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天机神功
庐山锦绣谷深处,一处隐秘的温泉洞穴。洞顶有天然裂隙,漏下天光月华,洞内水汽氤氲,温暖如春,与洞外庐山的清寒截然不同。此处是骊山老母特意指点的“阴阳交泰”之地。
鹿呦呦仅着一身轻若无物的素白丝衣,赤足踏入温润的泉水中,盘膝坐于一块被水流打磨得光滑圆润的玉石之上。温热的泉水漫过腰肢,蒸腾的水汽在她细腻的肌肤上凝结成晶莹的水珠。洞顶裂隙洒下的清冷月华,如一道银练,恰好笼罩在她身上,与洞内暖湿的气息形成奇妙的交融。
她闭上双眸,摒弃杂念,运转骊山老母亲授的《天机引》核心心法。与以往在峰顶感应天地自然不同,此处的功法,直指人体小宇宙的阴阳本源,其中蕴含的“阴阳”之理,那正是对生命本源能量——元阴与元阳的深刻体悟、引导与调和。
心法运转,鹿呦呦的识海不再仅仅是外界的风云变幻,而是向内沉潜,深入自身气海丹田,更感知着那无处不在、却又难以名状的“彼方”存在。
丹田深处,一股至纯至柔的清凉气息被心法唤醒,如同深藏地底的寒泉,汩汩涌出,那正是元阴之本源。它沿着特定的经络缓缓流淌,所过之处,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与滋养,仿佛干涸的河床得到浸润,全身的细胞都在欢欣雀跃。她的肌肤在月光水汽下仿佛泛着莹润的光泽。
与此同时,心法要求她以神念去感应那“互补”的阳刚之气。这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天地间阴阳相吸的至理。在她的识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个模糊而炽热的“虚影”,象征着天地间至阳的凝聚点。她的神念如同轻柔的丝线,尝试着去触碰、缠绕那个“虚影”。
就在元阴之气与那意念中的“阳”极虚影产生微妙感应的刹那,异变陡生!一股源自生命本能的、燥热的暖流毫无征兆地从她小腹深处升腾而起,迅速与流淌的元阴之气交织、缠绕。这并非单纯的温暖,它带着强烈的吸引力、占有欲和一种令人心慌意乱的酥麻感,瞬间席卷了她的身心。
鹿呦呦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旖旎的画面:炽热的拥抱、缠绵的呼吸、肌肤相亲的触感……这些画面里全是李乐山的影子,是被那阴阳相吸的本能力量激发出的、最原始的生命冲动。一股强烈的空虚感和渴望感从身体深处蔓延开来,让她呼吸骤然急促,泉水下的身体微微颤抖,白皙的肌肤染上了一层动人的绯红。
这突如其来的强烈欲念,如同汹涌的暗流,猛烈冲击着她澄澈的道心。羞耻、抗拒、一丝隐秘的渴望……种种情绪交织翻腾,形成强大的“心魔”。她试图强行压制这“不合时宜”的念头,却发现越是压制,那燥热和空虚感越是强烈,如同野火燎原,几乎要焚毁她的理智。识海中那个“阳”极虚影变得异常清晰且具有侵略性,仿佛要吞噬她的神念。
她内心的激烈斗争,直接引动了洞内的天地能量,形成肉眼可见的奇观:
以她端坐的玉石为中心,温热的泉水开始呈现出奇异的分层。靠近她身体的水域,因为元阴之气的逸散而变得异常清凉,甚至在她腰腹周围凝结出细小的、如同冰晶般的莲花状水汽结晶,缓缓旋转。而在稍远的水面,却被那无形的燥热欲念所引动,咕嘟咕嘟地冒出细密的气泡,水温明显升高,水汽蒸腾得更加剧烈。冰晶与热气在小小的泉池中共存、碰撞,发出细微的嘶嘶声。
笼罩她的那道月华光柱,不再稳定清冷。光柱内部,无数细小的、粉红色与冰蓝色的光点凭空生成,如同微缩的星辰,激烈地碰撞、融合、湮灭。这是她体内混乱的阴阳二气在能量层面的具象化。整个洞穴的光线变得迷离而梦幻,充满了一种诱惑与危险并存的气息。
一股极其馥郁、难以形容的幽香从鹿呦呦身上散发出来。这香气初闻清雅如空谷幽兰,细品之下却又带着一丝勾魂摄魄的甜腻暖意,如同最上等的麝香混合了情动的气息。这香气弥漫在洞穴中,连蒸腾的水汽都仿佛被染上了暧昧的色泽。
就在欲念几乎要将她淹没,道心摇摇欲坠的危急关头,骊山老母的箴言如同洪钟大吕在她心中响起:
“阴阳非欲,乃道之根;欲海沉沦,心魔自困。以念为舟,渡情劫之波;化欲为桥,通造化之门。以念为引,化欲为桥,调和龙虎,方见真如。”
鹿呦呦濒临崩溃的神智抓住了一丝清明!她不再抗拒那汹涌的欲念和身体的反应,而是以莫大的勇气,将心神沉入其中。她“看”着那股燥热,它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命本源中“阳”的一面被引动后的自然现象,是推动阴阳流转不可或缺的动力!
