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微雨燕双飞(第2页)
还有南诏,还有洛阳,还是匡庐,和乐山相知相守的那些日子,自己为他挡的那一剑,他守着自己疗伤的那十五天。
还有落星墩湖畔的小村,那是自己和乐山度过的最静谧、最亲、最近的日子。
每当想起这些,韦雪就会欣慰的微笑,心中有的是美好,不再是求而不得的痛苦。
这一日,烟霞峰的雪化了,韦雪带着米豆豆来寻李泌饮茶,刚走进端居室的门口,就听见书房里传来李泌的声音。
“痛快,真是大快人心!”
李泌一向老成持重,韦雪还很少见到他如此大喜形于色,不由得好奇。
“何事让先生如此得意,说来也让小女子听听。”
李泌看到韦雪前来,丢下手中的书信,起身迎接。
“韦姑娘先请坐,我让下人去沏茶。”
“先生今日容光焕发,定是京城传来了什么好消息?”
李泌有些尴尬,自己虽然隐退山野,却心系社稷,和长安的联络一直不断,没想到被韦雪一眼识破。
“韦姑娘,可知那梁国公李岘?”
“可是曾经的京兆尹?”
“正是!”
“自然认得,我少时与独孤驸马的女儿交好,那李岘的夫人便是独孤明的姊妹。”韦雪说着,想起了静乐公主年少惨死,心中不禁黯然。
“这李岘虽是皇氏宗亲,但我记得他得罪了杨国忠,已被贬为长沙太守。”韦雪赌气离开相府之前,韦见素正周旋于杨国忠的各种挟势弄权当中。
“那是战乱之前的事了,李岘在灵武拥戴肃宗,长安光复改授他为礼部尚书,封梁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那就是拜相了,这梁国公是先生的知交好友?”
“非也。”
“那先生为何乐乐陶陶?”
“你还记得那李辅国嘛?”
“害死建宁郡王李倓之人?”
“正是!”
“先生不也是因为这个老宦官遁避衡山的嘛?”
“肃宗回京之后,李辅国,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权倾朝野。”李泌愤愤然的说道,“这斯独揽政事,以皇帝之名制勅,还设立‘察事厅子’,以侦察官员,诬陷忠良。”
“先生果然有先见之明。”
“我个人事小,社稷安危是大。”
“既然如此,何事让先生拍手称快?”
“正是那梁国公李岘,拜相之后在肃宗皇帝面前直言李辅国乱政专权,革除了察事弊政。将敕文发制权重新收归中书省。”
“果然大快人心,我记得阿爷曾说此人过于刚正不阿,难在宦海立足,没想到今日却要靠他救危扶倾。”
“梁国公中流砥柱,长源自叹不如啊!”
“希望大唐多一些这样的忠臣良将,先生是不是也可以重新出山了?”
“时机未到,丌露锋芒。”李泌岔开了话题问韦雪道,“你最近去见石头和尚了嘛?”
“是有些时日未去了,先生为何有此一问?”
“我听说他要搬进南台寺里面去了,你再去草庵别扑空。”
“那我过些时日便去南台寺见他!”
原来石头和尚和信众越来越多,南台寺的主持不得已,把他请入了寺中常驻,草庵歌却还在香客们的口中传唱。
天气渐暖,韦雪来到南台寺中拜会希迁和天然,恰巧有一位旧相识也来到了山中。
“女侠,许久未见,没想到你还在衡山!”
来的竟然是怀素,他本是来参拜师傅希迁禅师的,却没想到在南台寺能够遇到韦雪。
“小和尚,是不是又欠了酒债,来骗你师傅的香火钱啊!”韦雪看到怀素也是颇为高兴,忍不住开起玩笑。
“小僧不曾欠债,本是来和师兄天然道别的。”
“天然要去哪里?”韦雪有些不解,扭头看了看天然禅师。
“小僧已随侍师傅三年,打算再往谒马祖。”
“你师傅搬进这大庙里,你却要走了。”这些时日相处下来,韦雪心中有些不舍。
“修行之路没有止境,又怎么能在一处停留呢,人的心也是一样。”天然和尚像是在回答韦雪,又像是在点拨韦雪。
“师兄给师傅当年三年烧火工,因果业债已消,现在轮到我来还债了!”
