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远风精神,技术员的誓言!(第2页)
赵援朝也推了推眼镜,对林岚笑着说:“林同学,你昨天提到的数据库模型和风险评估矩阵,我彻夜未眠,思考了很久。你的思路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们部门现在就是一张白纸,正好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系统工程部’的第一位核心工程师!”
被委以重任的林岚,小脸通红,用力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新人的激动,老人的热忱,共同的宏伟目标,让这间小小的会议室里,酝酿出一种名为“梦想”的炽热情感。
就在这时,一直锐气十足的徐致远,向前迈出一步,面向秦奋,也面向所有技术中心的同事,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声音洪亮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膛里迸发出来的:
“我,徐致远,关外工业大学毕业生,在此立誓!”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惊讶地看着他。
“我愿将我之所学,穷尽我之所能,献给远风!”
“秦董给予我们的,是超越西门子的目标,是亲手创造历史的机遇!我将以此为毕生荣耀,不畏艰难,不计得失,百折不挠!”
“从今日起,实验室就是我的家,图纸就是我的战场!不造出超越世界顶尖水平的伺服电机,我誓不罢休!”
他的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巨浪!
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新来的大学生,还是厂里的老技术员,无不感到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紧接着,文静内向的林岚也站了出来。她的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我,林岚,金陵大学毕业生,在此立誓!秦董为我们描绘了企业‘中央大脑’的蓝图,我愿成为构建这座大脑的一颗最坚固的神经元!代码为笔,数据为墨,为远风建立全球第一的智能管理体系,燃烧我的全部青春与智慧,此志不渝!”
“我们,愿为此奋斗终身!”
剩下的三名大学生,也齐声高喊,他们的脸上,矜持与傲气早已被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所取代!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李大柱、王小虎这些老员工们眼眶都有些发红。他们或许说不出这么有文采的话,但他们能感受到那种发自肺腑的、纯粹的激情!那是对技术的信仰,是对事业的忠诚!
秦奋静静地看着他们,心中也是波澜壮阔。
他没有想到,自己描绘的蓝图,点燃的不仅仅是理想,更是一种近乎信仰般的力量。
他缓缓上前,环视着每一个人,声音庄重而肃穆:
“好!这,就是我们远风的精神!”
“我们远风,不问出身,不看履历,只看你的才华与梦想!”
“我们远风的精神,就是敢于向世界最强者亮剑的勇气!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决心!就是实业报国,用我们的双手,铸造国之重器的担当!”
“你们今天的誓言,我记下了。远风的功勋柱上,也必将刻下你们的名字!”
“我宣布,‘高性能伺服电机攻关项目组’与‘集团信息系统架构项目组’,今日正式成立!启动资金,各一千万元!人员配置,上不封顶!一切资源,优先供给!”
“轰!”
一千万元!
这个数字,像两枚重磅炸弹,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在这个年代,对于一个项目,这是何等恐怖的投入!这足以说明,秦董不是在开玩笑,他是要倾尽集团之力,去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
没有人再怀疑,没有人再犹豫。
所有技术人员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当天下午,整个技术研发中心就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
“战略投资与海外事业部”的负责人杨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张巧玲,这位精通外语的技术骨干,被他“借”调到了德国考察团的筹备组。杨明甚至拉着王副总,连夜制定出了一个包含技术、商务、法律专家的二十人考察团初步名单,并开始着手办理护照等一系列繁琐的出国手续。他们的第一份收购可行性报告,必须在年底前摆在秦奋的办公桌上,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而另一边,“信息管理与系统工程部”更是已经开始了行动。刚刚上任的负责人赵援朝,拉着林岚和另一位新同事,一头扎进了机房。
他们的第一项工作,并非是编写什么高深的程序,而是拿着纸笔,在李大柱、刘总监等各个部门负责人的协助下,开始梳理远风集团从一颗螺丝钉采购入库,到一台电饭煲打包出厂的全部流程。
“物料编码,必须统一!我们要建立远风自己的物料字典!”
“供应商信息,必须结构化!地址、联系人、供货周期、历史价格波动……全要录入!”
“生产工序,必须标准化!每一道工序的耗时、良品率、设备参数,都要有据可查!”
林岚几乎是以一种亢奋的状态,在白板上疯狂地书写着。她的大脑在高速运转,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数据库蓝图,正在她的笔下,从一个个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具体。
她知道,这是一项枯燥到极致,却又重要到无以复加的基础工作。没有这块基石,任何“全球工业大脑”都只是空中楼阁。
看着这一切,秦奋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