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血影:正义的破晓之战(第2页)
然而,随着排查范围的不断扩大,查否与小晨辉类似的女孩数量逐渐增加到了 11 个,小晨辉却依旧音信杳无,仿佛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侦查员们的心情愈发沉重,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
外围摸排组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对现场提取的每一个线索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先后查明,现场提取的血纸片上的“丁小铁”是清苑县小福村的一名小学生,三块血纸片是他在玉米地玩耍时鼻子流血擦后扔掉的。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排查,虽然排除了一个可能的干扰因素,但也让侦查工作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失去了方向。
下一步侦查工作该何去何从?侦查员们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深知,每耽误一分钟,犯罪分子就可能多一分继续作恶的机会,而这座城市的居民,尤其是女性,就多一分危险。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突破口,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仝卫在保定的遭遇,让侦查员们重新梳理思路。仝卫到达保定后,按照常理,她会以为丈夫己接到接站电话,大概率会在火车站等待。长时间等待无果后,她极有可能前往长途汽车站寻找发往望都的汽车。所以,仝卫在保定的活动地域大概率集中在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这两个“两站”区域。
这与之前己并案的“4·16”“5·2”案件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围绕外地女性在特定区域失踪遇害。不同的是,前两案犯罪分子采用扼、掐的手段,而仝卫案是用毛巾勒。凭借多年丰富的刑侦工作经验,侦查员们敏锐地察觉到,这几起案件之间必定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然而,目前要进行并案侦查,还缺乏足够确凿的证据,必须争分夺秒收集更多证据,才能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
就在专案组紧锣密鼓按照新部署收集串并案证据时,又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无名女尸案发生了。1993 年 9 月 22 日早 8 时 30 分,驻保定某集团军首升机大队二基校学员正在进行跳伞训练。伞兵周扬和淳于启明在空中缓缓下落,即将落地之际,他们几乎同时瞪大了眼睛,惊恐地发现 4 号地水渠内有一具半裸女尸。
部队保卫股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封闭了现场。市公安局、南市区公安分局和集团军保卫处领导带领侦查、技术人员火速赶赴。现场气氛凝重,尸体仰卧在水渠中,上衣敞开,乳罩外露,下衣被褪至膝盖处,颈部系着一条 2.5Cm 宽的牛皮带,
仿佛是恶魔施加的残酷枷锁。
侦技人员仔细勘查,发现现场除死者的一趟足迹外,还有相伴的往返各一趟不完整的模糊足迹及自行车轮胎痕迹。这些蛛丝马迹,仿佛是犯罪分子留下的模糊线索拼图,等待着侦查员们去拼凑完整。
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诸多细节逐渐清晰:死者年龄在 28 至 32 岁之间,是被强奸后又遭掐勒,最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死亡时间在 12 个小时以上。通过对现场足迹和其他线索的分析,推断罪犯年龄在 25 至 40 岁之间,身高 1.70 至 1.75 米,作案时骑一辆“28 型”杂牌自行车。而且,从现场周边环境及线索推测,罪犯可能到过机场或在机场附近居住、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生活条件较差,并且极有可能有流氓、抢劫犯罪前科。
鉴于案情重大,一个由部队保卫处和公安机关联合组成的侦破组迅速成立。随即,一套详尽的侦破方案出台:其一,通过新闻媒介广泛传播消息,发动群众力量,发布《协查通报》全力查找尸源,重点锁定周围农村来保定探亲、打工人员。同时,尽快查出死者遗物产地、销售情况,最大限度缩小查找尸源范围,争取从源头获取更多线索。其二,全力查找罪犯足迹样鞋,以及作案用的自行车。这两样物品可能是锁定罪犯身份的关键物证,只要找到其中之一,就有可能顺藤摸瓜揪出凶手。其三,在大范围摸排的同时,对现场周围展开更加深入的调查访问。侦查员们深入周边每一户人家,与居民们耐心交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目击者,力争发现嫌疑目标。
部队保卫处对内部及上千民工进行了全面摸排、走访。保卫干事小王,在对一名民工进行询问时,发现他对案发当晚的情况闪烁其词。小王立刻提高警惕,对其进行了更细致的盘问。经过一番周折,最终确认该民工只是因为害怕被牵连而不敢说实话,与案件并无关联。虽然排除了一个疑点,但类似这样的排查工作,每一个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公安机关对附近乡村及城区逐人逐户调查了解,获取了数十条线索。侦查员小赵在整理线索时,发现其中一条价值较大。9 月 21 日晚,一对青年男女在机场路旁谈恋爱,约 20 时,见一中年男子骑自行车驮一妇女向现场方向走去,这二人与受害人及罪犯特征吻合。小赵立刻将这条线索汇报给专案组,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对现场的分析判断,让案件的线索逐渐交织在一起,为侦破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尽管侦查员们日夜奋战,但案件侦破工作进展依旧缓慢。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侦查员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焦虑。他们围坐在桌前,眼神中透露出不甘与执着。
