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国潮迷局:非遗工艺的生死对决
福顺里的烟火气还萦绕在四合院的飞檐斗拱间,苏婉晴摩挲着“非遗守护人”的烫金证书,手机屏幕突然被刺眼的推送点亮。某国际食品巨头旗下的“新国潮”品牌官宣视频里,身着汉服的模特捧着青花瓷坛,坛身却印着洋文logo,广告词傲慢刺耳:“改良东方美学,重塑传统风味。”评论区瞬间涌入大量水军,“传统工艺早该淘汰”“洋品牌才懂国潮”的言论甚嚣尘上。
“偷梁换柱!”沈野的机车皮衣擦过门框,带起一串火星,“连我们福顺里的老缸造型都抄袭,简直欺人太甚!”李大爷气得三弦琴琴弦崩断,茶缸里的茶叶水泼了满桌:“他们用防腐剂兑出来的腌菜,也配叫东方风味?”
苏婉晴咬开焦糖味棒棒糖,甜腻的滋味混着怒意涌上心头。江远连夜整理的资料触目惊心:该品牌不仅盗用福顺里的包装设计,还注册了数十个与传统工艺相关的商标。更致命的是,他们推出“国潮体验官”活动,邀请流量明星站台,将工业化生产的腌菜包装成“非遗传承”。
胡同口再次响起轰鸣,这次是挂着“商标局核查”标识的车辆。西装革履的核查人员出示文件,语气冰冷:“接到举报,福顺里涉嫌商标侵权。”苏婉晴冷笑一声,甩出厚厚的证据链——祖传的腌菜模具、民国时期的店铺地契,还有该国际品牌抄袭的设计原稿时间戳。
然而,舆论的风暴比想象中更凶猛。次日,“传统工艺阻碍国潮发展”“非遗认证该重新审核”等话题霸占热搜。营销号发布对比视频,一边是国际品牌光鲜亮丽的“国潮”生产线,一边是福顺里老人佝偻着背腌菜的画面,配文“落后工艺终将被时代淘汰”。更有甚者,伪造出“非遗传承人联名抵制福顺里”的虚假公告。
“这是要把我们的根挖断!”林叙的手指在键盘上疯狂敲击,额头青筋暴起,“他们买通了网络平台算法,所有辟谣视频刚发布就被限流,海外社交账号也全被封禁。”监控画面里,震天响带着人在各国唐人街张贴诋毁福顺里的海报。
深夜的四合院,月光透过槐树洒下斑驳光影。苏婉晴铺开布满岁月痕迹的族谱,指尖抚过先辈腌菜的手绘图:“老祖宗传下来的,不只是手艺,更是刻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她突然起身,眼神锐利如鹰:“沈野,召集全国机车俱乐部;江远,联系非遗传承人联盟;林叙——黑进他们的宣传系统,这次,我们要打一场文化正名战!”
七十二小时后,福顺里化作非遗文化的战场。沈野改装的机车队插满绣着“正本清源”的红旗,车载大喇叭循环播放着传统腌菜工艺科普;张阿姨带领全国剪纸大师,现场创作“非遗不容亵渎”系列巨作;李大爷联合民间艺人,用评书、快板、大鼓等形式讲述传统工艺的前世今生。最震撼的是赵大爷训练的千羽鸽群,尾羽系着的不仅是科普纸条,还有全国各地非遗传承人的联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