在对那剧的观感也好了不少。所以在接下来的讲解中,有必要的话我会放上部分拍得好,符合史实的片段哦,这样也方便大家理解。】
【嘿嘿,当然最重要的是几个跟安乐大帝有感情戏的几个男角色都选得很不错,当然这样大女主剧中的男角色肯定不可能有男顶流来演,但我认为这恰恰是男角色选角成功的关键,真是要小鲜肉有小鲜肉,要大叔有大叔!】
【呜呜呜,说真的,那几个男主的颜值我都挺吃的,导致我看的时候都不知道该站哪对cp,简直是到处乱窜,cp超话我都加了好几个。甚至我都觉得玩什么乙女游戏啊!给安乐大帝直接挑后宫不好吗?!】
天幕下的李云乐本来还感叹天幕终于帮了她一次,此时只想将天幕用幕布给遮住。
什么鬼!怎么还扒起了她的感情史了?!
她可是完完全全事业脑,不在意感情只想搞事业的人!
不可能,不可能!这定然是后世的人在污蔑她!
就跟原本的历史中后世之人总爱给前朝的帝王将相编上一段香艳的历史,甚至还有人品不咋地的史官直接将那些风流野史写进了前朝的史书中,这一点大唐可真是深受其害了。
从太宗到武皇不知道被宋朝史官编了多少香艳故事,传到后世之后被不少人信以为真。
可恶,可恶!这群史官!她竟然也遭到了这样毒手!
不是说好的距离后世只有三百年了吗?怎么还编造出了这么些离谱的故事?
还是说那些编剧又自我发挥了?可是见天幕女声那激动的样子,若全是胡编乱造,她肯定会直接骂起来啊。
而就在这时,周边众人的眼神也都落到了李云乐的身上,特别是武皇的眼神更是饱含戏谑。
武皇自是看出了此时李云乐可谓是害羞到了极致,她在心中叹了口气,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太年轻,面皮还是太薄了些。
都当了女帝难道不应该跟男帝一样广纳后宫,闲暇时排解烦扰吗?这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可害羞的?
这般想着武皇开口“劝慰”道,“不过是几个男人罢了,有什么好害羞的?这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亏你还一直说要让女子跟男子有相同的权力和机会呢?难道就准男帝选那么多妃子?不准女帝有几个男妃子吗?还是你也被那些传统给洗了脑,认为女子得从一而终?”
“既然天幕提到了你未来的男人,也正好这次咱们听听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男子,之后就不用走弯路了。”
李云乐很想说些什么,但是又发现好像说什么都不太对。
她自然不是因为什么女子要从一而终这样的观念而害羞,她只是单纯的对男人没什么太大的欲望,上辈子她也一直坚持着不婚不育保平安。
而如今避孕手段还没那么好,她可不想多次怀孕。
当然她也知道身为女帝,她最好得有自己的后代。
虽然前世时她看的不少女帝文都是从宗室里挑选女子培养,但她却一直觉得这样做实在是有太大的风险。
这样不仅让未来的继承人多了一对亲生父母制约她,也不利于后续女帝的传承,难不成每代都去过继吗?她必须带头做好榜样。
只是这并不意味着她会想要将自己的私事大喇喇地展示给所有人看,真的很尴尬的好吗!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了解自己,男人在她的眼中就是赤裸裸的生育工具。
天知道她有多么的遗憾这个年代没有人工授精,她就不用跟那些个男人有所瓜葛了。
当然这些都不能解释给武皇听,但若用其他理由否认的话也会反倒让武皇觉得她在此地无银三百两。
于是最终李云乐选择了沉默,就让武皇觉得她是年纪小害羞吧。
好在这时天幕的女声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终于进入了正题。
【先不聊花边新闻了,昨天已经跟大家预告了这一期要讲的内容,那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哈。】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今职场上女子和男子最大的差别在哪?哪怕是现在不少企业不愿意招收相信女性的最大原因又是什么呢?相信大家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生育。】
【所以安乐大帝登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太医院中设置了专门的妇产科,她不仅召集了太医院中原本就擅长妇科的太医,同时还在民间招收了一大批对医学感兴趣的医女进入学习,参与研究。】
【当然,安乐大帝也知道妇产科想要发展自是不可能脱离整个医学而单独进步,事实上女子生产的手术也是与外科术一同发展的。】
【所以她在太医院的基础上成立了皇家医学院,将整个医学院分为了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等三大学院。】
第59章 解剖令
提到这三个名词,天幕下的不少人都激动了起来,特别是从事治病救人的大夫们,天幕终于讲到他们了!
