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59章 注塑机调试,参数之谜(第2页)

一切准备就绪。秦奋特意换上了一身自己最好的行头——一件熨烫平整的白衬衫,一条深蓝色的确良长裤,擦得锃亮的黑皮鞋。这身打扮在后世看来或许平平无奇,但在八十年代的红星市,已经算是相当体面和正式了。他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头发,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带着决绝。这不仅是一次贷款申请,更像是一场对现有金融体制壁垒的冲击。

他选择的目标是红星市工商银行总行。他打听到,市总行的信贷科权力相对更大,或许审批流程能稍微灵活一些。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永久”牌自行车,穿过红星市还略显狭窄的街道,秦奋来到了工商银行气派的大楼前。

与他那充满油污和噪音的工厂截然不同,银行大厅显得格外安静、整洁、甚至有些威严。高高的柜台后面,穿着统一制服的银行职员们表情严肃,埋头处理着业务。空气中似乎都漂浮着一种“公家单位”特有的、不易接近的气息。

秦奋定了定神,走到导引台,询问信贷科的位置。在一位面无表情的女职员的指点下,他来到了二楼一个挂着“信贷科”牌子的办公室门口。门是虚掩着的。他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秦奋推门进去,办公室不大,摆着两张办公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烟味。靠窗的办公桌后坐着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约莫四五十岁,他面前堆着一摞文件。另一张桌子是空的。

“您好,请问是信贷科吗?我想咨询一下企业贷款的事情。”秦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谦逊而自信。

中年男人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秦奋身上,略带审视:“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叫秦奋,是星辰机械厂的厂长。”秦奋说着,双手将准备好的那份厚厚的报告和资料递了过去,“这是我们厂的一些情况和贷款申请报告,想请领导审阅一下。”

“星辰机械厂?”中年男人眉头微蹙,显然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接过材料,并没有立刻翻看,而是问道:“个体户?还是……私营企业?”在当时,这两个词往往带着某种不确定性,甚至是“投机倒把”的潜在风险标签。

“算是私营企业吧,我们是正规注册的。”秦奋回答,他注意到对方语气中那一闪而过的疑虑。

中年男人这才不紧不慢地翻开秦奋的报告。他看得不快,但很仔细。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秦奋站在办公桌前,手心微微出汗,但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他知道,接下来的对话将是关键。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中年男人终于抬起头,表情看不出喜怒。他指了指报告中的几页:“秦厂长,你这份报告……写得很详细,想法也很大胆。”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公式化,“但是,银行贷款,尤其是对你们私营企业的贷款,是有严格规定的。”

“我们知道规定严格,所以才做了充分的准备。”秦奋接话道,“我们工厂的技术水平在同行业里是有优势的,订单也很稳定,增长潜力巨大。报告里有详细的数据支撑。我们借款主要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购置新设备,提升竞争力,这完全符合国家鼓励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中年男人点点头,又摇摇头:“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按照规定,企业贷款,特别是大额贷款,需要提供足值的抵押物,或者有符合条件的担保单位。秦厂长,你们星辰机械厂,有什么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吗?比如土地、厂房产权?”

秦奋心中一沉,这果然是绕不过去的坎。“我们现在的厂房是租赁的。主要的资产就是这些机器设备……”

“机器设备?”中年男人打断他,“旧设备翻新的?银行很难对其进行准确估值,而且处置起来也很麻烦,不能作为主要的抵押物。”

“那担保呢?”中年男人继续问道,“你们能找到实力雄厚的国营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愿意为你们这笔十五万的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吗?”

秦奋沉默了。他认识的国营厂领导倒是有几个,但那都是业务往来建立的初步关系,人家凭什么冒着巨大的风险为他一个私营小厂做担保?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到秦奋的表情,中年男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他合上报告,身体往椅背上一靠,语气缓和了一些,但拒之门外的意思却更加明显:“秦厂长,不是我们银行不支持你们私营企业发展。主要是你的情况,确实不符合我们现行的信贷审批条件。没有足额抵押,也没有合格的担保,这笔贷款的风险太高了,我们银行承担不起。万一……我是说万一,你们经营上出了什么问题,这笔钱收不回来,我们怎么向国家交代?”

秦奋还想再争取一下,他强调自己的技术专利、强调正在洽谈的外贸订单前景、甚至提出可以用未来的应收账款作为部分质押……

但中年男人只是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却不再松口。他最后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浓茶,做了总结陈词:“秦厂长,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厂子看起来也确实做得不错,很有潜力。但是,规定就是规定。要不这样,你回去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担保单位?或者,等你们工厂的规模再扩大一些,积累更多的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到时候再来申请,可能会好一些。我们银行的大门,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是敞开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秦奋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没有意义了。他礼貌地收回自己的材料,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了信贷科办公室。

走出银行大楼,外面阳光正好,但秦奋却觉得身上有些发冷。凉风吹过,让他混沌的脑袋清醒了许多。他跨上自行车,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骑着。

银行这条路,果然像他预想的那样,几乎是完全堵死的。这不是那个信贷科长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时代背景下,金融体系对新兴私营经济体的普遍态度——谨慎、观望,甚至带着某种程度的不信任。他们更习惯于和“根正苗红”的国营、集体企业打交道,那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有上级主管单位的隐性背书,风险更可控。

像星辰机械厂这样的“野孩子”,即使展现出勃勃生机,但在缺乏传统意义上的“硬资产”和“强担保”的情况下,想从银行拿到钱,难于登天。

一丝苦涩涌上心头,但很快就被一股更强烈的韧劲所取代。秦奋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这次碰壁,让他对现实的困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绝望。

银行的路走不通,不代表所有的路都走不通。

他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既然正规的金融渠道暂时指望不上,那就必须另辟蹊径。

供应商的账期?能不能谈下来更长的付款周期?用信用换取时间?

客户的预付款?对于那些特别依赖星辰技术的客户,能不能争取到更多的预付款,甚至达成某种形式的定向投资或合作?

民间资本?虽然风险高,利息重,但如果能严格控制风险,短期拆借一部分应急,是否可行?

甚至……系统?秦奋下意识地沟通了一下系统。系统界面冰冷,提示音毫无感情:“系统商城提供技术图纸、知识资料、效率优化工具。金融服务模块尚未解锁或权限不足。请宿主依靠自身努力,克服现实困难。”

果然,系统不是万能的。它提供了知识和方向,但真正的难关,还需要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闯。

自行车在街道上穿行,两旁的景象飞速后退。秦奋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银行贷款的尝试失败了,但这只是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块绊脚石。他不会被绊倒。他会绕过去,或者,干脆把它踢开!

资金的瓶颈必须打破,星辰机械厂扩张的脚步绝不能停下。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坚信这一点。下一个突破口,会在哪里?秦奋的思绪,已经开始在各种可能性中快速穿梭、筛选、组合……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充满生机与挑战的八十年代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