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28章 系统警报:时代机遇,浦东支线任务!(第2页)

巨大的诱惑之下,是“极高”的难度评级。

秦奋的眉头微微皱起。

系统指出的困难一针见血:钱!

芯片项目,就是一台最顶级的碎钞机。林亦然开出的那份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天价的年薪和安家费。在Bj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央研究院,购置最先进的研发设备,哪一项不是以“亿”为单位的投入?

再加上后续晶圆厂的建设,那更是个无底洞。根据他前世的经验,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在九十年代初的投资,动辄就是十亿美金起步!

远风集团家电业务虽然是现金牛,利润丰厚,但面对如此恐怖的“双线作战”资金需求,也显得捉襟见肘。

现在,系统又发布了进军浦东的任务,同样是一个吞金巨兽。九二年的浦东,地价虽然远没有后世那么夸张,但也绝非白菜价。更何况,正如系统所说,盯上这块宝地的人,绝不止他一个。港资、台资、外资,还有国内那些嗅觉灵敏的各路资本,都已闻风而动。想在群狼环伺中抢下500亩核心地块,一场真金白银的血拼在所难免。

钱,钱,钱!

秦奋的手指在窗台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

怎么办?

向银行贷款?芯片项目已经需要巨额贷款,再为浦东地产项目贷款,负债率太高,风险极大。

出售一部分股权融资?远风还未上市,此刻出让股权,代价太大,秦奋绝不愿意。

放缓芯片项目?更不可能!这是远风的命根子,是民族重器,一天都不能耽搁!

似乎,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秦奋的目光再次扫过楼下的产业园,扫过那些源源不断将“远风”牌电风扇、电饭煲运往全国各地的货车。

电风扇……电饭煲……

库存……产品……

浦东……开发……动迁……安置……

一个个零散的词汇在他脑海中不断碰撞、闪现。

突然,一道石破天惊的灵光,如同闪电般劈开了所有的迷雾!

秦奋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嘴角抑制不住地勾起一抹自信而略带“狡黠”的弧度。

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破局之法!

九二年的浦东,最缺的是什么?

是钱,但也不全是钱。对于刚刚起步的开发管委会而言,他们缺钱,但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动迁安置压力,面临着如何让老百姓支持开发、共享发展红利的难题。

而对于那个年代的老百姓而言,什么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现金当然好,但像远风牌电风扇、高档电饭煲这样的紧俏优质工业品,同样是硬通货!是生活品质提升最直观的象征,是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大件”!

如果……

如果自己不跟浦东管委会谈“买地”,而是谈“换地”呢?

用远风集团最畅销、最受欢迎的工业产品,去置换浦东那片最有价值的土地!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便不可遏制地疯狂生长。

对远风而言:

一、解决了现金流的巨大压力,用产品库存这只“下蛋的母鸡”换回了未来会暴涨的金矿。

二、产品的出厂成本远低于市场售价,相当于用极低的真实成本,锁定了未来的天价资产。

三、这是一次绝佳的品牌推广,几十万台“远风”产品进入浦东千家万户,等于做了一次最深入、最持久的活广告!

对浦东管委会而言:

一、节省了宝贵的现金支出,可以用在更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二、将土地这种未来资源,直接转化为了当下的“民生政绩”,用实实在在的家电产品安抚了动迁户,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大大降低了开发阻力。

三、引入了“远风”这样的明星企业,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能起到巨大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这简直是一场完美的“阳谋”,一场双方都无法拒绝的、互利共赢的世纪交易!

“呵呵……”

秦奋低声笑了起来,胸中的郁结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万丈豪情。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副总裁王奎山的办公室。

“王副总,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片刻之后,王奎山推门而入,看到秦奋脸上自信从容的笑容,有些好奇地问道:“秦董,看你这表情,是有什么新的喜事?”

秦奋示意他坐下,递过去一杯茶,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这位见惯了大场面的老同志,手里的茶杯都差点没拿稳。

“王副总,你马上让刘建国和孙国华他们盘点一下,我们电风扇和电饭煲的成品库存,以及未来三个月的最大产能是多少。”

王奎山一愣,下意识地回答:“库存量不小,今年销售火爆,生产线一直在满负荷运转……秦董,您问这个是?”

秦奋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们不用现金去买浦东的地了。”

“我们用电风扇,去换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