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171章 飞龙厩小儿(第2页)

“听闻大人已是刑部侍郎,这是要去哪里?”听说颜真卿要走,乐山和韦雪有些惊讶。

“鄙人已经不是刑部侍郎了,即将赴任篷州长史。”颜真卿哈哈大笑。

“颜大人因为听说太上皇被逼迁大内,担心太上皇的安全。率领百官上表,要求入内看望太上皇,结果遭到李辅国的嫉恨,向肃宗进谗言,将大人贬为了篷州长史。”原来史天赐已经知道了颜真卿被贬黜的消息,只是不知道如何跟二人言说。

“此人忒的可恶。”没想到颜真卿这样的忠肝义胆,一心为李唐的宗室之重臣也被奸佞排挤,乐山心中愤愤不平。

“远离朝廷,倒也落得个清净,我只是担心这李辅国会对太上皇和太子不利。他如今手握兵权,又与张皇后勾结,欲立张氏小儿为太子,以便监国。如今圣人龙体有恙,若是圣人走在了太上皇前面,他的满盘经营更是毁于一旦,所以我担心他会图谋不轨。”

“他敢谋害太上皇?”

“太上皇的身体一向康健,这恐怕是李辅国最担心的。如今太上皇被囿于内苑,连高力士都要被流放巫州,仅是安排了些宫女负责太上皇衣食,生死还不是都在他们的掌握。”

李隆基最后落到这么一个结果,虽然这是薛崇简一直想报复的对象,但乐山心中也只为宫闱的阴暗感到叹息,没有半丝高兴的意思。

“今日史将军既然来了,我正好有一句话请你带给太子。”

“大人请讲!”

“下官是想让你提醒太子,如是太上皇有什么不测,李辅国少了一个顾虑,立刻就会对太子动手,请太子早做准备。”

“太子现在也是进退维谷,阉贼得圣人宠信,别人得话都听不进去。”

“太子若再犹豫不决,恐怕要步建宁王的后尘。”

“颜大人的意思是?”

颜真卿没有说话,指了指面前的长卷。

“这《大唐中兴颂》还没有写完,大唐能够真正中兴,一切都掌握在太子手里。”颜真卿不再理会三人,竟提起笔,整个人沉入书法当中。

三人不便再打扰,拱手退了出来,一出颜府大门,韦雪就对乐山和天赐说:“这颜大人恐怕是专门等我们来的吧?”

“此话怎讲?”

“颜大人想杀李辅国,应该也知道李辅国有『拱卫司』的人保护,不易得手。特意说这番话与我们听,这是让李大哥帮你和太子刺杀李辅国。”韦雪对着史天赐微微一笑。

“颜大人赤胆忠心,又是我师弟的叔父,我想他的话应该不会错。”

“他就是知道乐山哥哥即便知道他是在利用你,也一定会就范。”

“我即便不为太子,不为天下,也要为了我这个兄弟。『拱卫司』有武痴在,其他人怎么是对手,天赐去无异于以卵击石,你也不想看到你灵儿姐姐伤心吧。”

“我没说不让你去啊,只是这一次,我会陪着你。刺杀朝廷重臣,这是大罪,一旦不成,不仅史大哥全家,太子也会被连累,所以才要一击命中。”

“只有我去牵制武痴,才有可能一击命中。”

“但是即便成功,李辅国一死,张皇后定会想办法把罪名推到太子身上,太子届时还是可能牵连获罪,倒是张皇后和越王渔翁得利了。”天赐不愧是在朝堂内外浸淫了几年,想法还是要周密的多。

如此的确是两难,三个人陷入了沉默。

“我有一个主意。”韦雪突然说道。

乐山和史天赐都瞪大了眼睛盯着韦雪。

“偷梁换柱!”

“如何偷梁换柱?”

“换一个李辅国。”

“换一个李辅国?”乐山和史天赐异口同声,觉得不可思议。

“既然要行刺李辅国,又不能让张皇后抓住把柄,那就找一个我们自己的人假冒李辅国。这假李辅国还可以帮助太子对抗张皇后,太子上位之后‘再死’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主意好是好,不过最难的不是杀了李辅国,而是找谁来冒充他。”乐山没想到韦雪有这么绝的点子,但想了一想又觉得不妥。

“没错,易容不难,但是要熟悉宫闱里的一切而不露马脚,又要是我们信得过的人,就难了。”史天赐在脑海里转了一圈,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我倒是有一个人选。”韦雪露出了诡谐的笑容。

“谁?”

