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91章 视死如归

“韦雪,韦雪!”蒋灵儿的呼唤声将韦雪唤醒,刚刚的一切竟然是一场梦。

原来是乐山有话想要对韦雪说,在韦雪的房门口叫了数声,房间里却没有反应,他担心韦雪有什么事,才请来蒋灵儿进房一看究竟。

“阿姊,怎么了?”韦雪睡眼惺忪的看着蒋灵儿问道,脑子里还是刚刚浑沌的梦境。

“李大哥找我们有话说,呼唤了你许久也没有动静,我这才进来找你。”蒋灵儿握着韦雪的手,看着她睡意朦胧的样子,笑着说,“你竟睡的如此沉,看来这些日子就疲累了。”

“李大哥有什么事嘛?”

“去了便知。”

乐山正和天赐在屋外等候,见韦雪和蒋灵儿出来之后,便放了心,于是说道:“我想跟大家商量个事,我有一个师弟,是我在少林寺时候的生死之交,他如今被叛军所俘,被困洛阳,我要去洛阳救他。”

众人有些惊讶,但江湖儿女的义气,大家心里又都是明白的。

“各位先随大部队回长安,无论救不救的了他,我都会去长安和大家汇合。”

“洛阳如今是龙潭虎穴,你独自前往......”韦雪欲言又止。

“大家放心,我此去不是去打仗的,只会暗中找机会救我师弟。”乐山看着韦雪说,他也感受到了韦雪的担心,心中是暖暖的。

韦雪犹豫再三,心中是想和乐山一起去的,但实在是不好意思说出口,便忍了下来。

“我也打算尽快赶回长安,看看我阿爷那里如何,也可调集君子卫去洛阳帮你。”韦雪的头脑还是非常清楚的,立刻做出了理性的决断。

“宝剑还给你。”乐山递上了之前韦雪借给他的玄霜灵华。

“你一个人孤身犯险,这宝剑还是先放在你那。”韦雪没有伸手去接,意思还跟之前一样,要乐山带着宝剑平安回来。

“你也保重!”乐山明白了韦雪的心意,自己的心意又何尝不是一样。

唐军主力已有大半提前回撤,但剩下的军兵还是有三四万之中众,虽然已经晓行夜宿,加速行军,但无奈队伍庞杂,推进的速度依然有限。

众人决定脱离大部队先头行动,于是便来回禀凤迦异和太子李亨。

三人来到太子营帐,太子正在和众谋士、将领沙盘推演。这次,李亨到没有把他们当外人,得到通禀之后立即让几人进帐。几人不便多问战事的进展,只是主动禀报了想要先行前往长安和洛阳的想法。

“几位侠士目前独身前往两京,寡人不是不允,而是担心你们的安全。”李亨感念乐山的救命之恩,态度明显与之前不同。

“难道战事已经……?”

“寡人得到最新战报,父皇已拜西平郡王哥舒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固守潼关,潼关若能守住,长安应当无虞。”李亨看了看凤迦异说道,“我正想遣南诏王子前去潼关支援,你的南诏骑兵正可对付安禄山的同罗精骑。”

“谨遵殿下谕旨!”既然自己已经决定加入唐军,听候军令调遣也是理所应当,凤迦异接令。

“我也正有一事向殿下禀报。”乐山向太子行礼说道,“我有一师兄弟乃常山太守颜杲卿之子,我欲前去洛阳从井救人。”

“常山已落入敌寇之手,洛阳更是刀山火海,少侠此去无异于以肉啖虎......”李亨感念乐山的救命之恩,更加想要挽留乐山为自己所用。

“我意已决,还望殿下准我先行离去。”

“但既然少侠决意已定,我也不便挽留,但是寡人有一个不情之请。”

“太子殿下请说。”

“寡人有一谋士,名叫李泌,此人胸怀天下、智谋过人,也是助我登上太子之位的中枢人物。但他不喜长居朝堂,常如闲云野鹤,问道修仙。当此国难,如果有此人相助,定能对巩固大唐的基业有所裨益。

