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情满四合院之阎埠贵06(第2页)
三大妈着急了:"那咱赶紧办。"家里仨儿子呢。
阎埠贵合上铁盒,明天办完手续,前院西厢房就全是他阎家的了。
第二天一早,阎埠贵就去找隔壁大院的刘老爷子,请他帮忙牵线。刘老爷子在街道办有关系,能确保这桩买卖合法合规地完成。
"老阎啊,你这眼光不错。"刘老爷子抽着旱烟,眯眼笑道,"李家那房子虽小,跟你家却能连起来,以后把房子收拾一下,你家三个儿子结婚都够用。我帮你问问,一会给你消息。问题不大。"
阎埠贵连忙道谢,又送上两瓶酒和两条早上刚钓的大鲤鱼。郑老爷子推辞不过,笑纳了。
三天后,在刘老爷子的运作下,阎埠贵买下了李家的房子。手续办得悄无声息,院里人只知道李家把房子租给了阎家,却不知房子己经转到了阎埠贵名下。
西合院里空置的房子不少,像中院的东厢房和后院的倒座房都还空着,各家孩子还小,暂时住得下,所以对阎家"租"下李家房子这事,倒也没引起太大波澜。
拿到钥匙的那天,阎埠贵一个人在新买的房子里转了好几圈。一间正房加一个耳房,虽然有些老旧,但收拾收拾绝对是好住处。
最重要的是,这房子与阎家现在的住处,将来打通了够一家子住。并且,小耳房围起来就是个单独的小院。
阎埠贵锁好门,准备跟三大妈商量下怎么装修下房子。特别好的地方是,李家之前在耳房挖了个地窖,这样他的囤粮工作就能更加隐蔽和安全。
等晚上,阎埠贵带着几个孩子来到新房。
"爸,这真是咱家的?"阎解成不敢相信地摸着斑驳的墙壁。
"小声点。"阎埠贵严肃地说,"这事就咱家人知道,对外就说李家临时借给咱家用的,明白吗?"
阎解成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崇拜:"爸,您真厉害!"
"记住,财不露白。"阎埠贵语重心长,"现在这世道,太显眼会招祸。"
接下来的日子,阎埠贵先是找样式雷定下了装修计划,不过样式雷现在手里有活儿,要等两周时间才有空。
时间说定后,阎埠贵把它放在了一边。先搞他的"囤粮"工作。
所以,每天钓鱼回来,他在明面上都会"顺路"去不同的粮店买上几斤杂粮,然后趁人不注意将空间里的存粮混入其中。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专门骑车去郊区的合作社,分散购买。
一个月下来,阎埠贵己经囤积了三百多斤各类粮食,都藏在耳房的地窖里。地窖入口被他用旧家具巧妙掩盖,除非刻意寻找,否则根本发现不了。
至于装修的时候,等装修的时候再说。
与此同时,阎埠贵与机械厂的"业务"也越做越顺。除了每天固定供应五条鱼外,他还时不时给厂领导送些"稀罕货"——当然是空间里那些品质上乘的水产。作为回报,机械厂给他开了张"特供证明",让他能去厂里的内部商店购买一些市面上紧缺的商品。
这天傍晚,阎埠贵从机械厂回来,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路过胡同口时,他碰见了从食堂下班回来的傻柱。
"哟,阎老师,这是发财啦?"傻柱盯着那个麻袋,眼中满是好奇。
阎埠贵早有准备,笑着解开麻袋口:"帮学校采购的教具,沉得很。"
傻柱瞥见里面露出的黑板擦和粉笔盒,顿时没了兴趣,寒暄两句就走了。阎埠贵等周边没人后,从空间里放了十斤白面和五斤豆油在麻袋下面。
晚饭时,阎家的饭桌上罕见地出现了白面馒头。阎解娣刚要欢呼,就被三大妈一个眼神制止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二儿子阎解放小声问。
阎埠贵掰开馒头,淡淡道:"吃吧,以后咱家每周都吃点好的,改善伙食。不过出了这个门,谁都不许提。"
西个孩子齐齐点头,连最小的阎解娣都一脸严肃。
这个年代的孩子,过早地懂得了生存的艰难。
夜深人静时,阎埠贵独自来到新房子的地窖,里面装着
他穿过来后"搞"的东西。
手电筒的光线下,一排排麻袋和坛子整齐摆放着,里面装满了粮食、咸菜和干货。阎埠贵又掺了点杂粮进麻袋里,不能装太多,不然容易露馅。
报纸上的消息越来越不对劲,各地都在大搞"高产田",可城里人的粮本供应却在悄悄减少。
"得抓紧时间来一波大的了..."阎埠贵打算等房子装修好就去操作。
他准备去郊县,那里私下里可以用工业品换粮食。到时候他换一部分,空间里的存货再拿出些拿出多些,说是钓鱼换的票据,也说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