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暗潮终现(第2页)
这个数字在张副县长的账本里出现过三次,每次都跟着“转运’的字样。
小周刚要回话,手机就响了,是考古队队长打来的。
她开了免提,听筒里传来铁锹铲土的脆响:“李书记!找到了!老井果然有问题!张大爷说这丛粉月季去年突然冒出来的,石板掀开后下面是混凝土浇筑的隧道口,钢筋标号和高速路的劣质钢筋一模一样!”
我的心猛地一沉,果然和高速路偷工减料的事串上了。 “更关键的是,”队长的声音带着哽咽,“隧道入口三米处发现了骸骨,旁边压着个生锈的钢笔帽,刻着'林砚'两个字!还有半张被泥土浸烂的高速路检测报告,上面的钢筋数据和老主任当年举报的完全对得上!”
小周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砸在卷宗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我盯着日记里林砚举着奥特曼卡片的照片,少年笑得灿烂,卡片边角的磨损在照片里清晰可见——想必是他被推上卡车时,死死攥着卡片,连塑料壳都磨花了。
那些他们以为能被泥土掩盖的真相,终究被少年用生命攥在了手里。
“让法医仔细检查骸骨,’我深吸一口气,指尖在报告上划出最终的证据链:资金流水→张副县长表亲→隧道运输→骸骨与检测报告→王书记、张副县长主谋,每个环节都扣着铁证,“把赵刚的通话记录、行车记录仪片段、银行监控和骸骨发现报告整理成卷,直接报市纪委,确保证据安全。”
小周用力点头,抹了把眼泪开始整理材料。
晨光透过窗棂照在她忙碌的背影上,马尾辫上的银杏叶轻轻晃动,像林婧和林砚在说“我们做到了”。
我翻开审计报告最后一页,小周用红笔写了行字:“所有跨越界线的脚印,都会被土地记住。”
字迹稚嫩却坚定,像极了当年老书记教我写“行止有界”时的认真。
窗外的梨花还在落,但风里已经有了麦香——那是罪恶被清剿后,土地新生的味道。
我知道这场坚守终于要迎来终点,那些被界线守护的正义,终将像这春日的阳光,穿透所有黑暗,照亮每一寸被辜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