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远风集团,雏鹰展翅!(第2页)
秦奋满意地笑了笑,又看向李总监和赵总监。
“李总监、赵总监,研发中心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秦奋说,“场地设计没问题了,接下来就要看里面‘装什么’和‘谁来装’。”
李总监扶了扶眼鏡:“秦董,研发大楼的设计参考了国际上几个知名研究机构的标准,实验室层高、荷载、防尘、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等等,都预留了最高的规格,完全可以满足未来最苛刻的实验需求。”
“‘谁来装’的问题,招聘工作已经同步推进了。”赵总监进一步汇报,“国内几所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校招已经启动,第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意向也基本确定。光是材料学、微电子、精密机械、自动化控制这几个方向的博士和高级工程师,就有十来个回复了明确意向。他们对我们远风的自主研发理念和您提出的未来规划非常感兴趣。待遇方面…您放心,您指示的‘不设上限’原则,我们灵活掌握,但核心原则是让他们觉得,来远风,不亏待,有平台,有前景。”
“不设上限的前提是,他们能带来与之匹配的价值。”秦奋强调,“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对得起这份投入。薪资结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都务必做到位。我们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赵援朝在旁边插话:“秦董,跟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项目也初步对接了几家。比如浙大的材料学院,我们在高性能高分子方面可以共建一个联合实验室;上海交大的机械系,可以在精密传动和机器人臂方面寻求合作;还有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我们在半导体衬底材料和后端封装测试上有些共同兴趣点…”
“很好,这些都是扎实的基础。”秦奋点头肯定,“合作要真诚,要共赢,更要瞄准最前沿的方向。我们给资金、给应用场景、给市场,他们的优势是基础研究和理论储备。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比我们自己从头摸索要快得多。”
李大柱在一旁憨厚地笑着:“秦董心里想的就是不一样,我们就知道埋头干活。跟着秦董干,这辈子值了!”
秦奋拍了拍李大柱的肩膀:“大柱,你们这些老伙计才是咱们远风的根基。新设备、新人才进来,你们是连接技术和生产的桥梁,是技术的实践者和改良者。以后,你们不光要自己会用,还要带着新同志们一起学,一起超越!”
“我明白!”李大柱挺直了腰板,“我们保证把手艺教会,把标准立起来,让远风出来的东西,件件都是精品!”
秦奋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里尘土飞扬,大型机械轰鸣。那是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现实的起始点。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看到的只是这片土地的冰山一角。”秦奋语气坚定,“但我想让每个人都看到,这片土地上即将拔地而起的,不仅仅是几栋现代化厂房。它将是远风集团的‘心脏’,是跳动着高科技血液、连接全球市场的‘大脑’,是支撑‘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脊梁’。”
他描绘着一幅未来的画面:“几年后,当这里机器轰鸣,人才济济,源源不断的世界一流产品从这里走向全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今天洒下的每一捧土,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
“这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克服无数的技术难关,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秦奋的声音微微提高,充满了昂扬斗志,“但我们远风不惧!因为我们手握核心技术,拥有最坚实的资金储备,得到国家最大的支持,还有无数像你们一样,坚定信念、愿意为之奋斗的伙伴!”
他环顾四周,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远风集团,这只雏鹰,今天正式展开翅膀。它的征途,是更广阔的天空,是星辰大海!”
在一片应声的“是!”和激动的眼神中,秦奋知道,新的篇章,已经彻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