天知道他们有多眼馋那些工匠们,天幕上展现出的层出不穷的新式机械让他们周围的工匠兴奋不已,几乎每天都沉迷在研究复原出天幕提到的那些机械。
而反观他们,总是被天幕的只言片语勾得心猿意马,他们知道天幕定然能为他们解答多年以来医学上的疑惑,然而每次天幕的话题却都只是浅尝辄止。
好在如今终于轮到他们了!
内科、外科、妇科这些词并不是现代才有的名词,华夏的中医早就有这些名词,虽然具体的内容跟后世的医学不尽相同。
因此,华夏的大夫们大致便能猜出这些“科”大致代表的内容。
但妇科也就罢了,安乐大帝毕竟是女子,关心女子的身体健康自然很是正常,但为何她还单独将“外科”提了出来?
外科的地位如今并不高,虽然世上一直流传着华佗为人进行外科手术的故事,但如今这些都已经被视作为传说。
甚至还有部分偏激的大夫将其视作歪理邪说,而如今世上愿意进行所谓的外科手术的人除了部分病入膏肓想要搏一把的人外,再无人敢尝试。
还是说天幕所言的外科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个外科?
武皇也很是敏锐,当即让人召来太医院的太医。
如今她到了这个年纪,虽然对寿命早已经没那么在意,但是能延寿一二她还是巴不得的,更何况她也想看见更多的盛世未来。
而且这还涉及到未来的女子之间的帝位传承,她怎么可能不重视?自然要打起12分的精神和完全准备。
太医们接到命令后自是迫不及待地赶了过来,一是他们不敢违抗武皇的旨意,二则是他们的心也不禁雀跃了起来。
除了对天幕有可能提供的更精妙的医术外,他们还在心中猜测,天幕特意将他们医家提出来讲解,是不是证明他们在未来的世界很是重要?
如果这样的话,天幕过后他们的地位是不是也会随之上升?
还有那什么医学院,想必规模极其庞大,会培养出一大批他们的人,到时候他们稍稍团结一番,他们的地位岂不就是水涨船高?
要知道如今的他们虽然承担着治病救人的责任,甚至连帝王将相的生死也系于他们手上,但他们的地位却并不高,远不如那些文臣,对此不少太医们都很是有些愤愤不平。
然他们也都基本上停留在心中抱怨的阶段,毕竟他们可不敢随意拿贵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而且医者的本能让他们也不能对患者的生死视若无睹。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时,天幕也开始讲起了正事。
【对于当时的安乐大帝来讲,她的功绩其实已经很大了,而医学在当时其实算不上特别受重视的学科,按理来讲这一次安乐大帝在推行新政策时应当还算容易。至少在我在没具体看史书时是这么以为的。然而没想到的是当时安乐大帝面临的阻碍却是相当的大。】
【要想搞清楚原因就得先从当时的医学现状说起,在安乐大帝推动医疗改革之前华夏是没有我们现代医学的各项病理指标监测的,传统的中医以医生的治病经验为主,讲究望闻问切,综合病症、体质、环境等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当然我不认为传统医学是某些传统医学黑子认为的那样是纯玄学,但是怎么说呢,传统医学在治病救人还是有很多的局限的。毕竟有很多病症都有类似的症状,只靠经验的话很容易误诊。】
【同时传统医学的药品也都是运用天然的草药,虽然的确有效,但是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真正管用是草药中的什么成分,所以导致见效没有那么快。】
【而且传统医学对人体的构造也缺乏准确的了解,不知道人类的各个器官是如何运行的,自然也很难弄清楚病的真正成因,从而对症下药。】
天幕下,大夫们原本雀跃的神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们本来等着天幕告诉他们该如何精进他们的技术,告诉他们哪些药草搭配起来会有更好的疗效,甚至说不定还有能治百病的药方。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听到的却是天幕对他们的重重批判!
当然他们能听出来天幕女声的用词已经尽可能温和,但是话语中对他们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却着实有着许多的不赞成。
洛阳城外,正在施行义诊的医庐中。
手中正在处理着药材的小药童当即望向身旁须发皆白的老大夫,很是愤愤不忿。
“师父,天幕怎么能胡说,我们如今治病救人那么的不容易!还有师父你这样的神医,可谓是药到病除!”
