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94章 厨房革命,远风引领(第2页)

这是在为未来筑起壁垒。市场会疯狂,竞争对手会急红眼,仿制和山寨会如潮水般涌来。远风必须尽快建立起知识产权的护城河。

“同时,”秦奋语气一转,“新一代电饭煲的研发也不能停。别满足于现状,市场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探索更智能的功能,更便捷的操作,更持久的性能…我们的领先优势,要不断扩大!李总监,我向你们下达军令状——年底前,我要看到下一代产品的概念原型!”

电话那头传来李大柱和赵援朝坚定的回应:“是!秦董,保证完成任务!”

秦奋又将电话打给孙国华:“国华啊,生产线上,工人们是咱们最宝贵的财富!”他语气缓和下来,但依然充满力量,“告诉他们!远风电饭煲一上市就脱销!这是全国人民对咱们产品的肯定!他们熬的夜,流的汗,值了!现在是咱们远风闯出逆天名头的时候!奖金!加班费!一切都往最高规格给!只要能给我保证质量,玩命地生产,奖金上不封顶!我亲自签字,不用经过财务!”

这一句话,通过孙国华传达到车间,瞬间引爆了所有工人的热情!

“秦董万岁!”

“咱们电饭煲真这么火啊?我娘还以为我天天在厂里敲破烂呢!”

“哈哈哈!报纸上说得一点没错!咱们造出来的,就是城里最贵的饭店都比不了的好米饭!”

“狗娃子!别愣着了!赶紧上料!秦董说,咱们多生产一台,就是让更多人吃到家的味道!”

自豪感、荣誉感,混合着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让疲惫的工人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能量。他们不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生产任务,而是在参与一场“厨房革命”,为国家制造争光!那种朴素而真诚的报国热情,与个人改善生活的渴望,在远风电饭煲的巨大成功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整个远风集团,像一台被摁下超载启动键的巨大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疯狂地运转,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这不是混乱,而是一种充满力量、充满目标的忙碌。

而市场的反应,比想象中还要热烈。

“什么?!上海旗舰店的展示机都被预订出去了?!”某地经销商打电话给杨主任,语气里是震惊和无奈。

“杨主任,我们县里的供销社,排队都排到后天了!要不让我先拿几台展示机应急吧?!”另一个电话打来。

“不卖展示机!那是给顾客体验的!”杨主任咆哮着回答,然后稍微放低声音,“这样,所有预订客户都详细登记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优先满足老客户和有影响力的单位。对外统一口径,产能正在爬坡,感谢理解和等待。同时,把你们当地消费者对远风电饭煲的好评和期待,每天给我汇总上来!咱们要让全国人民知道,这个等待是值得的!”

“一煲难求”的话题,就这样在媒体的助推下,以及杨主任团队的精心引导下,迅速登上了各大报纸头条、占领了电台广播、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那些买到远风电饭煲的人,简直成了朋友圈里的“凡尔赛”。他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就为了让大家尝一口远风米饭的“新境界”。

“你看这饭,粒粒分明,晶莹剔透!”

“闻闻这香气!跟以前煮的根本不是一个味儿!”

“尝尝!是不是跟柴火灶煮出来的似的?我儿子说,他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米饭!”

这种真实口碑的力量,远超任何广告。一个远风电饭煲,撬动的是中国人最根深蒂固的“吃”的文化象征,是将科技产品与情感、记忆、身份认同紧密连接。

米饭,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主食,因为远风电饭煲,被重新定义。它不再是简单的裹腹之物,而是可以带来“幸福感”、“家的味道”、“一口入魂”的“艺术品”。

那些传统的家电巨头,如华生、三角牌,以及一些依靠进口散件组装的品牌,此刻彻底陷入了混乱。

“他妈的!一个电风扇厂子,怎么能搞出这么邪门的东西?!”华生事业部的负责人猛地砸了一下桌子,脸色铁青。

“技术报告出来了吗?他们那个ih加热到底是怎么回事?七层内胆有什么玄机?!”

“报告…报告还在分析…核心技术我们完全没有!他们的涂层、ih模块,控制算法,跟我们完全不是一个路子…而且…而且他们那个控制芯片…好像…好像是我们国内从来没见过的型号…”技术部门的人结结巴巴地汇报。

“没见过的型号?!”负责人几乎跳起来,“去!买一台回来拆!不惜一切代价!”

“买不到啊…市场上,黄牛都炒到两千块了…咱们渠道里,一台也弄不出来…”

“两千?!”在这个普通电饭煲只卖一两百的年代,这个价格已经足以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即使买到了,复杂的核心技术和精密的制造工艺,也不是看一眼、拆一拆就能复制的。有些关键设备,是红星厂当年由孙国华那些老技术骨干带领团队自主建造的,是秦奋用系统知识和经验指导的,是别人无从学习的“土法炼钢”加“超时代理念”的结合。

远风筑起的,不仅仅是技术壁垒,更是知识产权壁垒、制造工艺壁垒、品牌形象壁垒,以及,最核心的——人的壁垒。

正如秦奋在办公室里,看着墙上那张巨大的中华地图,所思考的。短期的火爆,能带来巨大的现金流和品牌声望,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将这股热度转化为可持续的动能?如何迅速提升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保证质量不下滑?如何在竞争对手反应过来之前,进一步拉开差距?

专利布局,固然重要,可以阻止低等仿制。但科技竞赛,永远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