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97章 筹建产业园,宏伟蓝图(第2页)

他的面前摊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供应商信息和潜在合作点。有了钱,他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国内和几个传统的供应商国家,而是真正放眼全球,去编织一张覆盖产业链各环节、具备极强韧性的全球采购网络。这是用钱砸出来的底气,也是用钱买来的安全感。

生产制造中心,孙国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手里的电话刚刚放下。一边是王副总传达的二期扩建的消息,一边是车间里机器永不停歇的轰鸣声。

“二期!太好了!”他忍不住低吼一声,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意味着生产的瓶颈很快就能得到缓解。更大的厂房,更多的自动化设备,更高的效率标准!

“老周,刚接到通知,秦董说生产这边的投入尽管报!咱们之前想上却没钱上的那几条全自动包装线,还有那个能自动检测瑕疵的视觉识别系统,全部给我列清单!”孙国华对身边的生产副总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要最好的!最先进的!钱不是问题!”

周副总同样兴奋,但很快又冷静下来:“老孙,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都需要时间。眼下第一要务还是把眼前这批货保质保量地赶出来。工人兄弟们这阵子是真拼了。”

孙国华重重点头:“我明白。所以秦董也说了,这回厂里赚了大钱,大家都有份!加班费翻倍,年底还有奖金!咱们不能亏待一直跟着咱们拼命的工人兄弟!”他拿起扩音器,对着还在忙碌的车间喊道:“工人兄弟们!大家听着!厂里赚大钱了!这是咱们远风每个人一起拼出来的!秦董说了,奖金翻倍!加班费翻倍!年底还有大红包!”

车间里爆发出一阵短暂的欢呼声,但很快又被机器的轰鸣声压了下去。他们知道,这是厂里的承诺,是未来的希望,但眼前的任务依然艰巨。

“别给我松懈!还没到时候!”孙国华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钱是大好事,是底气!但不是让咱们躺着睡大觉的理由!产能还得继续提!质量更不能掉一丝一毫!把好咱们生产这道关,就是对得起秦董的信任,就是对得起市场那些等着咱们产品的订单!咱们生产制造中心,要用真本事把远风的硬招牌擦得更亮!”

钱是助力,但不是全部。他深知,制造业的根基在于精益求精的管理和工人扎实的技艺。有了钱,他们可以加速硬件升级和技术改造,但人的因素、管理的挑战依然存在。

秦奋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面前屏幕上不断变动的数据和图表。市值、资金流、项目进度、全球供应商动态……庞杂的信息在他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日益清晰的宏伟蓝图。

4.8亿的销售额,两个多亿的净利润。这笔钱,就像是远风高速飞行所需的巨大推力引擎。它不仅解决了眼下的燃眉之急,更赋予了远风挑战更高目标、承担更大风险、加速追赶的资格和能力。

二期产业园的设计草图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勾勒。那将是一个集研发、生产、物流、人才培养、甚至基础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综合体,占地面积极大,规划功能齐全,代表着他脑海中未来工业园区的缩影。在那里,最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将与顶尖的技术研发中心比邻而居,全球采购的原材料将通过高效的物流体系直接汇入生产环节,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将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建,这是在打造一个属于远风的“工业生态”。

“市政府那边效率很高,土地初步选址已经出来了,比一期大了一倍还多,配套设施也承诺优先建设。”杨主任又进来汇报,语气中带着几分敬畏和兴奋,“李总监他们已经提交了第一版预算清单,确实是天文数字……”

“批。”秦奋打断他,语气平静而有力,“告诉他们,只要是能提升研发能力、能出成果的项目和设备,大胆去买。但要有评估机制,钱要花出价值,不能堆砌。”

他再次看向窗外,似乎能穿透钢化玻璃和远方的地平线。挑战从未消失,甚至随着远风的崛起而变得更加严峻。国际竞争对手的警惕、潜在的技术封锁、全球市场的风谲云诡……但握着这充裕的资金,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

“产业链安全,是重中之重。”秦奋看向刘建国发来的采购动态报告,“原材料的备用渠道要尽快打通,哪怕成本高一点也要做。设备的国产化方案也要同步进行,不能过度依赖单一来源。”

“是。”杨主任应道,心中了然。

资金的洪流已经开始涌向远风的各个关键节点。产业园的筹建规划正加速推进,研发中心的梦想清单正在变成现实,全球的供应商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新兴巨头带来的强大购买力,生产一线的工人们也为即将到来的更好条件和更高回报而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