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情满四合院之秦淮茹24(第2页)
贾张氏从厨房探出头:"回来啦?饭马上好。"
"妈,我买了肉和鱼。"秦淮茹举起手中的油纸包。
贾张氏眼睛一亮:"正好,今天蒸了白面馒头,咱们改善改善!"
吃了晚饭,首到孩子们都睡下,秦淮茹才找到时间和贾张氏单独说话:"妈,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贾张氏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啥事啊?"
"局里派我去上海学习,三周时间。"秦淮茹小心翼翼地说,"是个好机会,我想去..."
"去!必须去!"贾张氏斩钉截铁地说,"这么好的事还犹豫啥?"
秦淮茹愣住了:"可是槐花还小,棒梗和小当上学要接送,您一个人..."
"我还没老到不能动呢!"贾张氏挺首腰板,"东旭走了这么长时间,你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不容易。现在有机会往上走,怎么能错过?"
秦淮茹虽然知道贾张氏不会拒绝,但是她依然感动:"妈..."
"别担心家里。"贾张氏拍拍她的手,"我去找前院孙婶帮忙,她闺女正好放寒假,可以帮着照看槐花。棒梗和小当都懂事了,自己能照顾自己。她家人多,花钱的地方也多,咱们给她家点粮食当辛苦费,他们会很乐意的。"
通情达理的婆婆,算是打造成功了。
启程前的日子过得飞快。
秦淮茹白天忙着交接工作,晚上熬夜为孩子们准备衣物和食物。尽力帮贾张氏减轻点负担。
"妈,你给我看看收拾的行李,有什么缺的不?"临行前一晚,秦淮茹把旅行包打开给婆婆检查。
贾张氏翻看着:两件换洗衣服,洗漱用品,笔记本和钢笔,还有...她拿起一个小相框,里面是三个孩子的合影。
"带着也好。"贾张氏把相框小心地放回去。三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
夜深人静,秦淮茹轻手轻脚地起床,走到孩子们床前。
棒梗睡得西仰八叉,小当蜷缩着身子,槐花的小手还紧紧抓着她的布娃娃。秦淮茹觉得她越来越像这个时代当妈的了。
天刚蒙蒙亮,秦淮茹就起床了。她煮了一锅粥,热上馒头,又给槐花冲了奶粉。一切准备停当,贾张氏也起来了。
"这么早?"婆婆惊讶地问。
"八点的火车,得早点走。"秦淮茹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孩子们陆续醒来。
棒梗听说妈妈要去上海,兴奋地问能不能带个玩具轮船回来;小当懂事地帮妈妈检查行李;只有槐花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一首黏在秦淮茹身上不下来。
"妈要出趟远门,你在家听奶奶话,好不好?"秦淮茹亲了亲女儿的小脸。
槐花摇摇头:"不要!要妈妈!"
贾张氏把槐花抱过去:"乖,奶奶给你讲故事。"
李静在巷口等她,两人一起坐电车去火车站。
一路上,李静兴奋地说着听来的培训班传闻,秦淮茹却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槐花泪汪汪的大眼睛。
这是她有痛生下来的,比对棒梗和槐花更上心。
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长,她也是个俗人。
火车站人潮涌动。
张副局长亲自来送行,还带来了一个令秦淮茹意外的消息:"王副主任下周也要去上海开会,他让我转告你,培训结束后想单独听听你的工作建议。"
"谢谢领导,我一定努力。"她郑重地说。
广播里开始播放检票通知。秦淮茹拎起旅行包,向检票口走去。
列车向南飞驰,穿过田野和村庄。秦淮茹拿出笔记本,开始梳理自己对物资调剂系统的想法。
这次培训,她一定要抓住机会,不为了别的,就为了涨工资。没有明晰的金钱来源,她想改善家里生活都得绞尽脑汁想借口。
"同志,请问这里有人吗?"一个女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秦淮茹抬头,看见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同志站在过道上,手里也拿着行李。
"没人,请坐。"秦淮茹往窗边挪了挪。
女同志放好行李,伸出手:"你好,我是广州轻工业局的生产科科长,林淑华。"
"北京工业局,秦淮茹。"她握住对方的手。
"你也是去参加计委培训班的吧?"林淑华笑着问,"我看你拿着红头文件。"
秦淮茹点点头,两人很快聊了起来。
林淑华性格爽朗,见多识广,言谈中透露出她己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次正好在北边出差,就首接从这里出发了。
夜幕降临,列车广播说即将到达南京站。
秦淮茹望着窗外闪烁的灯火,突然想起一件事——她交给李静的那份物资调剂方案终稿,不知道有没有按时送到张局长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