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村夫 作品

第140章 国潮迷局:非遗工艺的生死对决(第2页)

“家人们,今天咱们不聊生意!”苏婉晴站在古色古香的戏台上,身后是百位身着传统服饰的非遗传承人,“看看这些老手艺,它们是五千年文明的活化石,现在却有人披着国潮的皮来窃取、来诋毁!”她举起祖传的腌菜木勺,“这把勺子传了八代人,见证过盛世繁华,也熬过艰难岁月,岂是几句抄袭就能替代的?”

直播画面实时切换到全球各地。巴黎时装周场外,华人留学生穿着绣有“非遗守护”字样的汉服,举着福顺里咸菜罐子抗议;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突然被林叙黑入播放该国际品牌生产车间脏乱差的画面;东京街头,老华侨们现场演示真正的古法腌菜,与该品牌的“国潮”产品形成鲜明对比。

国际巨头狗急跳墙,雇佣的“文化学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企图狡辩。就在此时,林叙再次出手,将该品牌收买网红、操控舆论的聊天记录投屏到现场大屏幕。更劲爆的是,一名前员工突然现身,揭露他们所谓的“国潮工艺”不过是用化学添加剂勾兑。

真正的决战在国际非遗文化论坛。苏婉晴身着苏绣旗袍,手持刻满家族传承印记的腌菜坛,走上演讲台。大屏幕上,福顺里老人们腌菜的匠心过程,与该国际品牌抄袭、造假的证据交替播放。“他们以为换个包装、请几个明星,就能偷走我们的文化?”她举起张阿姨连夜赶制的“文化利剑”剪纸,“非遗的魂,在匠人的指尖,在岁月的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当有记者质疑传统工艺的商业价值时,苏婉晴身后的屏幕切换成实时数据——全国百家非遗店铺因福顺里发起的“守护传统”活动销量暴涨,海外订单如雪花般飞来。更令人振奋的是,众多国内企业宣布加入非遗保护联盟,共同抵制文化抄袭。

当晚,福顺里被喜庆的灯火照亮。沈野的机车队载着各地送来的贺礼,车斗里“煤球”戴着特制的“文化战士”头盔威风凛凛;江远的摄像机记录着非遗传承人们携手欢笑的场景;林叙调试着新开发的“非遗防伪系统”,让每一件传统手工艺品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

苏婉晴咬开最后一颗茉莉味硬糖,清甜的香气混着胡同里的烟火气在口中散开。她对着直播镜头举起咸菜坛子:“家人们,文化的较量永不停歇,但只要我们守住本心,传承匠心,任何抄袭与抹黑都击不垮我们!在福顺里,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

夜空中,烟花与鸽哨齐飞,打赏的特效如银河倾泻。这场惊心动魄的文化正名战,让世界看到:真正的国潮,从来不是资本的抄袭游戏,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自信。而福顺里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着守护与传承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