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供应链的雏形,秦奋的野望!(第2页)
那种即将尽情挥洒才华的创造欲,让他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
……
徐致远没有参与到任何一个沸腾的讨论圈里,他只是默默地跟在秦奋身后,陪着他在已经寂静下来的园区里缓缓走着。
凌晨的夜风格外清凉,吹散了会议室的燥热,却吹不散徐致远内心的震撼。
“想什么呢?”秦奋忽然开口问道。
“在想……秦董您的布局。”徐致远由衷地说道,“我之前以为,智能排产系统已经是我们管理的极限,是效率革命的终点。可今天我才明白,那仅仅是‘对内’的革命。您今晚提出的全球化供应链,才是‘对外’的延伸,是更高维度的战略。我实在无法想象,您是如何在所有人都为胜利欢呼的时候,看到那个最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的。”
秦奋笑了笑,脚步未停,目光望向远处产业园的轮廓和天边的星辰。
“致远,我们不能只做一台性能优异的机器,更要做一个能够自我进化、与环境共生的生命体。”秦奋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一个工厂,如果只懂得埋头生产,那是机器;只有当它懂得如何去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主动去寻找最优的养分,建立自己的生态网络,它才开始拥有‘生命’的特征。”
“生命体……”徐致远咀嚼着这个词,心头又是一震。
“对。”秦奋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眼神锐利而充满信任,“这个‘生命体’要活下去,活得好,光有强壮的肌肉(生产)、敏锐的感官(国际贸易部)还不够,它必须有一个高效、智慧的‘神经中枢’,来处理所有内外信息,协调所有器官的动作。这个‘神经中枢’,我希望由你来建立。”
徐致远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瞬间明白了秦奋的意思。
“秦董,您的意思是……”
“我要在集团内部,成立一个全新的部门,暂时可以叫做‘供应链管理中心’。”秦奋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中心,不隶属于采购,不隶属于生产,也不隶属于技术,而是直接向我汇报。它的职能,是站在集团全局的高度,统筹我们的‘全球化战略’。”
“它的任务有几个方面。”秦奋伸出手指。
“第一,信息整合。它要成为张巧玲他们‘全球核心供应商数据库’的最终用户和分析者。哪个国家的哪家公司技术最先进,哪家的产能最稳定,哪家的价格有波动,哪家出现了新的替代品……所有信息都要在这里汇总、分析、判断,并形成战略报告。那台iBm电脑,最终要为你服务。”
“第二,风险控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德国的供应商虽好,但万一出现政治、经济波动怎么办?我们要有备用方案。这个中心要负责推动建立我们的‘全球供应商分级体系’,每个关键物料,都必须有至少两家以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合格供应商。一家主流,一家备用。”
“第三,物流优化。从德国买一吨塑料,从日本买一万个元器件,怎么运回来最快、最省钱?走海运还是空运?在国内哪个港口清关?内陆运输怎么走?这些都要进行成本和效率的精算。我要建立一条从海外工厂到我们远风生产线的,最高效、最经济的‘全球物流大动脉’!”
“第四,也是最核心的,战略协同。这个中心要像乐队指挥一样,告诉采购部什么时候该下单,告诉质检部新的来料标准是什么,告诉生产部什么物料即将到港、可以排产,告诉技术部他们梦寐以求的新材料样品已经上路。它要让我们的智能排产系统,真正做到‘运筹帷m幄之中,决胜万里之外’!”
秦奋的每一句话,都像一块块精密的模块,在徐致远眼前构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而复杂的管理体系。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任何一家中国企业的管理认知。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核心!
“这个‘供应链管理中心’的主任,我想请你来担任。”秦奋的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这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位,需要你的智慧、远见和强大的协调能力。你,敢不敢接?”
徐致远的血液,在这一瞬间彻底燃烧了起来。
他终于明白,秦奋不仅给了他一个旁观和学习的机会,更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为他量身打造了一个能将他所有才华彻底释放的舞台!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这是参与并亲手缔造一个商业帝国最核心竞争力的机会!
他挺直了脊梁,重重地点头,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秦董!我……愿意!保证完成任务!”
“很好。”秦奋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摊子,我就交给你了。”
正当这时,远处国际贸易部的办公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秦奋和徐致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只见肖云杰像一阵风似的从办公楼里冲了出来,一边跑一边挥舞着一张纸,朝着秦奋的方向大喊:
“秦董!秦董!回了!德国人回传真了!”
黑夜,仿佛都被这一声呐喊彻底点亮。
片刻之后,秦奋、徐致远、闻讯赶来的孙国华、刘建国、李大柱等人,全都聚集在了国际贸易部的办公室里,围着那张刚刚从传真机里吐出来的、还带着温度的纸。
那是一封格式极为严谨的德文传真,右下角有着清晰的“BAsf”标志。
肖云杰在一旁激动地翻译着:“他们……他们说,很高兴收到来自中国的、远风集团的询价。他们对我们提到的年产量和高端产品应用表示了兴趣。他们附上了一份gp-22型号的详细技术规格书,并且……并且说,他们愿意为我们提供5公斤的免费样品,用于前期评估!他们还附上了一份长达十页的‘潜在合作伙伴资质评估问卷’,希望我们能尽快填写并回传!”
“成了!第一步成了!”张巧玲的拳头紧紧握住,脸上泛着激动的红晕。
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这不仅仅是一份回信,这是来自世界顶级巨头的回应,是对远风集团实力和姿态的初步认可!
然而,在众人的狂喜中,秦奋的目光却落在了那份长达十页的德文问卷上,嘴角勾起了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充满野望的笑意。
样品和采购,仅仅是第一步。
而这份问卷,才是真正的机会。它意味着,对方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了解你,这才是建立“技术绑定”关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