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青羊宫(第2页)
只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可以忘却了一切,生命就是这么奇妙,爱上一个人,改变一生的命运,可能就在一霎那之间。也许是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一个人,让他可以逃避所有的责任,毫无负担的做回自己,所以对这段感情,他更胜于我的投入和疯狂。
四月,正是春潮涌动的季节,江水虽寒,我们的心却是暖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没错,所以才有了你。
我们相守了一年,他回了青城,因为他的师傅仙逝,掌门的位置等着他去接掌,他答应会回来接我,是我们。
信来了,他没有来。
他说受朋友的重托,要去办一件大事,事毕方回。于是我等,因为我知道他不是个始乱终弃的人。
果然,不久之后,他派人把我接到了成都。
起初他把我安排在了一家农户,我终于见到了他。他第一次抱着你,笑得像个孩子,可是很快他的笑容被一层阴霾笼罩。他说参与的那件大事让他无法和我们相守在一起,而且他所承担的一些秘密不但不可告人,还会牵连身边的人陷入不幸,所以他不能让人知道我们的关系。我相信他,我愿意听他的安排,或者说我已经别无选择。
后来,在你大了一点,他便让道友殷虚接我们到青羊宫居住。虽然换成了道姑和侍童的身份让我无法用一个母亲的方式去爱你,但是能够看着你在我的身边一天天的成长,我已经心满意足。
直到,前两日殷墟来告诉我,你阿爷死了,是被一个叫龙梦云的人杀死的,你要记住这个名字。
知道他走了的那一刻,我终于轻松了,我知道他也一定轻松了。我们终于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在一起,虽然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我的身体在当年与你阿爷对剑之时被他的剑气所伤,后又被江水刺激创口伤了元气,所以每到冬日,就会犯旧疾。今年我知道,你阿爷带给我的伤痛终于要结束了,他在等我。
“乐山。”王静风讲述着整个故事,时而微笑、时而哽咽,说到最后已经暗泣伴随着咳喘难以成声,握着乐山的手微微颤抖。
“娘!”李乐山扑通一声跪倒,娘俩报头痛哭。
“为娘对不起你。”王静风摸着乐山的头,没有想到相认的一天就是永诀的一日。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位道长会来青羊宫找观主论道,那人便是我阿爷?”
“没错,他是以论道的名义来看望我们,你也见过他的。”
乐山努力在脑海中回忆这位道长的样子,却无论如何都记不清楚。
“为娘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的,有几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阿娘……”
“娘不能陪你,但又不放心你,往后有两条路给你选,你坐下来好好听着。”
“是。”
“你有点武功底子,对吗?”
“是,阿娘。”乐山垂下了头,因为王道姑一直不让他习武,他只是偷看道观里的师兄弟练功的时候学了一点。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不让你练武嘛?”
“原本不明白,现在有些明白了。”乐山似懂非懂的猜测道,“因为江湖险恶,你不希望我像阿爷和您一样,经历太多。”
“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王静风略带安慰的看着乐山道,“我们希望你能过上简单、平静的生活。”
“不过现在你阿爷和我都离开了,没有人能够保护你,以后只能靠你自己了,有点武功底子我更放心一点。”王静风咳嗽的愈发厉害了。
“阿娘,您会没事的。”
“你别打断我,好好听我说。”
乐山不敢说话,眼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
“殷虚是一个势利之人,虽然表面上和你阿爷称兄道弟,但你阿爷一去,他必然将你逐出青羊宫。”王静风丛枕头底下摸出一本书递给了乐山,继续说道,“我这里有一本剑谱,是你阿爷留下的《青城十三剑》。这是你阿爷毕生的心血,我希望你留着它,如果你用心练,以后即便当个看家护院的,到也足以谋生。再娶个媳妇,过上普通人的日子我也就安心了。不过你要答应我,不能用它行走江湖,更不能去为你阿爷报仇。”
“为什么?娘。”乐山接过剑谱,虽然不知道这剑法有多厉害,但杀父之仇又岂能不报。
“你经验尚浅,又没有人指点你武功,即使凭着你阿爷的剑谱,在江湖上也会吃大亏。况且凭你阿爷的武功,都死在龙梦云手上,你更不能去找他报仇。”
“可是,阿爷怎能就这么枉死!”
“如果你一定要报仇,那么就是第二条路。你去嵩山少林寺,去学易筋经和洗髓经,如果你有悟性的话,凭借这两种深奥内功的底子,再配合你阿爷的剑法,或许还能在武林上站稳脚跟。到时候你报仇也好,不报仇也罢,只要你能自保,我才死的瞑目,你明白了嘛?”
“我知道了,娘。”
“路怎么走,你自己选,但我有两句话你一定记劳。”
“嗯。”
“一定不要和任何人说起你是李青城的儿子,会引来杀身之祸,你只要心里记住他是你阿爷就可以了。”
“孩儿记下了!”
“还有,你都要记住,命运的安排,远远超过你当下的认知。将来无论遇到什么事,切莫得意忘形,也不可自暴自弃。”
“我知道了,娘。”乐山虽然没有听懂,但还是牢牢的记下了。
“这玉佩,是你阿爷留给你的,他原本让我在你冠礼之时再交给你,如今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你现在就戴上吧。”
王静风从怀中拿出一块玉佩,和乐山的拳头般大小,通体血红,雕刻精美。看见乐山戴上的那一刻,王静风凄美的人生就这么结束了。
乐山抱着母亲的尸体放声大哭,脑海里尽是这些年王静风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和悉心照顾。乐山一直都觉得王静风对自己特别的好,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默默奉献。
果然不出王静风所料,她刚刚过世不久,殷虚就将李乐山赶出了青羊宫。这一次李乐山没有哭,朝着山上道观的方向拜了三拜,带着母亲留下的一些散碎钱两,毅然绝然地离开了青羊宫,他要去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