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页)
因为时间比较紧,她只是稍稍活动了一遍手脚,就开始回去帮忙做糯米糍了。
万妈起得比她早,已经用香油和蜂蜡放一起蒸融化了。这是做糯米糍的必备辅料,防粘用的。
一会他们要用手去揪粉团,捏粉团。沾一点这个在手手掌心上涂匀,可以防止糯米团粘在手上。
万妈揭开覆盖在粉团面上的纱布。
原本白色的糯米,加上红艳艳的木鼈果,就变成了浅红色。如果再淡一点,就是冒泡的粉红色了。不只味道上升,颜值也高了不少。
煮熟的粉团经过一夜的放置,虽然有湿纱布盖着,但表面上仍然起了一层薄薄的硬壳。万妈在把它一点点剥下来。先剥一半,另一半就先留着,免得来不及做又干了。
万家安和骆元森,还有两位小弟弟,全部都起来了。
等他们洗了手,沾上蜂蜡和香油,万海潮就教他们怎么揪粉团,揪多大。
她看着他们每人揪下来一两块,然后搓圆,检查过了大小,觉得合格了,就不再管他们。
拿出万妈昨天中午就舂好的芝麻馅和花生馅,用男孩子们揪下来的粉团做皮,万海潮就和万妈一起包糍粑。
早餐是万爸煮的。他们这群做糍粑的人,等万爸做好了早餐,天已经大亮了,才把全部的糯米粉团包完。
万妈把要准备拿去娘家的先收起来。
等把准备留给自家吃的,还有分给这边的叔叔伯伯家的,这些也全部都做好了。还剩下一些粉团,他们这些小孩就可以随便发挥了。
比如有喜欢做小鸟的,有喜欢做坦克的,都可以随便捏。
万海潮特意做了一些像汤圆那么大个的。里面的馅填得满满的,可以两口就吃完一个。除了自己吃,还留着一些准备带去学校。
吃完早饭之后,万妈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给万海潮的外公的衣服她已经买好了,现在做好了糯米糍粑,等一下经过市集的时候,买上两斤肉就可以了。
万海潮说道:“妈,你再抓一只大阉鸡去,如果舅妈不杀鸡来招待你的话,你就别在他们家吃午饭了,直接回来。”
万妈瞪她一眼,“这是什么话?”她就算不给嫂子面子,也要给父亲和大哥面子。
万海潮也就是说说,看到万妈的眼神,转身去找蛇皮袋抓鸡了。
万妈学会了开摩托车,回娘家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
万海潮把抓来的鸡递给万妈,万妈把它绑在摩托车尾上,一打着摩托车的火,“呼”就走了。
万海潮和弟弟把该分的糍粑都分出去了。
回到家,万海潮准备去做放牛。
除了这个,她现在也没别的活可干了。
今年家里的辣椒种得不多,就屋子旁边的两亩地。已经开始挂果了,但还不能摘。万妈把那些地整得干干净净的,一棵草都看不见。
家里没养鹅了,鸡鸭养得也不多,那个不需要人工看。
万家安和骆元森也是没事可干,听说万海潮要去放牛,回屋拿了随身听装口袋里,就等着她出发。
万海潮看他们这副优哉游哉的样子,自己忍不住也回去拿了随身听出来。
三个人放一头牛,怎么看都很滑稽。
万海潮想了想,又把那捆拴牛的缰绳带上。
出到外面,找到一块青草比较茂盛的,而且没有被其他牛啃过的地方,万海潮就散开缰绳,把它和牛笼头上的那一根连接好,再把连着另一头缰绳的木橛子按进土里,怕不牢固,还找了一块石头敲了敲。
确保牛不会挣脱缰绳跑掉之后,万海潮就带着万家安和骆元森去周围的池塘边的水草滩和小水沟里找漏网之鱼。
找了好几处,里面都有一些鱼,但不大,万海潮伸出自己的手掌对比了一下,觉得可能就她的两三指大。再看到那些浑浊的水,果断放弃回去拿网捕捞的想法。
这些都是淡水的,万海潮担心在这么浑浊的水里养的,这些鱼的土腥味肯定大。
淡水不行,就看看咸的。
海里她是不想去了。那次台风虽然过去了几个月,但留下的那些阴影还在。
万海潮现在是半步都不想踏进那个海里了。其实这一次的影响没那么大,主要是她想起了上一世的情景。
不过靠近海边有一大片好几十亩的盐场,是附近村子的人开的。盐场的北面和西面各有一条一米多两米宽的水沟。想到那里可能会一些咸鱼海虾什么的,万海潮决定去碰碰运气。
自从那场台风之后,她就没有再吃过新鲜的海产了。虽然莲姑父送来的那些咸鱼干很好吃,但还是想找一些新鲜的换换口味。
那两条水沟和外面的海不相通,这几个月的海水影响不了它们,但那里面就算有鱼虾,也可能不大。
只要是咸水的,干净的,有就行,万海潮现在已经不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