“师傅已搬入大庙,根本也用不着你来献殷勤!”天然和尚调侃着怀素,看不出来这师兄弟二人的关系是好还是不好。
“师兄尽管放心去,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没想到怀素除了书法和喝酒,也是明白佛法的。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石头和尚阻止了两位徒弟的斗嘴,像韦雪合掌道,“阿弥陀佛,有阵子没见女施主了,可是寻那自由去了。”
“大师说过自由不用寻,方才是自由。”
“善哉,善哉,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石头禅师微笑点头,对韦雪说道,“女施主请自便,老衲还有些事情要嘱咐天然。”
天然跟随着石头和尚走进禅房,怀素与韦雪肩并肩的走出了南台寺。
“女侠这一年可好?”
“你叫我韦雪便是。”
“韦姑娘可曾遇到李泌先生?”
“自然。”
“没想到姑娘会在这山中待这么久,我一个出家人都待不住。”
“出家人都像你这样,谁还出家?”
“姑娘教训的是,师傅也这么说。”怀素又不自觉的又摸了摸自己的光头。
“你的书法可又有精进了?”
“不瞒姑娘说,久困滞淹、一筹莫展,仿佛被一堵墙挡住了。”怀素摇摇头,说道,“我正想着找高人指点,却怎奈投报无门。”
“不如我们比划比划吧!”
韦雪在山中一年,虽然淡薄平静,但新练成的微雨剑法却一直找不到人切磋。怀素虽然不会武功,但他的笔法也曾和自己打的平分秋色,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姑娘好兴致,我去取我的铁笔,姑娘稍后。”
“前面有一片石楠花丛,我便在那里等你。”
半山腰,韦雪站在石楠花丛中背手而立,石楠花紫色、碧色和白色的花蕊正含苞待放,映托着韦雪素衣飘带,仿佛仙子下凡。
怀素抱着他的铁笔匆匆的赶来,韦雪闻声扭头,如惊鸿照影,把怀素看的痴立在当场。
“你来啦,动手吧。”
“我,我,你......”怀素半天才缓过神来,结结巴巴的说道,“姑娘的剑呢?”
“我没带剑,用这个就行。”韦雪俏皮的旋转了手里的树枝,还没等怀素反应过来,已经凌空飞起,席卷而来。
打架场景描写......300字
“果然一年不见,当刮目相看,姑娘的剑法是一日千里,让小僧自惭形秽。”
“姑娘这剑法如凤凰展翅,凌空舞动尽显风华绝代,也只有你才配得上这样的剑法,也只有这样的剑法才配得上你!”
“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和尚可是见过凤凰?”
“小僧......”
“姑娘这剑法若是配上双剑,那就真如神鸟的双翼,包罗天地,无隙可乘,必然锦上添花、事半功倍!”
怀素的话提醒了韦雪,自己本来想着微雨剑法要配雪花神剑那样的柔韧之器方能最好的发挥七效果,但衡山并无千年陨铁可以打造,怎么没有想到用双剑呢。
“小和尚,你到有眼光,算我欠你的。”韦雪扔掉手中的树枝,跳出花丛中说道,“走,这就陪我去一趟山下的铁匠铺。”
韦雪在山下的铁匠铺让人打造了一把鸳鸯剑,几经回炉重造,韦雪才最终满意。这鸳鸯剑双剑藏于同一鞘中,剑身可一分为二,也可合二为一。双手使剑时,每把剑看似轻薄,舞动起来却如云中燕的双翅,左右逢原、上下翻飞,滴水不漏。
微雨剑法配合上这鸳鸯双剑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只是这鸳鸯剑虽好,微雨剑法虽妙,在衡山却无的放矢。剑是双剑,人却形单,韦雪时常舞着舞便感到寂寞。连米豆豆最初看韦雪舞剑的时候还会跟着上蹿下跳,新鲜好奇,逐渐的也失了兴趣,总是趴在一旁打瞌睡。
黄庭观中的石榴花开的火红,韦雪练完剑已是香汗淋淋,米豆豆在树下睡的意兴阑珊。
“韦姑娘,我来向你讨债来了!”韦雪正在用手帕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怀素风风火火的赶来了。
“我欠过你什么债?”韦雪被怀素说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姑娘可还记得,上次临别之时,你答应我若是遇到李白先生,须得帮小僧引荐。”
“记得是记得,不过......”韦雪想起了当时在怀素的芭蕉林里对战的情景,但是自己这一年都在南岳山中,哪里又能见到李白呢。
“皇帝大赦天下,李白已被从流放中发回,应岳州司马贾至之邀,正泛舟洞庭湖上。”
贾至因随唐玄宗和韦见素逃亡蜀郡,授中书舍人,不知何时何故却被贬为岳州司马,如今又和李白在一道,自己想不牵这个线都不行了。
“既然如此,小和尚,我们就一起北上一趟洞庭吧。”米豆豆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蹭了蹭韦雪的小腿,喵呜了几声,好像是在说要带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