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108章 落星墩(第2页)

韦雪很高兴乐山觉得自己的重要性,但也不知道用什么话安慰他对于师弟罹难的悲愤,从他的眼神中已经看到了复仇的火焰。

“还记得我们在武当山看到的月亮嘛?”韦雪转移了话题,指着天上的月亮说。

“当然记得,你还跟我说了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词,有一句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嘛?”

“对,想想那也就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却恍若隔世。”

“还有罗伽湖的星星,也不知道雪奴他们现在怎么样了,真的好像过了很久了。”

韦雪缓缓的把头靠在了乐山的肩膀上,抬眼看着天上皎洁的月色,想起这一路和乐山经历的点点滴滴,心中有感慨,这一刻更多的却是温柔。

“小叫花子,你听过后裔射日的故事吧。”

“听过,传说上古天帝有十个儿子,也就是十个太阳。他们本应该轮流出现在天空,却十分淘气的一起跑出来玩耍,祸害了百姓。所以天帝派后裔下凡降伏他们,后裔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才恢复了太平。”

“这天帝名叫帝俊,他有三个妻子,分别是羲和,常羲和娥皇。生下十个太阳的是羲和,而他的另一个妻子常羲却生下了十二个月亮。”

“哈哈,不仅有十个太阳,还有十二个月亮啊。”乐山这下真的不知道了。

“常羲怀胎十二个月,一次生下了十二个女儿,每一个都长着饱满圆润而又洁净明亮的脸盘。有一次他们姐妹十二人一起偷偷来到人间游戏玩耍,当时就被人间的美景迷住了。大地上广袤的草原,奔涌的河流,巍峨的高山,遍地的鲜花,让她们流连忘返。就在她们玩的高兴的时候,他们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那十个太阳中的一个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落下了西山。大地一下笼罩在了无边的黑暗中,刚刚的世间美景全都看不见了。于是姐妹们一番商量之后,她们决定在夜晚接替太阳的工作,用他们饱满光洁的脸庞,同样把光辉撒向人间。母亲常羲听到她们的决定,也非常的赞同,便安排她们没人轮值一个月,刚好是一年。因为是女孩子,常会害羞,所以每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看不到她们。”

听着韦雪悠悠的讲述,乐山痴痴的醉了,但却没有完全明白韦雪为什么要跟自己说月亮的故事。

韦雪可能是有些累了,说着说着,靠在乐山肩膀上的头垂了下来,竟然睡着了。

韦雪的伤势逐渐康复,二人出手大方,常买些山珍湖鲜,村民也甚是欢喜,这一过就是两个多月。天气渐渐入秋,韦雪也可下地走路了,二人早晚常在湖边散步。这一日早起,却见鄱阳湖水位骤降,原来已到了枯水期。这水一退不要紧,平时浮在湖面的落星墩倏然就在眼前。又过了几日,平时的水面,竟然变成了一片草地,韦雪少女心动,拉着乐山要去岛上看看。

落星墩高五丈,宽不过百余步,岛上轩阁小巧,碑林若干。伫立其上,近观湖水,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碧波连海天一色。远眺匡庐,紫烟轻掩,秀峰雄姿,青山削出玉芙蓉。

小岛不过方寸,乐山却被眼前的一座石碑吸引了。石碑有一人多高,下无赑屃,但碑文苍劲有力,遒劲郁勃,叫人忍不住仔细端详。

只见碑文上书:

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崇简,字崇简,河东汾阴人。帝居濮之洪源,侯迁邳之茂阀。股肱商武,作诰焕乎青编;姻亚周文,垂礼昭乎素篆......

幼以皇家之出,封郢国公,拜太中大夫、司礼丞。遂荒南纪,作属春卿。乘礼乐之中和,启荆巫之土宇。转赞善大夫,历尚辇奉御,拜卫尉少卿,加银青光禄大夫。及封燕国公,辅三善於青宫,升六尚於丹禁......以开元十二年九月廿三日,薨于官舍。呜呼!茂乡零树,作东武之行楸;毕陌霜荄,成北山之蔓草。行人夜宿,犹幸辅嗣之变;栖鹤晨呼,且伫子安之起......

振振公子,蔼蔼吉士,名实符兮。如珪如璋,既公且王,宠禄崇兮。明德若昧,夷道若颣,性惟冲兮。昊天不佣,降此鞫凶,命不融兮。惟永惟久,厥声不朽,表令终兮。

此碑文洋洋洒洒,写尽了一个人跌宕起伏的一生,乐山看的有些痴了,眼前仿佛闪过一场白驹过隙的人生悲剧,从荣华富贵,到客死他乡,不过千字而已。韦雪也凑近看完着碑文,突然说:

“这碑文我好像在哪见过。”

“如此孤岛上的碑文你也见过?”乐山有些不信。

“嗯,小时候阿爷逼我练字,临摹过不少范本,这碑文的内容我一定是在哪里见过。”韦雪一边看一边在脑海里搜索着。

“我想起来了,务本坊,国子监。”韦雪想了一会,回忆起来,“当时阿爷带我去国子监碑林临摹玄宗和太子并书的《石台孝经》之时,我在旁边看到过这块碑。因这碑文字体比《孝经》更为隽永,所以我印象深刻。”

“那怎么现在又会出现在这?”乐山更加好奇了。

“不是同一块碑。”韦雪仔仔细细的又端详了一遍,说:“文字内容略有不同,而且我看到的那块碑,没有开头‘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和‘公讳崇简,字崇简,河东汾阴人’这几个字。所以当时我还好奇,问国子监的人,这碑上所书何人,当时他们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后来我回去问阿爷,他也讳莫如深,只说听碑文内容应是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但薛氏武氏之墓皆在咸阳黄山之原,这碑如何会出现在国子监,却不得而知。现在看这块碑头的文字,果然是此人。”

“这薛崇简又是何人?”乐山问韦雪道。

“薛崇简,是太平公主的儿子。”韦雪突然心中一亮,仿佛明白了些什么。

“太平公主的儿子。”乐山突然想到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青城之宝就是和太平公主有关。

“太平公主应该有很多儿女吧?”乐山问韦雪。

“但薛崇简是唯一一个在先天政变中活下来的。”

“之前赵归真说的那个婴儿会跟他有关嘛?”乐山似乎也想到了什么,道,“如果是的话,一切就都解释的通了,太平公主的后裔拿着太平的财富对李唐王朝确是一种威胁。”

“不对!”韦雪摇摇头。

“为什么不对?”

“他之所以能在先天之变中幸存下来,是因为他一直站在玄宗皇帝一边反对自己的母亲,又怎么会是皇帝的威胁呢?”

“还有,如果我没有记错,他三十年前就病死了,他的孩子至少三十岁以上,但是赵归真接镖是二十年前的事情。”

乐山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自己一路追查青城之宝到底为了什么,为了阿爷青城道人的死因?为阿爷报仇?为了搞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也说不清,只是觉得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自己向前。但是每次当答案出现曙光的时候,又很快消失在迷雾中。

乐山看着薛崇简的墓志铭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