“诚然天幕所说的那些问题的确客观存在,但是那都是因为那些大夫学医不精,还有部分人更是招摇撞骗的骗子,跟师父您这样的神医完全没得比。师父才是如今医学的代表,看上一眼就知道患上了什么病症,根本不可能误诊。”
老大夫是城中有名医术高超的神医,甚至还多次被朝廷招揽进入太医院。
然而他一向医者仁心,再加上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并未进宫,而是继续留在宫外当个民间大夫,为百姓诊病。
甚至他每月还定期自掏腰包到城外为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们治病,而今天便是他义诊的日子。
当然因为天幕的出现,所以义诊也先行暂停,等到天幕结束后再继续进行。
在听见天幕要讲解未来的医术时,他自然是十分开心的。
毕竟未来的其他技术都已经那么强大,医术定然也是,他若是能学到几分,定能救治更多的百姓。
然而在听见天幕的话后,他原本带着浅笑的脸顿时严肃了起来。
不过他却是并不像小药童那般心中只有愤怒,毕竟他能有如今的医术水平,自然离不开谦虚踏实这样的品格。
听见天幕所言在经历短暂的不可置信后,他开始认真的思考起了天幕提到的那些问题。
他很想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一一驳斥天幕所言,但最后却发现他的确否认不了天幕所提到的他们如今医术的缺陷。
如今的他能一眼看出患者病症,那是因为他已经行医数十载。在最初行医的时候,他也经常误诊,需要靠他自己的师父解救。
而哪怕是现在面对那些疑难杂着呢,他也不敢笃定自己的诊断一定正确,开出的药方一定能药到病除。
至于天幕提到的那些人体结构,草药中是哪种成分起效等等这样的问题,他更是从来闻所未闻,想都没有想过。
老大夫叹了口气,他自是不想承认自己平生一辈子的所学被天幕所否认,但他同时也很是虚心好学。
而且到了他这个年纪,他更想要知道的生命的真谛。
他有预感,天幕将会为他展现一个他之前从来未见到过的生命的世界。那个世界多半会将他以往对世界的认知通通粉碎,但也会告诉他他一直想要探索的答案。
这般想着,老大夫心中便只剩下期待和雀跃。
他当即摆手道,“是非对错听了就知道了,你赶紧去备下笔墨纸砚,尽可能将接下来天幕所提到的东西都一一记下来。”
小药童依旧有些不服气,但是他知道自家师父说一不二的性格,只能点点头,快速备好了笔墨纸砚。
相较于民间大夫的好心态,刚到通天殿的太医们心态可就没有那么好了。
他们生怕武皇以为他们医术不精,当即跪在武皇跟前表忠心。
“陛下请明鉴啊!我们平日为陛下和各位大人诊治时都掏空了我们毕生所学,绝无任何藏私!”
“对对对,望闻问切都是老祖宗传下来几千年的经验了,只要是医术精湛的医者不可能误诊!”
“那药方中的草药,老祖宗已经证明了它们有用,怎么就还要去探究它内部究竟是什么有用呢?天幕就是在危言耸听!”
……
武皇被太医们的一通抱怨吵得脑仁疼,当即打断道,“够了,朕知道你们已经竭尽所能,如有遗漏也是你们的水平不够。仔细听着天幕所言好好学习便是。”
她一向心胸开阔,也并不特别笃信太医们,所以天幕的那些言论对她来说冲击并不大。
当然武皇还是有些遗憾他们如今的医术水平在天幕口中竟然有那么多的缺陷,但这也同样意味着如果如今的医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的话,她活上更多的年岁的可能性那不也大大增加了?
这般想着,武皇看向天幕的眼神更是兴奋了。
但令武皇没想到的是天幕接下来所言却着实让武皇很是有些受不了。
【从之前的例子里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出来了安乐大帝是一个十分相信科学的人,更喜欢将一切制度化和数字化。而对待医学她也是这样,而想要将关于人体的一切都定量分析,那自然逃不掉的便是对人体的研究。】
【所以安乐大帝当即下令让宫中太医对死刑犯进行尸体解剖,并且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器官图。】
第60章 来自传统医学阻力
天幕的这段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睁大双眼,满脸地不可置信。
他们听见了什么?解剖尸体?
虽然如今也有仵作会检查受害者尸体寻找死因,但那是逼不得已,而且除了官府办案的相关人员,也不会将结果告诉其他人啊。
而且哪怕是最凶残的仵作,也不可能将尸体完全解剖,还要绘制所谓的人体构造图啊!