“我们的小妹妹,雪奴。”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她!”史天赐一拍大腿,起身叫好道,“雪奴本就像个男娃娃,和宦官的身形、声音都像。她又会口技,模仿李辅国自是不在话下,最妙的是她这几年都负责守卫内廷,对宫闱的形制、规矩最是熟悉不过,绝对不会露出马脚。”

“我们把李辅国挟来,拘上一段,仔仔细细的了解他日常所有的起居,朝堂内外的细节,再想办法转告雪奴,让她能拖一天是一天。”

“好,我这就进宫去给她告个长假,我们好好布置布置。”

“此事要不要先知会太子?”

“李豫确实宅心仁厚,胆量却是不足,先告诉他怕他露了马脚,万一事不成还会连累大家,等事成之后顺水推舟也不迟。倒是史大哥你,要做好最坏的准备,最好先找个理由把灵儿母子安顿到别处去。”

“你说的对,我还是让他们先去终南山翠微峰吧,等一切顺利事成再回来。”

雪奴最喜欢的人就是韦雪,也最听韦雪阿姊的话。史天赐把她叫回来,韦雪把计划跟她一说,虽然不能接受把自己扮的那么丑,但这么好玩的事情,雪奴还是满口答应。不过事关重大,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安排好,不然只会遗患无穷。雪奴在内廷时常见到李辅国,对于李辅国的行为举止、说话方式都颇为熟悉,便认认真真的按照韦雪的安排开始练习李辅国的言行举止。如此有趣的事情,正和雪奴的脾气,玩的不亦乐乎,却也一丝不苟。

天赐又在永兴坊和安兴坊之间购置了一处老宅,宅子不大,却颇为幽静,大家日常的筹措准备都在这里进行。战乱以来,两京有不少人逃离中原,盛唐时富甲权贵们购置的宅子很多都变得荒草丛生,无人问津。史天赐很容易就买到了一处位置合适的宅邸,没有多做整饬,只是专门挖了一个地窖,用来临时关押李辅国所用。

如何顺利进入李辅国的宅邸成为下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硬闯,一定会引起皇城驻军的注意,必须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先混进去再说,乐山自然想到了北冥神教。

北冥教行商江湖,无论皇宫贵苑,都有物资往来,定能找到办法。乐山飞鸽传书,寻求李腾空的帮助。

李腾空的回复很快就来了,原来这李辅国早年进宫的时候做的是闲厩马家小兒。四十岁那年,掌厩中簿籍。天宝中,闲厩使五鉷嘉其畜牧之能,荐入东宫。虽然后来得势,但却依旧对养马情有独钟,酷爱收集良马,尤其是志在将太宗皇帝的六骏收入自己的囊中。

这六骏是唐太宗的六匹战,随太宗皇帝一起征战南北,统一天下,战功卓著。分别是什伐赤、青骓、飒露紫、白蹄乌、特勒骠和拳毛騧。

时间已经过了百余年,此六种骏马有些已经绝迹。但越是得不到的,李辅国心里越是痒痒,这正好给了北冥教和乐山机会。

北冥教已寻得什伐赤和特勒骠,正可借送马的将李乐山一行人送入李辅国府邸。

过了几个月,北冥教的人带着两匹骏马来到了长安。

经过半年的精密筹划,万事俱备,就差决定最终行动的时间了。这李辅国虽然大权在握,为讨好肃宗,还是会每夜服侍皇帝就寝,尤其是皇帝病重期间,更是每夜留守,也是以防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夜晚行刺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唯有趁他白天在自己府中的时候才有机会下手。光天化日之下,这就为行刺增加了难度。

李辅国树敌颇多,知道很多人都想对自己不利,这是他为什么要收揽豢养『拱卫司』高手的原因。现在李辅国府中,武功最高的就是武痴,李辅国专门在自己的府内辟了一进庭院给武痴。老二、老五、老六也住在左近,一有风吹草动就可应援。这几个人不仅武功高,是刺杀李辅国的障碍,更是与乐山等人都熟识,一旦事发就必须除之,以绝后患。

最终行动的时间定在上元二年,七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