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重建青城(第2页)
骊山老母见状,拂尘向前挥去,想要一招将乐山击倒。
乐山等的就是这个时刻,骊山老母的拂尘挥出的霎那,真气贯穿于拂尘之山,原本护住全身的真气墙自然减弱。
乐山一拧身,顺势施展出一招大开大合的斗转星移,将骊山老母的拂尘往前一带。骊山老母收势不住,拂尘扑了个空,乐山在半空中喊了一声:“第十三剑!”
乐山并未真的出剑,话音一落,已经落在了地上。
骊山老母也收了真气,拂尘轻弹回手里,微微一笑,轻诵道号。
两人都知道,如果乐山使出了青城十三剑的第十三剑,孤注一掷,如果乐山用的是青城宝剑,那么骊山老母已经输了。
“贫道已不是你的对手。”骊山老母不仅不恼,而是露出欣慰的笑容,道,“但你能否打得赢那龙梦云,尚未可知。”
“晚辈明白您的意思,十几年过去了,那龙梦云的武功又精进到了什么程度,没有人知道。”
“你的武功招式很好,内力竟似有少林易筋经的影子,只是出招之间内力有所断续,不够连贯。”
乐山于是把自己如何得到易筋经残篇,如何与剑圣偶遇,如何将青城剑法与二者结合的往事全部告诉了骊山老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能有如此际遇,你阿爷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谢前辈指点!”
“也罢,既然你有心查明当年的真相,贫道也不拦你。我要先去成都净众寺拜会老友,你若有什么需要,去哪里找我便是。”
“多谢前辈!”
“不必谢我,那小妮子可还好?”
乐山知道骊山老母在问韦雪,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告诉骊山老母青城道人其实是被韦雪的阿爷所杀,不知道她会作何反应。
见乐山并未有回答,骊山老母也没有追问,转身消失在山林绿野之中,只留下乐山依然矗立在青城道人的墓碑前。
虽说已是初春,青城山却还笼罩在薄霜之中,三十六峰皆染缟素。骊山老母踏过积满白露的石阶来到龙隐峡,这里曾是他和青城道人切磋武功的地方。
同样的不幸遭遇,让他们走到一起,成为辅佐薛崇简和李腾空的左膀右臂。那时候他们都还年轻,为了复仇苦练武功,为了颠覆李唐王朝孳孳不息。
如今李唐社稷真的倾覆,故人和青春都已不在,这一切都值得嘛?
不知不觉来到龙隐峡前,对面的双泉水帘飞流直下,骊山老母发现悬崖边的岩石山站着一位素衣的女子。
女子的脚边放着两个未开封的酒坛子,或许是因为瀑布的声音太大,她并没有发现身后骊山老母的到来。
女子手中拿着一根长鞭,仿佛一条挣脱锁链的金蛇。月白襦裙上泥金披帛被山风卷起,与长鞭一起在水雾中飞舞。
骊山老母不知此地为何会有如此风姿卓约的女子,正迟疑间,却见那女子将手中的长鞭向深渊中一抛,长叹了一声,纵身跃下。
“不好,此人是要轻生!”骊山老母顾不得多想,施展轻功追了上去,山风灌入耳中,那女子已向着崖底坠落。
涧水激起的浪花凝作冰晶莲台,环佩清响之间,骊山老母手中的玉拂尘已经卷住了那位姑娘的脚腕。
骊山老母手中的拂尘一发力,将那姑娘使劲的向崖顶抛去,自己则施展天机神功,一掌拍在崖壁上,止住了自己的下坠之势。时空在足尖悬停处凝结,千万朵青城玉蕊也在这一掌中瞬时绽放。
那姑娘本已抱着必死之心,却不知哪里来的力道又将自己拽了回来,电光火石只见,曾经的往事在脑海中闪现。
张掖的乐游原里,自己险些被巨兽踩死,是师傅的长鞭将自己救回;茅山的九皇会上,是李乐山帮自己挡开了坠落的断壁残垣;这次是谁?自己这一生受尽屈辱,小时候在马戏团里忍垢偷生,长大了在拱卫司的阴暗夹缝中生存。自己一直努力的活着,却又一直活在绝望之中。如今脱离组织,再次遇到李乐山,遭遇的却是对方的爱理不睬,他真的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嘛,这一生如果真的这么苦,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原来这轻生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鹿呦呦。
鹿呦呦被抛回紫云崖顶,正撞在一棵雷击木上,飞溅的桐木刺扎进她掌心,这才将她从恍惚中拉回了现实。
“姑娘何事轻生?”骊山老母已经飞回紫云崖上,眉心花钿竟与鹿呦呦掌心渗出的鲜血同频跳动。
骊山老母指尖广袖轻扬点在呦呦渗血的掌心,木碎屑突然化作青鸾冲天而起。
“前辈!”鹿呦呦不知道该说什么,此刻一切的苦难和委屈都随着这一跳爆发出来,不由得大哭起来。
“我看你是江湖众人,并非寻常家的女儿,何苦自轻?”骊山老母虽然不认识眼前的女子,但不知为何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心生怜惜。
“晚辈一生凄苦,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骊山老母用玉拂尘扫过悬崖枯松,树皮下竟有新绿嫩芽蜷曲如婴,“当年李耳过函谷,青牛蹄印尚开野花。”
骊山老母也曾经想过放弃,但她没有。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她活到今天,她自己也不知道,但她知道,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你听这山.....”
呦呦耳廓贴住冰凉山岩,地脉深处传来雷鸣般的搏动,那些被摧毁的希望在心跳声中重组。
骊山老母解下腰间错金玉璜,当中嵌着的是她及笄时写坏的第一支紫毫,那也是她的爱人送给她的信物。她曾经用它写过很多字,但如今只记得四个“长生久视”。
“就当作那长鞭替你死了一回吧。”
当山巅的钟声打破幻境,骊山老母已化作鹤影没入云霞,唯留玉璜在鹿呦呦的掌心发烫,内壁浮出云篆:“太阴炼形,天机为骨”。
阳光渐渐的从云雾中投射下来,忽明忽暗,照见呦呦襦裙上的金泥渐次流动。她对着云海稽首三拜,其实在自己被骊山老母拽回崖顶,轻生不成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决定告别过去,重新开始自己这第二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