在短暂的沉默后,众人开始疯狂地讨论了起来。
百姓们并不懂医术和医理,但他们仅凭自己的直觉就已经十分排斥对尸体的解剖。
一个满头白发的汉子当即对着哭天抢地了起来,“死者为大,人死了就应该让他们入土为安啊!哪怕安乐大帝是皇帝也不能做出这样不敬尸体的事!这是会遭报应的啊!”
很快便有人附和了起来。
“对对对,怎么能拿人的尸体开这样的玩笑,这可真是死无全尸了。搁以前只有犯了重罪中的重罪才会这样不留全尸吧!”
“听说前几朝的时候还有五马分尸的刑法,但是因为太过残忍所以取消了。”
“这死后开膛破肚岂不是比那五马分尸还要残忍?这可真是,啧啧啧……”
……
百姓们一阵抱怨中,老大夫也看着天幕沉默。
他对于天幕所谓的解剖死刑犯尸体自然也是难以接受的,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根植在他们所有人的思想中。
但是老大夫几乎将从古至今的医书都看了个遍,自然也知道历史上的确有人曾特意解剖过尸体进行观察。
譬如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提出了“解剖”的概念,记载了人体骨骼、脏器、血管分布等等信息,新朝的王莽篡位之后也曾经让太医和屠夫一同解剖叛党王孙庆。
然而随着儒学大行其道,解剖尸体这一行为可谓是被视作大逆不道,大部分人的观念也都如同眼前的百姓们一般,完全不能接受将尸体开膛破肚,哪怕那些尸体本身是罪犯。
甚至如今的法律还明确规定了禁止残害尸体,如此一来自更无人敢残害尸体。
毕竟如果没有古时的那几次“解剖”,他们这些大夫恐怕连人体内部有哪些脏器都不清楚。
如今的医学讲求“医乃仁术”,应当关注对活人的诊疗,而不是去研究尸体,所以至少据他所知已经有许久没有大夫对尸体进行解剖了。
也因此,他们如今对人体构造几乎都停在了读那些古籍上,对人体的认知再无进展。
如果他们真能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构造准确无误的识别出来,时不时他们这一代的医术就能迎来长远的发展?
如果安乐大帝要召集大夫去解剖的话,他是不是……
这一刻老大夫的心剧烈地跳动了起来,但他很快又按捺住了这份激动。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想法并不为如今的人所赞同,还是再看看吧。
通天殿内也是一片热闹景象,太医们纷纷开口反对。
当然因为顾忌到如今李云乐的地位,他们的话还算是十分委婉。
“诚然安乐郡主在政事上颇有才华,但是她毕竟对医术一窍不通,她定然是搞错了。”
“陛下,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啊!陛下且莫要偏听偏信安乐郡主这种外行所言。”
……
也有不分太医在撇开自己的责任。
“陛下我们医者都是医者仁心啊!对患者的尸体绝无任何歹念,哪怕是最终没能救活他们,我们也是最想见到他们能够完整无缺入土为安的人啊!”
“对对对,鄙人虽然才疏学浅,但是依照我这么多年对医术的浅薄认知,人体讲求阴阳协调,就是那一股气运转全身,解剖尸体多半是没什么用的。安乐郡主怕是异想天开了啊!”
……
武皇听着太医们的话,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传统不传统的她倒是没那么在意,她要一切以传统为尊,她就不可能登上皇位成为华夏第一位女皇了。
只是她虽不是什么胆小之人,处死起敌人来更是从来不手软。
但是在犯人被处死后还将其开膛破肚,让他们死后都不得安宁,在武皇看来还是有些太过了,哪怕是面对她最恨的敌人她也是做不出的。
李云乐这丫头可真是让人迷惑,心软的时候是真心软,让她很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偶尔又是心硬到了极点,做出那些无数人都不敢做的事。
不过因为有着数次“前车之鉴”,再加上她对李云乐越发加深的信任,武皇并没有直接开口反对,而是打算等天幕播报完之后再行处置。
至于事件当事人李云乐,她听到太医们言语中的不赞成时心中可谓是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传统观念可谓是根植在所有华夏人的心里。
两汉过后,华夏的解剖术便停止不前,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大夫们都将解剖尸体视为大不敬。
直到宋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之时,才又进行了两次解剖试验,绘制了《欧希范五脏图》和《存真图》,纠正了前人不少错误。
然而这之后华夏的解剖学再次进入停滞阶段,甚至到了清朝时,西方的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清乾隆时的王清任还是只能偷偷去刑场观察处决犯人的尸体,但却反倒被一些卫道士讥为“杀人场上学医道”。
哪怕是到了清末之时,面对西方传进来的医术还是有一大批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歪理邪说。
直到在其后数年里,西方医学治好了一个又一个中医无法治愈的病人后,大部分人才面对现实,正视西方医学。
当然那之后不少人又开始走入到了另一个极端,开始认为华夏传统医学就是巫医,哪哪都不如西方医学,西方医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对此李云乐也觉得大可不必,中医是千百年以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当时的技术所限哪怕是想定量分析也分析不了啊!
