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74章 铁锤砸出的信誉!(第2页)

趁着这股势头,远风制造开始雷厉风行地落实召回和赔偿方案。

王奎山坐镇总部,亲自督导各地召回点的设立和运转。从电话咨询到产品接收,从后台审核到退款/换货,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简化高效。各地经销商伙伴们,虽然最初也有些忐忑,但在看到总部的决心和第一批前来更换产品的用户满意而归时,疑虑也打消了。他们也开始全力配合,将远风制造的承诺传递给每一个客户。

“快!给用户把手续办利索了!他们是来找咱们麻烦的吗?不是!他们是给咱们机会重拾信誉!记住了,态度一定要好,流程有多快就整多快!”王奎山在电话里对着各地的负责人吼道,汗水湿透了衬衫。

而厂区内部,一场更隐秘、更深刻的肃清风暴正在悄然进行。

秦奋收敛了对外时的激昂,此时的他,目光像两把冷厉的手术刀。他不仅要处理外部的质量问题,更要挖掉生在企业肌体里的“肿瘤”。

“报案那边,县局的同志很重视,已经立案了。”王奎山向秦奋汇报内部调查的进展,“内部调查组也展开工作了。初步排查发现,这批劣质品的问题,确实跟一些原材料入库检验环节的疏漏以及部分生产工艺流程上的故意简化有关。不仅仅是疏忽,有人就是奔着偷工减料去的!”

秦奋脸色铁青,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心里清楚,任何大规模的质量问题背后,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人疏忽,必然有管理上的失位,甚至更恶劣的图谋不轨。

“是谁?!”秦奋语气平缓,但眼神中却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

“具体对象还在锁定,需要证据。”王奎山也有些沉重,“这次的问题,牵扯面可能不小。”

“不小也要挖!哪怕牵扯到天王老子,我也把他从远风这片土地上挖出来!”秦奋斩钉截铁,“去告诉调查组,要人给人,要权给权!但凡阻挠调查的,先拿下再说!厂委这边,同步召开职工大会,重申厂规厂纪,强调质量是远风的生命线!发现任何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还有,通知财务科的老王!”秦奋想起什么,补充道,“让他配合调查组,彻底清查这批产品涉及的原材料采购、生产成本核算等所有财务流水。每一分钱都要查清楚!”

“老王已经开始查了。”王奎山点头,“他最早发现那批原材料的账目有些对不上,这才引起注意的。”

秦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那些试图损害他、损害远风制造、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老鼠”,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厂区内部的氛围骤然紧张起来。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工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沉的压抑感。那些心里有鬼的人开始坐立不安,揣摩着调查的进度;而绝大多数勤恳本分的职工,则在这种肃杀的气氛中,看到了秦奋厂长整顿厂风厂纪的决心,对“新远风”抱有了更大的期待。

李大柱、孙师傅、刘栓柱这些从一开始就跟着秦奋干的骨干们,更是旗帜鲜明地支持秦奋。他们主动加班加点,不仅做好自己的生产技术工作,还帮助厂里进行内部宣传,组织学习,将秦奋在发布会上的讲话精神传达到每一个班组。

“秦厂长说了,咱远风要靠质量立足!谁要是再敢在产品里动手脚,砸烂的可就不是那几百台机器,是咱远风厂的牌子,是咱所有人的饭碗!”李大柱在车间里,对着工人们一遍遍地说道。

孙师傅则带着一群老技术工人,开始着手制定更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和检验流程。虽然秦奋脑海里有更系统的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但在这个时代,他必须一步步来,从最基础、最实用的环节抓起。

“以前总是想着赶生产、降成本,有些地方确实松下来了。”孙师傅一边指导徒弟检验一批零部件,一边叹了口气,“这次秦厂长这番折腾,疼是疼,但把大家的脑子都给砸清醒了!质量,才是天大的事!”

张巧玲和赵援朝这些年轻的技术骨干,则被秦奋委派了新的任务——配合技术科和质量管理部门,建立产品溯源机制,优化检验设备和流程,将质量控制前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他们年轻,接受新事物快,正是打造“新远风”技术基础的中坚力量。

召回在进行,内部在肃清,质量体系在重建。远风制造就像一台刚刚经历过剧烈震荡的机器,正在痛苦而坚定地调整着自身的齿轮和零部件。

外部的喧嚣还在继续,但议论的内容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哗然”和“可不可能”,到“作秀还是担当”的争辩,再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或许不是一场简单的公关秀,而是一家企业在生死关头做出的最决绝的选择。

“三百万砸出了什么?我看到了决心!看到了信誉在这家企业心里的分量!”越来越多消费者和经销商开始转变态度。他们观望着召回的落实情况,看着远风制造的行动,而远风制造的行动,正在一步步地印证着秦奋在发布会上的每一个承诺。

铁锤砸碎了有形的产品,却敲响了无形信誉的钟声。这场看似疯狂的“砸厂”大戏,为远风厂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也让“远风”这个名字,带着一种全新的、充满争议但又极具力量的形象,深刻地烙印在了时代的记忆里。

但伴随着高度关注而来的,还有更严苛的审视。所有人都想看看,这家敢于如此出格的企业,接下来的路会怎么走?他们能挺过巨大的召回成本和内部整顿带来的阵痛吗?他们拿什么来支撑“砸”出来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