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47章 大哥大,身份的象征!

秦奋在凤栖产业园的日子,过得比在上海时还要忙碌和充实。他仿佛一块不知疲倦的海绵,将自己全身心浸泡在工厂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白天,他要么扎在生产制造中心,与孙国华和一线的老师傅们一起,为新下线的电饭煲生产线解决磨合期出现的各种工艺难题;要么就泡在技术研发中心,和李大柱、张巧玲他们,逐一审阅现有产品的升级方案和未来产品的技术储备路线图。

晚上,他则会召集王奎山、刘栓柱等所有凤栖基地的核心管理层,在集团新落成的夜校教室里,亲自给他们上课。

他讲的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结合远风集团的实际,将上海团队带回来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掰开了、揉碎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一点一滴地灌输给这些从泥土里成长起来的干部们。

从“成本控制”到“全面质量管理”,从“供应链安全”到“企业文化建设”,每一堂课,都让这些老将们眼界大开,如饥似渴。他们开始明白,管理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光有一腔热血和埋头苦干的狠劲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思维。

整个凤栖基地,在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和实践中,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一种严谨、高效、着眼于未来的专业氛围,正在逐渐取代过去那种粗放的、凭经验办事的作坊式风格。

这天下午,秦奋正在技术研发中心的材料实验室里,和李大柱、赵援朝等人,围着一台新从德国进口的“差示扫描量热仪”讨论着什么。这台价值近十万美元的精密设备,是远风用来分析高分子材料热性能的宝贝,能够精准测定材料的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度等关键参数。

“hs-5的配方还需要微调,”秦奋指着电脑屏幕上一条刚刚生成的、平滑的dsC曲线,对李大柱说道,“你看这个结晶峰,虽然很尖锐,说明结晶速度快,有利于缩短注塑周期。但是在峰前有一个不明显的小肩峰,这说明材料在结晶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晶型或者不完美的晶体结构。这在极限工况下,可能会成为应力集中点,影响产品的长期耐用性。”

李大柱和赵援朝等人凑过来看了半天,脸上都露出钦佩的神色。这种细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瑕疵,如果不是秦奋指出来,他们可能就当成正常的实验误差放过去了。

“董事长,那您的意思是?”李大柱问道。

“调整三号助剂的比例,减少0.2%,同时将加工温度提高五摄氏度再试一次。我推测这样可以诱导晶体更趋向于完美的α晶型,消除这个隐患。”秦奋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解决方案,那份自信和精准,源于他脑海中远超这个时代的庞大知识库。

正当李大柱准备安排人手进行新一轮实验时,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杨明,抱着一个硕大的黑色皮箱,脚步匆匆地找了过来。他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激动和好奇的古怪神色。

“董事长,上海那边派专车送来的,说是高总给您配的‘移动指挥终端’!”杨明小心翼翼地将皮箱放在实验台上,仿佛里面装着的是什么绝世珍宝。

“移动指挥终端?”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被这个新潮的名词吸引了过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秦奋看到那个熟悉的皮箱,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知道,高远他们的动作很快。

他走上前,亲自打开了皮箱的搭扣。

“嘶——”

当皮箱打开,露出里面静静躺着的那个黑色“砖头”时,周围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那是一台崭新的摩托罗拉8800x模拟移动电话。

黑色的机身,厚重如砖,棱角分明。一根又粗又长的黑色天线高高耸立,充满了力量感和科技感。在九二年,这东西绝对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是普通人只能在香港电影里才能窥见一二的“神器”。

“乖乖……这就是电话?”刘栓柱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他瞪大了眼睛,围着那台“大哥大”转了两圈,想伸手摸又不敢摸,“这玩意儿……能打电话?不用线?也不用摇的?”

他的问题,问出了在场所有凤-栖-土-著的心声。在他们的认知里,电话就是办公室里那台需要手摇才能接通总机的老式电话机。这个能随身携带的“砖头”,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高总在信里说,这台机器加上入网费,一共花了三万五千块钱。”杨明在一旁低声补充道,声音里透着一股震撼,“而且,打电话一分钟要六毛钱,接电话也要四毛……”

“多少?!”孙国华的大嗓门响了起来,他一把挤开刘栓柱,眼睛瞪得像铜铃,“三万五!”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在实验室里炸开了锅。

三万五千块!

在九二年,凤栖县城里一套位置最好的三居室,也不过两万出头。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多块钱。

这一个黑不溜秋的“砖头”,竟然顶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不吃不喝干上二十多年的全部收入!

“董事长,这……这也太奢侈了吧?”财务科长老王也闻讯赶来,他心疼得直咧嘴,“三万五,都能买一台咱们国产最好的中型注塑机了!就为了打个电话,犯得着花这么多钱吗?”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奋身上,眼神里充满了不解。他们刚刚被董事长“实业为本,勤俭建厂”的思想洗礼过,转眼间,董事长自己就搞了这么一个“天价玩具”,这让他们实在有些想不通。

秦奋没有急着解释,他将大哥大从皮箱里拿了出来,沉甸甸的手感让他有种久违的熟悉。他熟练地拉出天线,按下了开机键。

“嗡……”

伴随着一声轻微的电流声,大哥大屏幕上亮起了红色的数字,显示出信号强度。

“王副总,老王,孙总监,”秦奋环视了一圈众人,平静地开口,“你们觉得,这三万五千块,是贵还是便宜?”

“当然贵了!贵上天了!”孙国华想也不想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