强忍着那蚀骨的酥麻和渴望,她以强大的意志力,将神念化作最精微的“舵”与“桥”。她不再让元阴之气被动地被欲念裹挟,也不再让那燥热的“阳”性冲动肆意冲撞。而是主动引导清凉的元阴之气,如同涓涓细流,温柔地包裹、浸润那团燥热;同时,引导那股炽热的能量,沿着特定的脉络,缓缓注入元阴之气的核心。
这一刻,冰晶莲花旋转得更快,与升腾的热气不再冲突,反而形成一种奇异的循环。清凉的元阴(龙)与炽热的元阳(虎)之气在她体内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开始相互追逐、交融、转化。那股令人窒息的空虚感和燥热感并未消失,却转化成了推动能量循环的强大动力,一种更深沉、更宏大的愉悦感取代了单纯的生理冲动,如同生命本源在和谐共鸣。
当体内的冰火达成平衡与流转,鹿呦呦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灵与强大,那是她从未见过的风景。
她的神念不再受困于欲海,反而借助这股调和后的本源力量,变得更加敏锐、精纯。她“看”到了洞穴中水汽蒸腾的每一个分子运动的轨迹,“听”到了月光洒落时蕴含的细微波动。
识海中那个“阳”极虚影,不再具有侵略性,而是化作一个温暖、稳定、充满生机的能量源点。她的神念与之“接触”,不再是情欲的纠缠,而是一种纯粹的能量交流与共鸣,如同两颗星辰在虚空中遥相呼应,交换着宇宙的韵律。
洞内的异象也随之平息。冰晶莲花悄然融化,热气不再蒸腾,泉水恢复了温润。粉蓝交织的光点隐去,月华重新变得清冷纯净。唯有那股馥郁的幽香,沉淀下来,化作一种令人心神宁静、仿佛蕴含着生命奥秘的馨香。
鹿呦呦缓缓睁开双眸。那双清澈的眼中,少了几分少女的青涩,多了几分洞悉生命本源的深邃与宁静。她低头看着水中自己微红的倒影,脸上已无半分羞赧,只有一种勘破迷障后的坦然与明悟。她轻轻吐出一口气息,气息离体,竟在空中短暂地凝成一幅小小的、完美对称的太极阴阳鱼图案,旋转数周后才缓缓消散在氤氲的水汽之中。
在这庐山深处的温泉洞穴里,于情欲心劫的烈焰中,鹿呦呦触摸到了“天机神功”中那神交天地,玄关初叩的门槛。
大寒时节,瀑布的水没有夏天时大,乐山没有打伞,只是将真气罩住胸前的卷轴,以免李白送给李腾空的诗书被淋湿,结果自己的头却被打湿了不少,狼狈不堪。
“小夏,去给耀宗拿块帕子擦一擦。”回到叠风屏的道观,乐山才发现李腾空和小夏已经回来了。
“母亲,您回来了!”
李腾空正在屋内看书,看着乐山的样子,有些好笑,又有些怜惜。小夏立刻跑进去,不一会拿了块雪白的帕子递给乐山。
“谢谢小夏!”乐山接过帕子,从头到颈仔仔细细的擦拭着水珠,“这是李白郎君,让我带给母亲的诗卷,他说他不日即将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