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番外 先天往事(第2页)
卯时初,他们从武德殿出发,先后穿过武德门、虔化门、朱明门、肃章门、晖政门中的虔化门,直奔玄武门而去。
进入玄武门之后,李隆基先是斩杀了北门禁军左羽林卫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李慈,接着又在太极殿西侧诛杀了正在值班的右散骑常侍贾膺福和中书舍人李猷,完了又是萧至忠和崔羲被杀,窦怀贞在逃跑过程中自杀。李隆基每往前走一步,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心腹便一个个倒下。
李旦得报,他的第一反应是登上承天门,打算召集南衙卫士做最后的抵抗。然而承天门早就被李隆基的人包围,李旦发现抵抗无力后,准备跳楼,被郭元振阻止。睿宗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只能赋予李隆基政变的合法性,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皇帝儿子,和当年的高祖李渊做出同样无奈的选择。
王毛仲抹了把脸上的血水,飞骑营的玄甲在晨光中泛着暗红。他望着朱雀大街上缓缓闭合的十六扇金钉门,突然想起三日前在平康坊酒肆,那个醉醺醺的羽林军校尉曾大谈“牝鸡司晨“。此刻那人的头颅正悬在宣武门的旗杆上,惊起满树乌鸦。
太极殿的晨钟响到第七声时,李隆基解下沾满雨气的狐裘。他望着丹墀下新换的龙武军,他知道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了。
寅时三刻,太平公主府里,公主猛然惊醒时,听到的却是檐角铁马在疾风中嘶鸣,她伸手去抓枕下那柄母皇武则天御赐的错金匕首,然而指尖触到的却是一片冰凉。
守夜的侍女匆匆忙忙的引着崔湜觐见,可悲的太平公主,等她得到消息的时候,这场父子只见的争权已经尘埃落地。
太平公主落得一个谋反的罪名,手下的党羽也被屠戮殆尽,她自己也只能躲入深山古刹,等待剑圣的救援。
武痴也在翠华山半路拦住了前来长安驰援太平公主的剑圣。剑圣并没有把武痴这个手下败将放在眼里,原本准备速速打发了他,抓紧赶往长安,却没想到武痴拿出了死缠烂打的伎俩。打不过就跑,但跑也不跑远,时不时的会同韦见素招揽的其他高手沿路骚扰剑圣,目的就是延缓剑圣的行进速度。
就这样纠缠了几日,剑圣也有些精疲力竭,就在这时,武痴拿出了湛卢宝剑。
湛卢一出,到并没有出乎剑圣的意料,毕竟武则天皇帝去后,湛卢宝剑落入李隆基之手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也是因为只有剑圣知道这湛卢神剑的威力必须得到武则天皇帝一脉的鲜血才能发挥,所以根本也没把拿着湛卢的武痴当一回事。
然而这次,他却低估了武痴要和自己背水一战的决心。
剑圣的剑法是大开大合,从心所欲,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招式,加上内力深厚,一般的对手都被笼罩在强大的气场中,无从应对。
然而湛卢毕竟是千古第一神剑,虽然无法发挥召唤鬼魅的功能,但经过胡天师重新淬炼过的宝剑还是锋芒毕露。锐利的剑锋恰恰劈开了剑圣的剑气,让剑圣一时竟无法取胜。剑圣知道耽搁不得,心急之下使出龙吟一式,一剑刺入了武痴的左肩。
然而让剑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武痴仿佛料到了这一招,不仅没有象之前那样战败负伤退去,反而迎着剑尖向前迈步,任由剑圣的宝剑又插入了身体三分。就在剑圣略微吃惊的一霎那,武痴的湛卢已经沾上了剑圣的左臂,剑圣拔剑临空弹开,但手臂还是被划出了一道口子。
原本一道伤口对于久经沙场的剑圣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但一瞬间剑圣就感到了不对,左臂的伤口微麻,渗出的血液不是红色而是墨绿,湛卢浸了毒!剑圣大惊,倒不是担心自己的生死,而是不小心着了敌人的道,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救的了太平。
剑圣的念头也就是在电光火石之间,他没有犹豫的挥剑斩断了自己的左臂,只有这样,还有救太平的希望。
武痴也被眼前的情景惊的一愣,但随即露出诡谑的笑容,自己终于有机会战胜剑圣了。随即挺剑而上,二人再次战在了一起。
这一回的大战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二人尽都使出平生所学,却始终无法分出胜负。整个翠华山都仿佛被笼罩在剑圣和武痴的剑气之下,风云变色,草木萧疏。正值七月,翠华山本是鸟鸣山空之际,此刻却是一片死寂。韦见素带着一帮武林高手在左近埋伏,以防万一,却都被剑气逼的无法靠近,瞠目结舌。
一天一夜过去了,剑圣最终弃剑,骗得武痴以为得手,急攻进取,被剑圣用剑气击中心脉,滚下悬崖。剑圣顾不上查看武痴的死活,拼尽全力赶往长安,而韦见素等人的目的已经达到,见崖底的武痴已经奄奄一息,便不顾武痴的死活,把他丢在了山崖下,只是捡回了湛卢,回转长安。
剑圣赶到长安的时候李隆基已经得手,诛杀了太平一党,把太平逼到了南禅寺避祸。太平公主原本打算随胡僧惠范一起逃往西域,但是一直无法突围。在南禅寺等了剑圣三天之后,太平公主便又向兄长求救,可惜李旦此时已是自身难保,只能听之任之。
被押解回府的太平公主望着铜镜中斑白的鬓角,忽然想起四十年前那个上元夜。彼时她攥着兄长李显的衣袖,看满城灯火将玄武门的积雪映成琥珀色。如今那方绣着金凤的绢帕正在香炉中化作青烟,连同她亲手拟定的五王封诰。
当第一缕秋风卷起《女则》残页时,系在古柏上的白绫已经勒进皮肉,连同她的儿女和党羽被处死的达数百人,伴随的是远处传来新帝谒陵的礼乐声。
李隆基赢了先天政变,太平公主失去了一切。大唐的权力交接又一次在政变中完成。不过李旦和李隆基毕竟是父子,为了青史上留下一个“父慈子孝”的完美结局,只能由太平公主背上离间父子、篡权谋反这口黑锅了。
韦见素也因为立功,跟着玄宗皇帝平步青云,从大理丞做到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尚书右丞,再任吏部侍郎,最终拜相。而他们为了对付太平公主而招揽的武林人士也成为了『君子卫』的前身,虽然人员在不断的更迭,但始终在暗中为李隆基做着消除江湖异己的勾当。
当年被丢在草丛里的武痴,也同样被韦见素连同那场宫廷政变一起丢在了记忆的草丛里。四十年过去了,如果不是今天他又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韦见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起这个人。
然而当这个人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勾起韦见素的就不仅仅是那四十年前的回忆,更是不寒而栗的恐惧,因为他知道,谁也不是眼前这个幽灵般的武痴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