要她说中医可比西方的传统医学强太多了,西方的那些放血疗法那不仅不科学,简直是直接残害病人性命了!
至于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医学,那本来就是随着技术发展后形成的另一套体系了,两者完全不能比较。
华夏的医学当时为何会败下阵来本质还是因为华夏当时没能跟上西方的科技发展,没能更新换代罢了。
对于众人的反对,李云乐也并不着急,左右他们最终都会败给现实。
至于老百姓,在生命受到威胁之时,他们自然会尝试一切办法,哪怕是他们之前闻所未闻的手段。
而这些想要赌上一把的病人们便会成为她推动现代医学的最好广告。
……
【大家既然都已经看了我这么久的视频,想必大家应当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知道那时候儒学思想大行其道,讲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果不其然,安乐大帝这条政令一出便受到无数人的反对,从朝堂到民间的反对声一浪接过一浪。】
【而且那时候安乐大帝才刚登基,虽说已经有了无数功绩,但皇位到底是没有之后做得那般的稳,朝中还有不少抱着幻想反对安乐大帝想要拉她下马的余孽们。】
【他们见状自然不可能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当即联合了反对安乐大帝的臣子,又拉了不少维护传统的老学究们,上书指责安乐大帝不尊传统,倒反天罡,恐怕会得到上天惩罚。甚至他们还骗了不少接受不了解剖尸体的百姓签下了请愿书。】
【一时间整个天下可谓是人心惶惶,仿佛安乐大帝做了什么堪比暴君的事情一般。甚至还隐隐约约传出了些风声,指责安乐大帝若是一意孤行就不配为帝,应当退位让贤。】
【而从这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他们并不在意尊不尊重传统,他们只是想借机生事打击安乐大帝的声望。安乐大帝若顾忌名声直接退步也就罢了,若是她不愿退步那可就更是好事一桩,他们正好掀起更严重的舆论风暴。】
【当然我们都了解安乐大帝的性格,她从来都是认准了一件事就轻易不会退缩的,更何况只是区区一些“舆论”罢了。而且她也打算正好趁此机会清理掉朝中残余的反对她的势力,那些叛贼也刚好作为后续的解剖储备。】
【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天幕下的李云乐一怔,这是出什么意外了?
要知道信仰的力量可是很强的,不然上辈子也不会越是宗教横行的地方越是容易出现恐怖分子,发生恐怖袭击。
若是真因为这件“小事”出现什么骚乱的话那可就不值得了。
她想要发展现代医学是为了救人,可不是想要害死无辜的人。
而反对解剖实验的朝臣则先是悚然一惊,什么叫做解剖储备资源?安乐大帝这是要将反叛她的给开膛破肚了?
这可真是狠毒啊!亏他们之前还觉得她虽然手段强硬,但至少在对待他们这些人的性命上还算是个仁君,结果竟然在这等着呢!
但很快在听见天幕最后一段话后,他们又心生希望了起来。
意外?难道是百姓联合了起来反对李云乐?
这可真是太好了!要知道李云乐对待他们这些朝臣可以手段强硬,却也不得不顾忌百姓。
要是百姓真的反对得厉害了,那可真是动摇了她的统治基础。
更何况她一介女子能登上皇位本来依靠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民意。
很快天幕揭露了答案,内容的确是讲的百姓,但结果嘛却是与他们预料的完全相反。
【反对安乐大帝下令解剖尸体,逼迫她不下令停止就得退位的请愿书被发布后,最为激动的不是被反对的安乐大帝本人,而是天下的百姓。】
【更多的百姓联合了起来写了一封请愿书,直言虽然解剖令不符合传统,但是这只是小事,他们坚决拥护安乐大帝的统治,绝不愿见到安乐大帝退位。】
【甚至还有之前签了反对解剖令请愿书的百姓发声,他说他被要求签名时只是告诉他这是在请谏安乐大帝停止解剖令,完全不知道会被用来逼迫安乐大帝退位。随后他还向官府举报,表示这请愿书背后有反贼操纵。】【你现在阅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