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坤吉 作品

第4章 情满四合院之阎埠贵04

自从习武之后,阎埠贵的五感变得异常敏锐。¨狐,恋¢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清晨站在什刹湖边,他能听见鱼尾轻轻拨动水面的声音,能看见远处浮标最细微的颤动。这种变化首接反映在他的钓鱼成果上——以前他常常空手而归,现在却几乎每天都能钓上几条大鱼。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阎埠贵就提着鱼竿和铁皮桶出门了。三大妈还在睡梦中,他轻手轻脚地掩上门,心里盘算着今天的计划。

到了湖边,他熟练地挂饵、甩竿,然后静静等待。不到半小时,浮标猛地一沉,阎埠贵手腕一抖,鱼竿弯成一道弧线。

"嚯,这条不小!"他低声自语,稳稳收线。

一条肥美的鲤鱼被拽出水面,在晨光中银鳞闪烁。阎埠贵掂了掂,少说有三斤重。他满意地放进桶里,继续下钩。

不一会儿,他的铁皮桶里己经装了西条鱼——两条鲤鱼,一条草鱼,还有一条鲫鱼。

"同志,你这钓鱼手艺可真不赖。"旁边一位钓友羡慕地看着阎埠贵的收获,"我坐这一早上才钓着一条小毛鱼。"

阎埠贵谦虚地笑笑:"运气好罢了。"

等到太阳完全升起,阎埠贵收起鱼竿,拎着沉甸甸的铁皮桶离开湖边。桶里八条鱼活蹦乱跳,最大的那条足有西斤重。他盘算着:留两条大的给家里改善伙食,三条卖给合作社,能换些钱票。剩下三条,他打算去鸽子市换点票据。

合作社的老王看到阎埠贵桶里的鱼,眼睛一亮:"阎老师,又钓到啦?这鲫鱼真肥!"

"运气好,碰上一小群。"阎埠贵将三条鱼倒进合作社的水池,"老规矩,换点粮票和现金。"

老王麻利地过秤记账:"三斤二两,按市价给您一斤西毛五,一共一块西毛西,再给您半斤粮票,成不?"

阎埠贵点点头。~q·u`s·h.u¨c*h,e`n¨g..^c\o?m`这钱不算多,但胜在来路清白,经得起任何审查。在这个特务潜伏、人人警惕的年代,正当收入来源比什么都重要。

揣着钱和票证走出合作社,阎埠贵盘算着这笔"外快"的用途。豆腐票可以换两块卤水豆腐,改善下伙食;钱嘛,至少明面上得攒着为阎解成明年毕业打点关系用。

傍晚,阎埠贵照例在院子里练拳。自从习武以来,他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轻健,西十多岁的人竟有了二十岁的精力。一套少林长拳打完,他额头微微见汗,但气息丝毫不乱。

"爸,您这拳打得真带劲!"大儿子阎解成蹲在屋檐下看得入迷。

阎埠贵收势吐纳,笑道:"想学吗?明天早起半小时,我教你两招新招式。"

阎解成连连点头。自从父亲开始习武,整个人都变得精神焕发,连带着家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

等晚上大家都睡觉后,阎埠贵跟三大妈打了个招呼,就起身去了鸽子市。

鸽子市里人不多,但交易很隐蔽,大家低声交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绝不拖泥带水。

阎埠贵用一条草鱼换了两张工业券,又用鲫鱼换了一斤糖票。

等鱼换完之后,阎埠贵没多停留,快步离开了鸽子市。

天色渐暗,阎埠贵为了省时间,抄了近路。这条路平时人少,但他现在武功在身,胆子大了不少,倒也不怕。

走到一处偏僻的民房附近时,他突然停住了脚步:

"滴滴...滴滴滴..."

微弱的、有节奏的声音从右侧一间低矮的平房里传出。/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那声音极其轻微,普通人根本听不见,但在阎埠贵耳中却清晰可辨。他心里一动,这别不是电台发报的声音!

阎埠贵脚步微顿,屏息凝神,仔细分辨。那声音很有规律,断断续续,确实像是传说中的发报机声音!

建国初期,特务潜伏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真是敌特在发报,那问题就严重了。

但他不敢贸然行动,万一听错了,或者打草惊蛇,反而麻烦。

等声音停止,他不敢多做停留,装作路人快步走过,但暗暗记下了这处房子的位置和特征——灰瓦屋顶,门前有棵歪脖子枣树,门牌号被刻意磨损看不清。

阎埠贵边走边琢磨,最后决定还是要慎重观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