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猎的飞星 作品

第221章 为君分忧(第2页)

她话锋微转,目光变得深邃:“然,礼之根本,在于序人伦,定尊卑,安人心。公主之封,乃天子恩典,亦是宗室血脉之标识。骤然削之,恐非仅损及个人尊荣,更易动摇宗室人心,使亲亲之义受损。”她点出了司马光担忧的核心——宗室稳定和亲情纽带。

安庆公主顿了顿,视线再次落到绵竹三姐妹身上,语气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度:“绵竹她们自请削爵,其心可悯,其情可鉴。‘体恤圣心’之言,虽显稚嫩,亦是赤诚。这件事说到底还是我们的家事,陛下不妨遂了妹妹的心意。也可全了陛下与王相公的君臣之情。”

不等秦济细想,坐在安庆下首的晋阳公主秦瑶,秦济的同母亲妹,忍不住开口了。她性子较为直率,脸上带着明显的不平:“皇兄!王相公一心为国,妹妹明白。可这板子也不能只打在堂妹们身上!她们何错之有?难道就因为是亲王之女,便活该被收回封地,如今连个名号也保不住?这公平吗?父皇定下的规矩,难道到了皇兄这里,就要改弦更张,苛待自家骨肉了?”

她的话直指核心,带着对王安石提议的不满和对堂妹们的维护,甚至隐隐有质疑秦济是否要背弃祖制之意。蓬莱公主秦东君,性情较为温和内敛,见晋阳言辞有些激烈,连忙开口缓和,声音轻柔却带着忧虑:“皇兄,晋阳妹妹心直口快,但她所言也不无道理。宗室一体,荣辱与共。今日若允了绵竹妹妹她们自请削爵,开了此先例,他日是否所有亲王之女的公主封号都要被收回?此例一开,宗室女眷人人自危,恐非社稷之福。”

她看了一眼依旧沉默的绵竹等人,“她们姐妹远离父母在京,本就孤单,若再失了这层身份依仗,日后在京城行走,恐多有不便。还请皇兄三思。”她考虑得更实际,担忧的是连锁反应和堂妹们的实际处境。

绵竹公主打破了三姐妹的沉默,开口说道:“东君姐姐此言差矣。亲王之女本就不该是公主之位,被收回是天经地义的。且不论我等是公主还是郡主,陛下身为兄长,岂能让人小觑了我等?况且我等也非三岁小儿。”

秦济看着有吵起来的架势,立刻发动了禁言和赶人:“好了,不要说了,女眷不允干政,请先回吧。容我再思量一番。”

沈梦澜与曹正淳立刻上前,无声地引导着六位公主依次退出御书房。安庆长公主走在最前,步履沉稳,自有一番长姐风范。晋阳与蓬莱紧随其后。绵竹三姐妹则安静地跟在最后。

沉重的殿门在她们身后缓缓合拢,隔绝了外面的天光与寒气,也仿佛将刚才那一番或恳切、或激辩、或忧虑、或隐忍的言语都关在了门外。绵竹在踏出门槛前,极快地抬眸看了一眼御座上那个抱着头趴在御案上耸动肩膀的身影,随即迅速垂下眼帘,安静地跟在长姐们身后离去。

公主们都走了之后,曹正淳立刻给沈梦澜打眼色:【上啊,快去安慰陛下,堂堂皇帝,哭成这样成何体统?】

沈梦澜把话题回推了回去:【曹公公你跟随陛下多时,我才来多长时间,肯定是曹公公你轻车熟路啊。】

【我再轻车熟路也比不上枕边人啊,你当初一直勾引陛下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你和陛下那些事情还能瞒得过我?】

【找枕边人找皇后啊,后宫还有那么多嫔妃呢,让我这个小御侍上?】

【那我去找皇后了嗷~~,你可别后悔,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

曹正淳没有再和沈梦澜废话,匆匆离去,脚步在空旷的宫道上回响,显得格外急促。沈梦澜则留在御书房门外,身姿挺拔,目光低垂,静静地守候着,仿佛一尊守护神只的雕像,对门内隐隐传来的抽泣声置若罔闻,只专注于自己的职责。

就好像之前那个千方百计勾引秦济,处心积虑要爬上龙床,立志要做“祸国妖妃”的人不是她一样。

不多时,一阵环佩叮咚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周围的沉寂。沈梦澜抬头望去,只见皇后带着一众宫女,步伐匆匆却又不失端庄地走来。赵湘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九凤冠,面容温婉中带着几分威严,眼神中透露出对御书房内情况的关切。

“沈御侍,陛下如何了?”赵湘轻声问道。

沈梦澜连忙躬身行礼,低声回答:“回皇后娘娘,陛下因公主们自请削爵一事,心中烦闷,此刻正在御书房内独自沉思。”

赵湘微微点头,示意沈梦澜退下,自己则带着宫女们轻轻推开御书房的门。赵湘缓步走入,身后的宫女们则留在门外,轻轻合上了门。

御书房内,秦济依旧趴在御案上,肩膀微微耸动,显然还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皇后轻步走到他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柔声道:“陛下,莫要太过忧虑了。公主们自请削爵,虽是出于一片赤诚,但此事确实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

秦济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看向皇后,声音略带哽咽:“皇后,你说朕该如何是好?王相公的提议,朕并非全然反对,只是这公主们……她们都是朕的妹妹,朕如何忍心看她们受此委屈?”

赵湘微微一笑,走到一旁,恭恭敬敬地对秦济行了一个大礼。这也是她穿着凤袍来的原因。

“那臣妾恭贺皇帝陛下。”

秦济看着跪伏在一旁的赵湘,轻声笑了起来:“皇后恭贺我什么?”

“陛下在朝堂上有良臣辅佐,私下里妹妹们也都愿意为君分忧,以陛下之忧为己忧,难道不应该恭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