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村夫 作品

第204章 跨国迷局:匠心传承的危局与新生

非洲传承中心胜诉的捷报还在,新的危机已如大西洋的飓风般席卷而来。陈默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前驻足,“青焰非遗数据库”的宣传影像在霓虹中闪烁,可手机里却不断弹出警示消息——欧洲某文化巨头“艺界集团”正式对“青焰”提起诉讼,指控其数字孪生技术侵犯专利,索赔金额高达五千万欧元。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林叙的怒吼从越洋电话里传来,背景音里夹杂着键盘敲击声,“我们的算法是基于传统工艺的动态模拟,和他们的静态建模技术完全不同!”但舆论的天平早已倾斜,欧洲主流媒体用“东方企业窃取西方智慧”的标题,将“青焰”推上风口浪尖。

老街的陶艺教室也不再安宁。王秀兰戴着老花镜,颤巍巍地给文化稽查队解释:“这教室是祖上传下来的老宅,怎么就成违建了?”可对方甩出文件,手指重重戳在“消防通道不达标”的条款上。门外,几个举着摄像机的记者围堵上来,镜头怼到老人面前:“王奶奶,听说‘青焰’靠非遗圈钱,您怎么看?”

小雯在非洲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电话时,正蹲在陶窑旁调试火候。听筒里的声音带着责备:“陈太太,孩子最近上课总走神,作文里写满了‘想爸爸妈妈’。再这样下去,建议办理休学。”她望着窑炉里跳动的火苗,突然想起出发前女儿攥着她衣角说:“妈妈别走,我的书包带又断了。”滚烫的泪水砸在陶坯上,留下深色的痕迹。

沈野的摩托车队最近跑遍了半个城。他们在废品站找到被丢弃的举报信原件,信纸边缘还沾着墨水手印;在网吧调出ip地址的登录记录,发现恶意投诉都来自同一台电脑。“肯定是熟人干的!”沈野把烟头碾在地上,防风镜后的眼睛透着狠劲,“老子就是翻遍全城,也要把这只老鼠揪出来!”

公司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李总翘着二郎腿,面前摆着“艺界集团”抛来的橄榄枝——只要“青焰”同意并购,所有诉讼立即撤销,还能分得欧洲市场的一杯羹。“小陈啊,”他把玩着钢笔,“人家开的条件够意思,别敬酒不吃吃罚酒。”陈默盯着墙上“守艺”的匾额,父亲留下的刻刀在掌心磨出温热,“想让我卖掉祖宗的手艺?除非我死!”

那段时间,陈默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白天要应对跨国律师团的唇枪舌剑,翻译软件的提示音此起彼伏;深夜和小雯视频时,看着她日益消瘦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下。有次太累在办公室睡着,梦里全是女儿哭泣的声音,惊醒时发现手机屏幕亮着,是孩子发来的语音:“爸爸,我的书包……还没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