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106章 后会有期

蔡寻真和骊山老母扶着李腾空走出为韦雪疗伤的厢房,几个人都纱巾遮着脸,看不出表情,但是李腾空之前清澈明亮的眼神已经暗淡了下来,一身精疲力竭的萎顿。

乐山也不敢问,一颗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

“小夏,快把你师傅扶回房间休息。”蔡寻真把李腾空交给骊山老母和小夏,自己留下来跟乐山交代。

“蔡真人,怎么样?”乐山的声音都有了一些颤抖。

“心脉接上了,能不能挺过来,就要靠她自己的意志了。”蔡寻真现在才顾得上摘下了面纱,也能看的到她脸上的汗渍。

“啊!真的!谢谢真人!”乐山高兴的忘乎所以,冲着蔡寻真拜了两拜就想往右厢房里冲。

“你等等!”蔡寻真一伸手把乐山拦住,“你现在不能进去,她一时半会还醒不来了。就算醒了也很虚弱,不干净的东西带进去她抵受不了。腾空一会自会吩咐你怎么做。”

乐山赶紧收住了脚步,毕恭毕敬的问道:“李真人没事吧?”

“她太过于全神贯注,耗了心神,休息一下就没事了。”蔡寻真转身去洗手,又吩咐小夏去右厢外间收拾了了收拾。乐山想去帮忙,小夏却摆了摆手,倒像是怕人给她添麻烦。

过了晌午,大家都简单用了些午膳,李腾空把乐山叫到了房中。蔡李二人正坐在茶几前饮茶。乐山大礼参拜,感谢救命之恩。

“你起来说话。”李腾空精神好了许多,却仍不似之前那般神采奕奕,略带倦意的和乐山说:“你那妹子。”

李腾空停顿了一下,乐山的脸噔的一下红了。

“她心脉为剑气所伤的那一段接上了,但恢复起来很难。我们给她服了麻沸散,估计还得两三个时辰才能醒,之后的十天半月的时间,你要悉心的照料她。能不能挺过来,就要看她的造化了。”

“感谢两位真人的大恩大德,弟子无以为报。”

“她现在身子弱,见不得不干净的东西,也吹不的风。你去清洗干净,换上这套衣服。”李腾空指了指桌上放着的一个纸包,继续说:“这衣服已经用沸水蒸煮过,你换上之后进厢房的里间照顾她十五日。我们会把那里封闭起来,小夏每天会到外间来给你传递吃喝用度。她若挺过了这十五日,就无大碍了。”

“弟子遵命。”乐山满心感激,自是言听计从。

“另外,你们之前的丹药不可再用。那些都是活血的,现在脉络已通,但很脆弱,不可刺激。我看你武功底子也不错,她若觉得冷,你就用内力帮她暖暖手脚,但不可过猛,切记。”蔡寻真接着李腾空的话说。

“乐山记住了。”

“你去吧。”

“是。”乐山拿起桌上的衣物,随着小夏出去换洗,此时才反应过来,并没有看到骊山老母的踪影,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李腾空的给的衣服,是一套紫色丝袍,这个季节穿刚刚合适,大小也正好。一扫几日的风尘、污渍,乐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二位真人,乐山这就进去了。”乐山回来请安。

李腾空本正拿着一本书与蔡寻真一道参详,看见门口的乐山愣住了。

“你进来吧。”蔡寻真发现了李腾空的异样。

“不知二位真人还有何吩咐?”

“没什么了,万一有什么不对,你出来找我们即可,你去吧。”

乐山深施一礼,正准备退出去,李腾空突然说话了。

“你叫李乐山?”

“弟子李乐山。”

“师承何处?”

“弟子并无师承,少林寺学过些功夫,后在江宁县做过不良人,一路练了些江湖把式。”乐山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青城道人是我的阿爷,只是我与他老人家也未曾谋面。”

眼前是韦雪的救命恩人,乐山不敢欺瞒。

听闻乐山的话,李腾空瞳孔瞬间放大,显得难以置信。

“你是李青城的儿子?”

“晚辈正是,但我也是在阿爷仙逝之后,才知道我和他的关系。”

李腾空紧皱双眉,若有所思,不再说话。

“你的剑在柴房,晚些让小夏领你去拿吧。”蔡寻真见李腾空沉默不语,便打发乐山离开。

乐山拱手退出,走进了右侧厢房,开始了照顾韦雪的闭关生活。

“你在想什么?”乐山走后,蔡寻真看着李腾空的眼睛问。

“他是李青城的儿子?”李腾空两眼放空,提起茶壶倒了一杯茶,茶水竟然漫出了茶杯却不自知。

“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还留着他的东西。”蔡寻真把茶壶接了过来放在桌上,然后轻轻的攥住了腾空的手。

“很多年了嘛?”李腾空悠悠的自言自语,手放在蔡寻真的手里没有动。

“我们在这庐山也已经很多年了。”蔡寻真用手抚上了腾空的脸颊,眼中充满了爱怜。

“时间真的好快,但又好像就在昨天。”李腾空转过头来,看着蔡寻真,但似乎看的又不是她。

“你为何让那孩子穿上他的衣服?”

“你也忙了几日,该回去休息休息了。”李腾空没有回应蔡寻真,而是突然站起身,甩开了寻真的手,自顾自的走出了房间。

“要不要告诉台台?”蔡寻真追问道。

“嗯?”李腾空顿了一顿。

“他说他是李青城的儿子。”蔡寻真欲言又止,“青城,台台,我们……”

“台台刚走,这事等我捋一捋再说吧。”李滕空没有再停留,转身离开。

蔡寻真坐在原地没有动,眼角却有一滴泪水滑落,这时候流露出的神情才真真像是一个女子。

十五天的时间,对于乐山来说很漫长,并不是因为每天足不出户的照顾韦雪,而是韦雪恢复的速度非常的缓慢。

这十五天,乐山只要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一白衣身影,像极了韦雪。仿佛是韦雪的魂魄,已经离开了身体。

这十五天,韦雪从最初三天的完全昏迷,到后来一天能够苏醒一次,到两次,到三次。从只能喝一两口稀粥,到逐渐可以喝些膏汤。从只能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到恍恍惚惚的呼唤小叫花子。一点一点,非常慢,但是在好起来,身上的浮肿和褥疮也在逐渐消失。

乐山每天除了照顾韦雪吃喝,用内力温暖韦雪的手脚之外,只有两个办法可以打发时间。一个是每次和外间传递吃喝的时候,小夏会会给他拿几本书,不过基本都是医书,乐山也看不明白。其他时间就在打坐吐息,把青城剑法、斗转星移、剑圣的指点和少林大师的心法在脑海里一遍一遍的融会贯通,对于武功的领悟倒是多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这些天乐山静坐参详的时候,却总能听到屋外有陆陆续续的脚步声、交谈声。起初乐山以为是蔡寻真来去的缘故,后来屏气凝神,院内和左厢房的声音,似又不是蔡寻真,至少不仅是蔡寻真。乐山又琢磨,是不是像自己和韦雪一样,有其他求医之人,但转念一想,蔡寻真说过她们只会每月十五下山巡诊,且这个地方一般人根本上不来,如果不是蔡寻真指点,根本无路可走。那么这来来往往的人到底是谁呢?

第十日的时候,韦雪终于第一次清楚的叫出了乐山的名字。

“雪儿,你醒啦!”乐山欣喜若狂,轻轻的扶起韦雪的头,靠在自己的腿上。

韦雪还没有力气多说话,只是轻微的点了点头。

“没事了,你好好休息!”

韦雪闭上了眼睛,一滴眼泪从眼角滑落,虚弱的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