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河阳之战
乐山离开庐山北上,一路上兵荒马乱,接近洛阳的时候更是烽火重燃,原来是史思明占领洛阳之后,遭到了李光弼大军的围剿,在洛河南北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战。
邺城大胜后,史思明吞并安庆绪部众,自称“大燕皇帝”,尽占河北,拥兵数十万,气焰滔天。他乘胜南下,意图席卷河南,直捣关中。
唐军新败,士气低落,无力坚守洛阳。时任东京留守、负责洛阳防务的李光弼,做出了一个极具魄力且引起争议的决定:主动放弃洛阳空城!他率军两万,携带洛阳官民物资,退守洛阳北面、黄河北岸的河阳三城,中潬城、南城、北城,以此作为拱卫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
河阳位于黄河重要渡口,三城互为犄角,控制着南北交通咽喉。守住河阳,就能阻止史思明大军西进潼关、威胁长安。
李光弼率军民抵达河阳后,立即进行总动员。他深知兵力悬殊,必须依靠坚固的城防和严明的纪律。坚壁清野,构筑铁城
李光弼命人加固城防,日夜抢修城墙、挖掘壕沟、设置拒马、蒺藜。尤其利用冬季严寒,在城墙上泼水结冰,形成光滑难以攀爬的冰墙。又将洛阳带来的粮食、器械合理分配,并严令节约,只待敌军的到来。
史思明大军很快抵达河阳北岸,扎下连绵营寨,旌旗蔽日。他轻视李光弼兵少,企图速战速决。
史思明深知河阳的重要性,却没有把李光弼的两万守军放在眼里,首战派骁将刘龙仙率精骑至城下挑战,肆意谩骂侮辱。李光弼不动声色,问帐下:“谁能取此狂徒?”大将仆固怀恩请战,李光弼却点将偏将白孝德。白孝德仅带两名随从,单骑出城,佯装传话接近刘龙仙,趁其不备,突然暴起,将其斩杀于马下,提首级而还!唐军士气大振,叛军惊骇。史思明初战受挫,锐气顿减。
而此时乐山也恰好来到和河阳,他虽然惦记洛阳城里那些老朋友,但自知无能为力,便打算依照母亲李腾空所言,先找到史天赐再说。
这日来到一处浅滩,时值暮春,两岸正是水草丰美,多日赶路正是人困马乏,乐山决定稍事休息。
马儿沿着河岸吃着草,乐山坐在岸边喝着水,想起了多年前未能完成的风陵渡之行。南八已经不在了,自己,韦雪、天赐,蒋灵儿也星飞云散,还有那慷慨仗义的渭南县令路嗣恭和趁火打劫的哥舒晃,不知道身在何处,又是何下场。
乐山正在出神,河对面却传来了人喊马嘶。乐山抬头望去,只见上千匹战马正在被士兵牵到河边放牧洗澡。虽然隔着一条河道,依稀能看出是叛军的打扮。
乐山站起身来,去找自己的马,打算离开。虽然自己一身布衣,叛军也在对岸,但还是不想卷入任何麻烦。
叛军也无暇顾及一个小老百姓,纷纷脱掉上衣,吆喝着跳进河里给战马洗澡。整个河滩上人欢马叫,好不热闹。
乐山牵着自己的马背向而行,喧闹声越离越远,刚刚以为要脱离是非之地,前方却又传来了万马奔腾的声音。
放眼望去,果然又有数百匹马迎面而来,向着河滩飞奔而去。
这些马却不像战马,跟刚刚河对岸叛军的高头大马比起来,显得矮小许多。
再仔细一看,数百匹都是清一色的母马。
这些母马并无人牵引,只能看到远处有隐隐绰绰的唐军的旗帜。
“今天是什么牧马的好日子嘛?”乐山心里犯着嘀咕,唐军又怎么只有母马。
乐山停下脚步,抓住自己马儿的缰绳,以免被冲散。只见那些母马来到河边,便纷纷停下步伐,低下头来吃草,有些还径直向着河对岸游去。
叛军的战马闻到了母马的气味,立刻靠近过来,几千匹马就这样在河道两岸厮混在了一起,场面好不壮观。
乐山也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要不是手中仅仅握着缰绳,自己的马儿也要被吸引过去。
对面放牧洗澡的叛军一开始也有些不知所措,但看到唐军的几百匹马不仅无法跟自己的良驹媲美,还都无人看管,不禁放声大笑。
乐山担心自己的马不受控制,立刻上马扬鞭,向着唐军的营帐方向飞驰而来。
正在叛军得意洋洋之时,唐军这边又有了动静。乐山侧耳倾听,原来是唐军的大营里传来了嘶鸣之声,来到近前一看,原来唐军士兵正在马厩里哄赶几百匹小马驹。
小马驹的嘶鸣声响起,原本还在河中嬉戏的母马立刻嘶叫回应,并且转身就跑。
这一叫一跑不要紧,已经被勾引上的叛军公马哪里肯放弃,悉浮渡河,跟着母马们奔向了唐军的营地。
刚刚还在得意忘形的叛军这下傻了眼,想要渡河怎奈河道很宽,游泳的速度根本追不上战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上千匹高头骏马成为了唐军的囊中之物。
乐山这才明白唐军放出几百匹母马的原因,心中暗想,不知道唐军里的哪位高人如此足智多谋。
乐山不知不觉来到了唐军的营帐前,立刻有守军警惕的拦住了去路。
“来者何人,胆敢闯我大唐军营!”
