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听风吟 作品

第35章 金瓶债

乾隆五十七年冬,布达拉宫的金顶蒙着层灰霾。驻藏大臣和珅的指甲掐进黄绸密旨,墨迹被雪水洇开:"廓尔喀贼子竟敢焚掠扎什伦布寺!"他掀开鎏金火盆,将密旨投入炭火,羊皮地图的焦边蜷曲成鹰隼形状——那是福康安大军入藏的路线,正被三枚铜钱压在地砖裂缝处4。

墙角经幡忽地无风自动,铜钱"叮"地跳起。和珅猛回头,见案头《四库全书·禁毁卷》竟渗出黑血,书页间浮出个柏木柜台,柜面摆着盛满人牙的景泰蓝瓶,瓶身梵文咒语泛着青光。

"驻藏钦差典当何物?"当铺掌柜的影子映在唐卡释迦牟尼像上,佛陀掌心赫然显出夏代龙玺的朱砂印。

三日前,紫禁城养心殿地龙烧得太旺。乾隆摩挲着金瓶掣签用的象牙签筒,筒底暗格里嵌着片带血的头盖骨——那是六世班禅圆寂时,章嘉活佛偷偷刮下的灵骨。

"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必须出自理藩院拟定的名单。"乾隆的翡翠扳指叩响金瓶,瓶中突然传出婴啼。他冷笑:"用班禅灵骨向幽冥当铺换什么?朕要这金瓶所出之签,永沾爱新觉罗血气!"

掌柜从《四库全书》的禁毁页钻出半身,指尖沾着墨汁写契:"典当物:藏地八万四千座玛尼堆的诵经声。代价:金瓶所掣之童,左臂必有龙形胎记。"

窗外惊雷劈中太和殿鸱吻,乾隆没看见契约角落的小字:"掣签时若现三指反握者,当入'三不收'之列。"

大雪封山时,福康安的戈什哈在羊八井掳了个三岁幼童。孩子腕上缠着六世班禅的砗磲念珠,扒开皮袄,左臂红斑状若游龙。参将大喜:"速送拉萨金瓶......"

话音未落,孩童瞳孔突转青灰色,指着参将咽喉发出老僧叹息:"乾隆以万玛尼堆梵音为质,尔等可知那些经石此刻在哭?"参将喉头爆出团血肉,里面钻出只衔着经卷的铜蝎——正是当铺养在契约里的"背约虫"。

千里外北京,和珅颤抖着展开西藏急报,油墨混着腥气:"真假灵童混入掣签,请旨......"最后的字被血污淹没,他蘸茶擦拭,茶盏竟浮现金瓶内景:三支象牙签在瓶中厮杀,一支签身刻着满文,一支缠着藏香,第三支的签尖正在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