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惺惺相惜,关键的友谊(第2页)
当然,多基地运营也对集团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各个基地在战略目标上与集团保持一致?如何实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和信息共享?如何保持集团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这些都是秦奋和他的管理团队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为此,星辰集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集团化管控模式。
首先,在战略层面,由集团总部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各基地在此框架下制定各自的具体实施方案。秦奋会定期召集各基地总经理召开战略研讨会,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其次,在运营层面,集团总部对各基地的财务、人事、采购等关键职能进行垂直管理和监督,确保规范运作。同时,赋予各基地在生产调度、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再次,在信息共享层面,集团投入巨资建设了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各基地之间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研发进展等信息的实时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最后,在企业文化层面,集团通过定期的企业文化宣讲、优秀员工评选、跨基地轮岗交流等方式,强化全体员工对“星辰”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保“质量生命线”、“客户至上”、“创新驱动”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基地得到贯彻执行。
“秦总,这是刘总监让我送过来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期进展报告。”秘书小杨敲门进来,递上一份文件。
秦奋接过来翻阅。刘丽在报告中提到,为了支持各基地的快速发展和未来的国际化战略,人力资源部正着力打造“三支队伍”,一支是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土化基地管理团队;一支是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业务拓展团队;还有一支是能够引领行业技术方向的尖端研发人才团队。为此,集团不仅加大了外部招聘力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内部人才选拔、培养和晋升机制,比如“星辰管理学院”的雏形已经建立,定期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
“人才,是多基地开花的关键,更是星辰基业长青的保障。”秦奋对刘丽的工作非常满意。他深知,再好的战略,再先进的设备,最终都要靠人去执行,去实现。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刘丽的内线:“刘总监,你那份人才培养计划的中期报告我看了,非常好。特别是关于在各基地建立‘工程师俱乐部’和‘青年骨干培养梯队’的想法,很有建设性,要尽快落实下去。我们不仅要让星辰的工厂在全国各地开花,更要让星辰的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开花结果。”
就在这时,秦奋的系统界面上,一个久违的提示框悄然浮现: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企业规模及复杂度显著提升,国内多基地运营模式初步成型,供应链网络日趋完善。特解锁新功能模块:“集团化运营与供应链协同”初级。】
【功能说明:“集团化运营与供应链协同”模块(初级)可为宿主提供:1.多基地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智能平衡建议;2.跨区域物流路径优化初步方案;3.核心供应商风险评估与备选方案提示。】
秦奋眼中精光一闪。这个新模块来得正是时候!
随着星辰集团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多,产品线越来越广,供应链条越来越长,如何实现各基地之间生产计划的有效协同,如何优化复杂的物流网络降低成本,如何管理数量庞大的供应商队伍并确保供应链安全,这些都成了日益凸显的管理难题。
之前,他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和团队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有了系统的辅助,无疑可以大大提升集团化运营的效率和科学性。
“多基地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智能平衡……”秦奋喃喃自语,“这意味着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各地的市场需求,然后反过来指导各基地的生产排程,避免出现某些基地产能过剩而另一些基地产能不足,或者重要物料在不同基地之间调配不畅的问题。”
“跨区域物流路径优化……”他继续思考,“这对于降低我们日益增长的物流成本至关重要。星辰的产品遍布全国,原材料采购也来自五湖四海,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核心供应商风险评估与备选方案提示……”这一点更是让秦奋看重。随着集团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核心供应商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一旦某个核心供应商出现问题,比如质量波动、供货不及时甚至停产,都可能对星辰的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系统能够提前预警风险,并提示备选方案,这无疑是给星辰的供应链上了一道重要的保险。
“看来,系统也在随着星辰的发展而进化。”秦奋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决定立刻抽时间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新解锁的模块,并尝试将其应用到集团的实际运营管理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