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静待时机,黎明前的黑暗(第2页)
李大柱听得一愣一愣的,机器自己走路自己干活?这简直跟传说故事一样!但他对秦奋的话是百分之百相信的。秦厂长说能造出比小鬼子电风扇还好、比大解放柴油机更牛的机器,现在都做到了。秦厂长说这洋机器厉害,那肯定厉害!
“秦厂长,那我……我能学会咋指挥那机器走路不?”李大柱挠了挠头,露出憨厚的笑容,眼里是朴素的渴望。
“能!”秦奋肯定地回答,“你现在跟着巧玲多看看,遇到不懂的就问。再过一阵子,我单独教你怎么把这些逻辑跟实际的电路、电机联系起来。厂子里的机械维修,你已经是行家了,将来,工业自动化,咱们更得是你牵头学!”
“真……真的啊!”李大柱激动得脸都红了,他可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学这些“洋”玩意儿,还能“指挥”机器!“秦厂长,您放心!俺就算吃饭睡觉都琢磨,也一定给它学会!”
看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亲手提拔上来的核心技术人员,秦奋心中生出一股强烈的紧迫感和动力。系统报告中的技术差距和潜在危机,化作了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的最强催化剂。
他深知,这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任务。从零开始建立起工业计算、软件开发、自动化控制、精密制造等一系列技术体系,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投入和无数次的失败尝试。而国际环境的“暗流涌动”,很可能不会给他太多安稳发展的时间。或许在某个关键节点,技术封锁、市场打压,甚至更直接的手段就会扑面而来。
在真正的技术突破、产业腾飞到来之前,他们必须在重重压力和未知挑战下,默默地、快速地积累力量。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任何一次关键技术的失败,都可能让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他站在机房中央,环顾这间由简陋厂房改造而来的空间。嗡嗡作响的主机,跳动的字符,还有两个充满求知欲的年轻人。这里是红星厂的技术前沿,也是他抗衡未来“风云”的起点。他必须在这里,播下最先进技术的种子,培养出最坚实可靠的团队。
库存管理系统只是一个开端,一个“管事儿”的演示。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打开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点燃了学习的热情。秦奋要利用好这把“钥匙”,不仅仅是管理仓库,更要逐步渗透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最终,用信息技术武装整个红星厂,让这个老旧的机制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他想起系统报告中提到的CAd、CAm等概念。这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能够极大地提升研发效率和精度,是西方国家工业设计的基石。现在,国内连一台能运行这些软件的计算机都难找,更别提相关的技术人才和理论积累了。这差距,是全方位的。
但他不会因此气馁。系统图谱中,包含了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甚至更先进的原理。他可以从最简单的算法开始,从最基础的图形绘制库开始,一步步地摸索、研究,再结合这个时代的现实条件,寻找实现这些功能的路径。也许最初只能在pC上画出简单的二维图形,但只要方向没错,积累终将带来质变。
眼下,最务实的就是将现有的pC功能“吃透”,结合厂里最实际的需求,开发出更多能真正“管事儿”的程序,如工时统计、原料消耗核算、简易成本分析等等。这些虽然是“末端应用”,但每一个应用的成功,都能进一步巩固计算机技术的地位,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也为更高级的系统开发积累经验和数据。
同时,他必须开始为更长远的、系统报告中点名的那些“卡脖子”关键技术做准备。虽然现在条件简陋,但理论研究、人才储备、信息收集却可以提前进行。他会抽时间整理系统图谱中与这些领域相关的基础资料,以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解读,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也许是某种新材料的早期合成方法,也许是核心算法的雏形构架,也许是某种精密设备的简化原理……
他没有透露给团队,这份系统报告也点出了他个人面临的风险:作为掌握超前技术的人,他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焦点之一。但秦奋对此并不畏惧。他来自未来,知道中国最终将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伟大复兴。个人的安危与这宏大的历史进程相比,微不足道。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在这段“黎明前的黑暗”中,尽可能地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时代的工业,多添一把薪柴,多培养一些战士。
“巧玲、大柱,咱们先把手头的库存程序彻底优化好,再考虑别的。”秦奋定了定神,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不仅仅是能算清楚账,还要考虑怎么让用的人觉得方便、明白。用户体验,这也是将来一个重要的方向。”
“再然后,等你们对这些掌握得更熟练了,咱们可以试试用电脑来设计一些简单的零件图纸,或者计算一下设备的最佳运行参数……”秦奋循序渐进地抛出未来的可能性,他知道,不能一下子说得太远太大,得让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张巧玲和李大柱都认真地听着,秦奋厂长说的每一个新方向都让他们感到既有些遥不可及,又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他们知道,跟着秦厂长走,未来一定充满惊喜。
机房外,夜色渐浓,凤栖县显得宁静而祥和。然而,秦奋知道,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酝酿。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将是充满挑战、变数和阵痛的时期。
这台iBmpC发出的微弱光芒,虽然不足以照亮整个前路,但足以让他看清脚下的第一步。而他的步履,将坚定地迈向那个充满希望的黎明。他,以及他背后整个正在崛起的红星厂,都在等待着那个时机,在黑暗中磨砺着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