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30章 秦奋的决断:目标,上海滩!(第2页)

许久,陆家明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用一种全新的,带着敬畏和惊叹的目光看着王奎山。他知道,能想出这种方案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这份对时代脉搏、对人心、对政策需求的洞察力,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王副总……”陆家明的声音郑重无比,“这份方案,我个人……原则上举双手赞成。但是,它的分量太重了,远远超出了我的职权范围。我必须立刻向我的上级,向管委会的主要领导汇报!”

“理应如此。”王奎山微笑着点点头,“我们远风集团,会静候佳音。”

……

送走王奎山后,陆家明一秒钟都没有耽搁,拿着那份方案,冲向了浦东开发办招商引资处处长黄启元的办公室。

黄启元,年近四十,是开发办的中坚力量,为人沉稳老练,考虑问题向来周全。

“家明,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黄启元扶了扶眼镜,看着闯进来的陆家明,微微皱眉。

“黄处,天大的事!”陆家明将那份方案“啪”地一声放在黄启元的桌上,因为激动,胸口还在剧烈起伏,“您快看看这个!凤栖市的远风集团,给我们送来了一份解决动迁补偿难题的方案!”

“远风集团?”黄启元显然也知道这个名字,他有些好奇地拿起文件夹,“他们能有什么方案?投资建厂?”

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了文件。

仅仅看了两页,黄启元的表情就从好奇,变成了错愕,再到凝重。等他一字不落地读完整份方案,他猛地合上文件夹,抬头看着陆家明,眼神锐利如刀。

“胡闹!”

黄启元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用工业消费品换我们浦东的国有土地?这置国家土地法于何地?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是不是谁家生产了化肥,也能来换地?谁家生产了水泥,也能来换地?那我们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土地出让制度,岂不成了儿戏!”

黄启元的反应,像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陆家明火热的头上。

“可是,黄处……”陆家明急切地想要辩解,“这对我们解决眼下的动迁困局,真的有巨大帮助啊!能为我们省下大笔的现金!”

“省下现金?”黄启元冷哼一声,“家明,你看问题还是太简单了。账,不是这么算的。第一,估值问题。他们说他们的产品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吗?市场价是虚的,里面有多少水分?我们拿真金白银的土地,去换他们成本可能只有售价几分之一的产品,这要是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我们?说我们拿国有资产去换人情,去利益输送!”

“第二,公平性问题。动迁补偿,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政策。我们给这家发了家电,那家没发的怎么办?这个标准怎么定?会不会引发新的矛盾?处理不好,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第三,影响问题。远风集团是第一个,那后面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我们是来者不拒,还是区别对待?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后续的麻烦无穷无尽!我们是在搞开发建设,不是在开菜市场!”

黄启元一连串的问题,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得陆家明哑口无言。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过于兴奋,只看到了这个方案精妙绝伦的一面,却忽略了它在现实操作中,尤其是在政府工作流程中,可能遇到的巨大阻力和风险。

看着陆家明有些泛白的脸色,黄启元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他叹了口气,指了指窗外。

“家明,我知道你是为了工作着急。但是,浦东开发,是国家战略,每一步都必须走得稳,走得正。任何创新,都必须在政策和法规的框架内进行。远风集团这个想法,很大胆,很有想象力,但……也太野了,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规则。这件事,我看就到此为止吧,你回复他们,方案我们心领了,但无法操作。”

“黄处!”陆家明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他咬着牙,用近乎恳求的语气说道:“不能就这么算了!我知道您担心的都有道理,但这个方案的价值也确实是巨大的!它是一把钥匙,一把能解开我们眼下困局,甚至能激活我们整个招商引资局面的金钥匙!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直接把它扔掉啊!”

“我们……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评估小组,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严格的价值评估!我们可以把这个‘家电礼包’作为动迁补偿的选项之一,让老百姓自愿选择,而不是强制发放!我们可以把这次合作定性为一次性的、针对特定困难时期的‘特事特办’,不作为常规政策推广!办法总比困难多啊,黄处!”

陆家明的情绪彻底爆发了,他不想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么从指尖溜走。

黄启元沉默了,他看着自己这个一向沉稳的下属,此刻却激动得满脸通红,据理力争。他知道,陆家明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劳,而是真的看到了这个方案背后的巨大潜力。

他再次拿起那份方案,摩挲着封皮,陷入了沉思。

是啊,风险固然巨大,但收益……同样诱人。如果真能做成,那对于整个浦东的开发进程,其推动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不仅是省下了一笔钱,更是开创了一种政府与企业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这份功劳,这份示范效应,足以让浦东在全国的开发区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名利双收,青史留名。赌输了,可能就要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黑锅。

黄启元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一下,又一下。

最终,他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家明,你说的对。我们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放弃一个可能的机会。”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通知规划局、财政局、土地局的负责人,明天上午九点,到我这里开一个紧急碰头会。议题……就是凤栖远风集团的这份合作方案。”

“是!”陆家明激动地应道,挺直了腰杆。

挂掉电话,黄启元看着陆家明,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连夜把这份方案的利弊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预案,给我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明天会上,你来主讲。记住,机会我给你了,能不能说服那帮老狐狸,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保证完成任务!”陆家明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一场围绕着“电扇换地”的内部风暴,即将在黄浦江畔悄然酝酿。而风暴的源头,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年轻人,对此却仿佛早有预料。

远风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秦奋挂断了王奎山打来的长途电话,脸上露出一抹尽在掌握的微笑。

事情的发展,和他预想的几乎一模一样。

有陆家明这样的锐意进取的年轻干部拍案叫绝,就必然有黄启元那样老成持重的中层领导提出质疑。

这很正常。

如果浦东管委会的人,毫不犹豫地一口就答应下来,那他反而要怀疑对方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了。

真正的博弈,从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