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80章 华夏集团的内部震动

深秋的京城,凉意已深。

华夏电机集团总部,顶层的大型会议室内,气氛比窗外的天气还要冰冷。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一页关于集团第三季度财务状况的报告,像一份早已写好的判决书,无情地展示着每一个惨淡的数字。

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七十,断崖式下跌至不足百分之三十。

利润率,首次出现负数。

而屏幕的另一侧,作为对比,一个名为“红星电气”的上市公司,其k线图如同一把刺眼的利剑,直插云霄,市值已经达到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需要仰望的高度。

主位上,华夏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卫民,这位在华国电机行业叱咤了半辈子的老人,脸色灰败,双手扶着额头,一言不发。他身边的几位副总,也都低着头,不敢去看那刺眼的红色k线和代表着自家亏损的绿色数字。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个小时,但整个会场,除了财务总监那干涩的汇报声,就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都感觉有一座无形的大山,正死死地压在自己的胸口,让人喘不过气。

“……以上,就是集团第三季度的财务概况。”财务总监艰难地念完最后一个字,推了推眼镜,默默地坐了下去。

马卫民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球布满血丝。他环视了一圈会议室里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声音沙哑地开口:“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没人说话。

能有什么想法?兵败如山倒。从那场“国之重器”的竞标会开始,他们就一路溃败。技术上的代差,不是靠精神和资历能够弥补的。他们引以为傲的成熟和可靠,在红星那种划时代的产品面前,不堪一击。

“怎么,都哑巴了?”马卫民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无力的愤怒,“当初是谁告诉我,红星只是个靠投机取巧的地方小厂,经不起风浪?现在呢?风浪没来,我们自己就要翻船了!”

依旧是沉默。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马卫民的秘书脸色古怪地走了进来,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只见马卫民的脸色瞬间从灰败转为惊愕,随即是不可置信的铁青。他猛地站了起来,死死地盯着秘书,像是在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让他们……进来。”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走在最前面的,是方健。华夏集团最年轻的总工程师,也是集团内部公认的、最有才华和潜力的技术领军人。竞标会之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沉默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

而在他身后,跟着的是十几名同样年轻,却都是各个核心实验室与研发部门技术骨干的中青年工程师。他们是华夏集团未来的希望,是马卫民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称赞过的“人才梯队”。

此刻,他们站在一起,表情平静而决绝。

“方健,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一名副总厉声喝道,他显然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方健没有理会他,只是径直走到会议桌前,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轻轻地放在了桌子的正中央,推到了马卫民的面前。

“马总,各位领导。”方健的语气很平静,不带一丝情绪,“我们是来辞职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如果说之前的财务报告是钝刀子割肉,那这封集体的辞职信,就是一把直接捅向华夏集团心脏的匕首。

“辞职?你们疯了吗!”

“集团培养了你们这么多年,你们就是这么回报集团的?”

“方健!你这是在造反!”

呵斥声、质问声此起彼伏。

马卫民挥手制止了所有的嘈杂。他死死地盯着方健,一字一顿地问:“给我一个理由。”

方健迎着他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说道:“理由很简单。我们是工程师,我们的理想是造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机器。但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希望。”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丝:“在竞标会上,我们看到了红星的永磁同步电机,看到了他们的行星减速器。我们看到了差距,看到了未来。我们曾经以为,回来之后,集团会知耻而后勇,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会给我们一个追赶的机会。”

他的话语中,透出一股深深的失望。

“但是没有。我们看到的,还是冗长的会议,是论资排辈,是为了保住位置而互相推诿。我们提交的新技术预研方案,被压在抽屉里,得到的批复是‘不成熟、风险高’。而我们最宝贵的时间,就在这无休止的内耗中,一点点被浪费掉。”

“马总,”方健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高管,“我们不想再等了。我们这一代工程师的黄金年龄,等不起。这个时代,也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