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东升西降(第2页)
哥舒翰收到圣旨大惊失色,赶紧上奏请求固守潼关,以逸待劳,不可中了敌人诱敌之计。
就在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东取得了嘉山大捷,上表请求皇帝允许他们继续北上进攻范阳。同时指出潼关守军应当坚守关隘,等待叛军师老疲敝,千万不可轻易出击。待到安禄山的老巢被攻克,叛军必然军心动摇,内部溃散,何愁洛阳不复。
哥舒翰屡经战争,郭子仪何李光弼新立奇功,三人的上奏有理有据,却没能抵挡住朝堂之上杨国忠的三言两语和李隆基的刚愎自用。
原来安禄山反叛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哥舒翰的部将王思礼便劝哥舒翰趁着兵权在握,要求朝廷诛杀杨国忠,让安禄山出师无名。
哥舒翰没有采纳王思礼的建议,他知道皇帝对杨家的宠信并非那么容易撼动,若是不能成事,引起杨国忠在皇帝面前进自己的谗言,恐怕会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后尘。
没有对杨国忠下手,哥舒翰却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老冤家,安思顺。
安思顺虽然是安禄山的兄弟,但很早便举报安禄山意图谋反,所以在安禄山真的起兵之后,并没有被牵连,玄宗只是将他从朔方节度使的任上调回京城做了户部尚书。然而他与哥舒翰同在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帐下效力之时却是水火不容,争斗不止。
哥舒翰伪造了安思顺与安禄山的信件,诬告安思顺私通串谋,迫于他手握兵权的强大压力,玄宗不得不将安思顺赐死,全家流放岭南。
哥舒翰虽然没有接纳王思礼的建议把手伸向杨国忠,但这消息还是传到了杨国忠的耳朵里。加上安思顺的死,让杨国忠意识到哥舒翰手握影响社稷命脉的军权,朝廷中根本无人能逆其意,即便是贵为宰相的自己也无能为力。
杨国忠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安思顺,但此时国难当头,帝国的命运都系在哥舒翰身上,又不便说他的谗言,于是就拼命怂恿玄宗让唐军出关迎敌,收复天下。如果唐军胜了,可以早日收回哥舒翰的兵权;如果唐军败了,哥舒翰自然承担兵败的后果,无论如何杨国忠都少了心头之患。
长安派往潼关传旨的宦官一批接着一批,命令哥舒翰立即出兵的圣旨一道接着一道,哥舒翰除非真的要抗旨谋反,否则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率兵出关,另一条还是率兵出关。
六月初八,哥舒翰率领的潼关大军与崔乾祐统率的叛军在灵宝县西相遇,对决就此展开。
哥舒翰身体不便,转而将骑兵交给了部将王思礼统辖,而步兵则交给了高仙芝的部将李承光统辖。王思礼和李承光相互不服,根本做不到协调一致。
潼关大军被哥舒翰分为三拨,第一拨是担任先锋任务的五万精锐,由王思礼率领,凤迦异的南诏骑兵便在其中。第二拨是紧随其后的十万步兵,哥舒翰则亲率三万人在黄河北岸的高地瞭望助威。
再看地方的崔乾祐,却把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贯彻到底,把主力埋伏在一条长约七十里,通道狭窄的山上,只派出了不到一万人迎战王思礼的五万精锐。
接战之后,叛军果然难以抵挡唐军的攻势,很快便开始后撤,唐军见敌人溃散,趁胜追击进入峡谷,却没有想到掉入了崔乾祐的埋伏圈。
叛军居高临下,将滚木雷石一股脑的推将下来,一时间唐军死伤惨重。
哥舒翰发现前方的部队陷入包围之后,立即指挥将数十辆马拉毛毡车调往队伍的最前方,试图以军马阵冲出一个突破口。
然而哥舒翰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这些战车威风凛凛向前冲锋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唐军刚好处于风口之下。崔乾祐抓住这一战机,命人点燃茅草,装在马车上冲向唐军的战车队伍。
东南风暴起之际,唐军被漫天的烟雾熏的无法睁眼,敌我难分的厮杀起来,大批人马白白送了性命。
日落西山烟雾散去,两军都精疲力竭,崔乾祐在此时派出了安禄山麾下最强悍的军队,同罗精骑兵。
同罗精骑兵的冲击,给了唐军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击,王思礼率领的五万精兵溃不成军,不是被杀被俘,就是在渡河逃散时溺亡。随着先锋部队的全军覆没,紧随其后的十万中军竟然不战而溃,连哥舒翰亲自指挥的三万人眼见河对岸兵败如山倒,也一哄而散。
凤迦异带着自己剩余的南诏兵马,护着王思礼逃回了潼关,同样逃回来的还有哥舒翰和火拔归仁等蕃将。只是浩浩荡荡开出潼关的十八万大军,如今逃回来的仅有八千人。
这八千人还没有得到喘息的机会,崔乾祐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哥舒翰只得弃关西逃,一直退到关西驿站方才勉强立住脚跟。
就在郭子仪、李光弼取得嘉山大捷的十日之后,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最重要的门户潼关,就这样陷入敌手,原本大好的形势付之东流,战争的局面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
长安再无可守之险,亦无可战之兵。
哥舒翰原本还试图扭转乾坤,打算收拢逃散的士卒重新夺回潼关,却没想到部下火拔归仁叛变,将其生擒交与了叛军。
让人没想到的是,“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的大唐将星被俘之后,在面对老对手安禄山的斥责之时,居然做了摇尾乞怜的逆子贰臣。
为了活命,哥舒翰竟然愿意为叛军写信招降曾经的部下,常山李光弼、南阳鲁炅、东平李衹、河南来调。只可惜所有这些老部下的回信,都是义正词严的责备他在丧师辱国之际,不仅不能以死报国,反而折节投降,实在是有辱斯文。
王思礼,李承光等人虽未投降,却也是丢盔弃甲,凤迦异护送着他们一路逃往长安,只可惜还未等他们回到京城,帝国的首都就已经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