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芯片之路,荆棘与荣光!(第2页)
“su的工作站和惠普、泰克的测试仪器,情况稍好一些,但也需要走严格的出口流程。最关键的是,我打听到,这些公司内部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卖给中国的设备,通常都是比欧美市场落后一到两代的‘阉割版’。我们清单上要的spArCstatio20系列,是他们最新的旗舰,想原封不动地买回来,难度极大。”
魏东亭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在计算所时,就没少吃这种亏。花着宝贵的外汇,买回来的却总是别人淘汰的、或者功能受限的二手货,那种屈辱感,每一个经历过的中国科研人员都刻入骨髓!
“董事长,常规渠道,恐怕走不通。”高远的声音顿了顿,压低了声线,“我动用了一些私人关系,联系上了一个在硅谷和德州能量很大的人物,代号‘老k’。他告诉我,只要钱到位,没有他搞不定的东西。无论是禁运的edA软件,还是最顶尖的工作站,他都能通过‘特殊渠道’给我们弄到手,保证是原厂正品。”
“代价呢?“秦奋问道。
“价格上浮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全款预付,不走任何正规合同,出了问题,他们概不负责。而且,交货地点在巴拿马或者新加坡的公海。”高远的声音里透出一股浓浓的风险气息。
这是一场豪赌!
一旦钱付过去,对方卷款跑路,这上千万美元的资金就打了水漂。即便对方有信誉,在公海交货,如何安全地将这些精密仪器运回国内,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魏东亭和楚云飞都看向秦奋,等待着他的决断。这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畴,是战略和胆识的较量。
“告诉‘老k’。”秦奋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接受他的条件。第一批,一千万美元,由你全权负责。我要你用最快的速度,把Cadece的全家桶和二十台顶配的spArCstatio20给我运回来!钱不够,随时追加!告诉他,这只是开胃菜,只要他能持续稳定地供货,远风未来每年在设备上的采购,是数以亿计的美元!”
“明白!”高远没有丝毫质疑,立刻领命。
挂断电话,套房里依旧安静,但气氛已经截然不同。
魏东亭和楚云飞看着秦奋,眼神中除了震惊,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钦佩。这种魄力,这种杀伐决断,根本不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像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
“秦董……这……风险太大了。”魏东亭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我们做的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秦奋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车水马龙,“我们没有任何退路。这条芯片之路,注定铺满了荆棘,每一步都是在悬崖上跳舞。但只要我们走过去,路的尽头,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荣光!”
“没有edA,云飞的软件团队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工作站,你们的电路设计图就只能停留在纸上。兵马未动,粮草必须先行!这笔钱,我们必须花!这个险,我们必须冒!”
他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魏东亭和楚云飞的心上,将他们心中最后一丝的疑虑和彷徨,敲得粉碎。
是啊,跟整个计划的宏伟和艰难相比,这点风险又算得了什么?
“我明白了!”魏东亭猛地站起来,红着眼睛说道,“秦董,你放心!‘扫街’我继续扫,但同时,我启动‘归雁’计划的备案!我这就去联系我在加州理工的老同学,让他帮我联络那些在itel、摩托罗拉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国内请不来,我就去国外挖!他们有顾虑,我就亲自飞到美国去跟他们谈!我就不信,这世界上没有愿意为了这份理想,回家报国的热血男儿!”
“我这边也是!”楚云飞也站了起来,清瘦的身体挺得笔直,“我马上去清华和北大,从大一开始,一个一个地谈!我要建一个‘普罗米修斯’预备班,用远风的项目和资源,提前培养我们的软件核心力量!等设备一到,他们就能立刻上手!”
看着眼前这两位被彻底点燃的悍将,秦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支铁军的雏形,正在形成。
三天后。
中关村南边,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的四层,一千二百平米的空间被整个租了下来。
“远风微电子技术(Bj)有限公司”的牌子,被魏东亭亲手挂在了满是灰尘的玻璃门上。
没有鲜花,没有剪彩,甚至没有鞭炮。
办公室里空空荡荡,只有秦奋、魏东亭、楚云飞,以及魏东亭用一天时间“忽悠”来的、原计算所他手下的两个得意门生,和楚云飞从清华带来的三个眼神清澈、充满好奇的大二学生。
总共八个人。
这就是“普罗米修斯”计划的全部家当。
秦奋站在空旷的办公室中央,脚下是还没来得及清理的水泥地,头顶是裸露的电线和管道。
他环视着众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激动、迷茫和期待的复杂神情。
“欢迎大家,来到梦想开始的地方。”秦奋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响,清晰而有力。
“我知道,这里现在什么都没有,很寒酸。但我向你们保证,不出三个月,这里将会摆满全世界最先进的工作站和测试仪器。不出半年,我们将在这里,设计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控制芯片!”
“这条路,会很苦,会很难,会充满无数的失败和挑战。这将会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眼中的火焰比任何时候都要炽热。
“但同时,这也将是一条通往无上荣光的道路!几十年后,当你们回首今天,可以骄傲地对自己的子孙说,华夏的芯片长城,是我,亲手砌下了第一块砖!”
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的胸膛都在剧烈地起伏,每个人的血液都在加速奔流。
窗外的阳光透过蒙着灰尘的窗户照射进来,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光影之中,八个身影,仿佛八颗火种,安静地站立着,却蕴含着即将燎原的,磅礴的力量。
芯片之路,从此开启。
荆棘与荣光,同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