乐山还没来得及回应,听到喊声的其他巡逻兵也围拢了过来,深怕是叛军的奸细。
“这不是武神嘛?”包围乐山的队伍中突然有老兵说道。
“对,是他,我在南阳见过他!”
“没错,是武神,我也在荆州的战船上见过!”
不断的有人附和着,让唐军欢呼了起来。
“快去通报将军!”
乐山有些哭笑不得,但此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唐兵簇拥着,自己也无可奈何。
“都让开,都让开,将军来了!”不一会有人吆喝着将人群分开,迎面大刀阔斧的走来了一位银盔银甲的虬髯将军。
“李大侠!”来将拱手施礼。
“不知这位将军是?”乐山连忙下马,还礼道。
“在下郝廷玉,过了这几年,恩公便不认得我了嘛?”
来将摘下头盔,乐山这才认出,对方竟是与自己里应外合,在嘉山迎李光弼进城的郝廷玉,也是自己当年在茅山放过他一马的黑衣人。
“郝兄弟,真是许久未见,兄弟如今一副大将风范,莫怪我认不出来了!”
“若不是恩公,我也没机会随李将军征战,做了他的偏将。”
“没想到竟能在这遇到你!”
“何止是我,我知道还有一位故人,你一定想见。”
“何人?”
“中郎将史天赐,史将军,我知史将军与大侠乃挚友。”
“不瞒兄弟说,我正是来寻他的!”
“史将军现在仆固怀恩将军帐下效力,正在河阳城中,恩公随我来便是!”
“那还要劳烦李将军引路了!”
郝廷玉命人牵来了自己的战马,与乐山一同上马离开了军营,往不远处的河阳城出发,只留下身后的大唐士兵在齐声高喊着:“武神,武神!”
二人来到河阳城中,早有人通报了史天赐,兄弟二人在城门口相见,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乐山,你怎么会在这?”
“你又如何会在此处?”
“说来话长,我们进城再细说。”史天赐谢过李抱玉,拉着乐山来到了城中自己的临时住所。
“你这几年去哪里了,我记得上次一别还是太上皇回京的时候。”
“我去了青城山。”
“我想起来了,曾有江湖传闻说你和龙梦云有过巅峰一战,不知结果如何。”
“不重要,总之龙梦云不是杀害青城道人的凶手。”
“所以你找到青城之宝了嘛?”
乐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史天赐,只能摇了摇头。
史天赐当初和乐山他们一起寻找青城之宝,是希望青城之宝有助于自己重振天山派。如今自己已经成了四品中郎将,太子身边的红人,对青城之宝自然不会再放在心上。乐山没有回答,他也就没有追问。
“说来也巧,灵儿前不久来信,韦雪现就在我京城的府中。”
听到韦雪的名字,乐山心中一震,虽然他此行就是为了韦雪,但是听到爱人的名字还是有些忐忑。
“灵儿信中还说,你和韦雪有些误会,这下正好,回到长安,让我和灵儿帮你们撮合一下。”
“你也要回长安嘛?”
“朝中恐生变故,太子命我回京复旨。”
“朝中又有何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