“李泌,这个名字似乎耳熟。”乐山在脑海里翻阅着记忆。

“之前李泌被贬蕲春,但寡人我多次派人查访,均未有消息。几位侠士是江湖人士,有你们的消息渠道,如若能得知此人的下落,还望速速告知。”

乐山突然想起来了,李泌不就是在巫溪县给自己和韦雪算命的那个道骨仙风、谈吐不凡的道士嘛,韦雪曾经说过他的来历,自己怎么忘了。赶紧向李亨禀报说:“启禀殿下,这个李泌我们沿途曾经遇到,他已经去了终南山,难怪殿下派去蕲春的人都杳无音信。”

“此话当真?”李亨出乎意料,但也喜出望外。

“此行往长安,终南山必经,我们又与李泌郎君有过一面之缘,必定为殿下寻访此人,请殿下放心。”

“我也需速速赶回长安,以防宫廷有变。”李亨故意看了一眼儿子建宁王李倓,又转向众人说道,“各位侠士对寡人有救命之恩,请收下我东宫令牌,便宜行事。”

建宁王李倓拿出三块令牌,分别交给了乐山、天赐和凤迦异,在将令牌交到史天赐手上的时候特意说到:“父王与我欲速回长安,跟随大队人马必然拖累行程,但无人保护又怕沿途危机四伏,史侠士可愿与我们同行?”

“在下愿往!”史天赐接过令牌毫不犹豫的拜服在地,乐山却皱了皱眉头,史天赐一走,蒋灵儿要怎么办。

幸而还有韦雪,二人回来与韦雪和蒋灵儿商量之后,韦雪愿意与蒋灵儿一道带着雪奴前往终南山寻找李泌,此行相对安全,乐山便也放下心来。

李亨命老太监赐了乐山他们几匹快马,黄金百两,乐山、天赐、韦雪、灵儿和雪奴五人约定后在长安相见,便分头上路。众人与凤迦异道别,韦雪抚摸着金雕依依不舍,那老鹰竟也通人性的发出低鸣,目送着几人离开。

南诏距离洛阳有四千里路,但是乐山心急如焚,一路单人独骑,快马加鞭,半个月时间便赶到了东都。史天赐保护着太子李亨、建宁王等亲随回返长安却用了一个多月。韦雪和蒋灵儿因为是马车行路,就慢了更多,直到谷雨,距离终南山还有数百里,蒋灵儿体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但是沿路的流民越来越多,细一打听,都是从河南、河北,甚至还有长安附近逃难出来的难民。韦雪见状不由得心急如焚,却也一筹莫展,直过了立夏时分,才终于来到终南山脚下。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乐山来到洛阳城的时候,清明将至,空气中还充满了寒意。

这是乐山第一次来到东都洛阳,而此刻它已经不在是大唐的东京,而是大燕的国都。

乐山一路心急如焚,但真的赶到洛阳,却有些不知所措,到哪里去打探颜杲卿和颜季明的消息呢?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乐山脑海里想起了另外一位师兄弟,圆敬。

对!圆敬师兄离开少林寺的时候曾经对自己说,他会去洛阳白马寺修行,何不去试试运气。

时间拉回到六七年前,是那个人告诉自己不必固守在少林,劝自己走出去闯荡一番作为,才有了今天的自己,那个人就是自己的师兄圆敬。

“我要离开少林了。”圆敬对乐山语重心长的说道,“少林虽然达摩祖庭,现在却无人专心修佛,我要去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华佛教的释源和祖庭。难怪圆敬要离开少林来到这里,只是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寺中。

来到白马寺,只见整间寺庙已经残破不堪,几座大殿的主体建筑都已经坍塌,看来受到战火的破坏还是非常严重。

乐山拉住一位小和尚询问寺中是否有一位法号圆敬的和尚,得到的答复竟然是肯定的。乐山喜出望外,跟着小和尚的指引,来到了首座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