他们回顾着这一系列案件,无名女尸、中年男子、火车站、荒郊、死者脖子上的扼掐痕、牛皮带、毛巾……这些元素在他们脑海中不断盘旋。突然,仿佛一道灵光闪过,他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的主线。
黎明时分,天际泛起鱼肚白,微弱的曙光透过窗户洒在侦查员们坚毅的脸上。指挥员果断地打开手持电台:“20、20!请立即通知召开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侦查员们对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犯罪分子选择作案的时间都在晚 10 时前后,如同一个精准的恶魔时钟,每到这个时刻就开始作祟;地点以保么路为主线散射,均选在与公路干线 500 米至 1000 米的坟地、麦田,这些偏僻之地成为了他罪恶的舞台;被害人多为外地妇女,她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遭遇了灭顶之灾,均被强奸、抢劫,并掐勒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手段极其残忍;幸存者、目击者反映的罪犯体貌特征与几起有足迹现场的案件分析结果一致,勾勒出了罪犯大致的轮廓;六起案件己有三起证明被害人是犯罪分子从火车站领出的,火车站似乎成为了罪恶的起始点;所有遇害妇女身上均找不到能证明身份的证件,犯罪分子试图以此来掩盖罪行,逃避法律的制裁。
基于这些梳理,会议确定了侦破责任制和定期进展通报、联席会、例会制度,组成了总指挥部,对工作部署进行了全面调整:
1. 精准摸排:摸排的对象聚焦在符合罗圈腿等体貌特征的人员上,进一步缩小年龄段,由 25 至 40 岁缩小到 35 至 40 岁,身高范围也精确到 1.74 至 1.76 米。重点排查心理变态者、有强奸、抢劫犯罪前科的劳改、劳教释放人员。侦查员们深知,这些人具有较高的作案可能性,必须对他们进行详细
排查。
2. 扩大范围:摸排范围从市郊、清苑,向以保么路为中心的更大范围扩展。撒下更广阔的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罪犯的角落。
3. 严密布控“两站”:严密控制“两站”,继续派侦查员带汪丽守候,守候时间由每晚 18 时至次日凌晨缩短为 18 时至 23 时。在这个时间段内,“两站”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侦查员们的目光所覆盖。
4. 诱敌深入: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使用隐蔽力量控制阵地,同时派一名女侦查员化装侦查,诱蛇出洞。这名女侦查员经过精心伪装,深入到“两站”的人群中,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警惕,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5. 科学取证:迅速将有检验条件的受害人阴道提取物送检,并继续收集有关资料,为串并案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科学技术是侦破案件的有力武器,每一份证据都可能成为打开案件关键之门的钥匙。
上述部署,使得侦查范围更加精准,侦破方向更加明确。会后,各项侦查措施即刻到位,一个动态的立体侦查网络迅速形成,一场部署更加周密的擒魔战正式拉开帷幕。
为进一步推动侦破进程,10 月 11 日,破案总指挥部在市公安局六楼会议室再次召开会议,通报串并案以来侦破进展,部署下一步工作。各分县局、派出所领导和原保定地区公安处、徐水县公安局以及其他周边地区的派出所长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一位派出所长提出,可以发动社区群众,让他们提供更多关于可疑人员的线索。另一位侦查队长则建议,加强对周边监控设备的排查,看看是否能找到犯罪分子的踪迹。市公安局领导认真听取了每一个建议,并进行了总结和部署。
会后,侦查员们群情激奋,怀着对犯罪分子的满腔怒火和一名人民警察特有的责任感奔赴一线,掀起了一个新的破案高潮。
为加强“两站”控制,指挥部增加了守候力量,清苑县公安局一名女侦查员勇敢地担起了在“两站”化装侦查的重任。她叫林悦,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侦查员。她精心乔装打扮,穿上朴素的衣服,背着一个破旧的背包,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的眼神看似随意地扫视着周围,但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试图从中发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恶魔。
然而,侦查员们的不懈努力并没有让犯罪分子有所收敛,反而像是激发了他更加疯狂的兽性。他似乎在向警方公然挑衅,顶风作案,进行着一场丧心病狂的杀戮狂欢。
10 月 13 日,新城县(现高碑店市)闫家务坟地发现无名女尸!消息传来,侦查员们的心再次被狠狠刺痛。这具女尸同样遭受了残忍的强奸和杀害,现场的惨状与之前的案件如出一辙,仿佛是恶魔的又一次邪恶复刻。
10 月 27 日,清苑县北大冉坟地发现无名女尸!!整个专案组都被愤怒所笼罩,每一起新的案件都是对他们努力的嘲讽,也是对这座城市的沉重打击。
10 月 28 日,清苑县谢庄坟地发现无名女尸!!!短短半个月内,三起命案接连发生,每一起都是强奸、抢劫,然后扼、掐、勒致机械性窒息死亡,作案手段、性质完全一致,无疑又是这个杀人恶魔所为。
一时间,古城内的恐慌情绪如熊熊烈火般蔓延开来,达到了顶点。许多妇女夜间外出必定由亲友接送,哪怕是白天出门,也都小心翼翼,眼中充满了恐惧。不少人还给外地的亲友发出信息,告诫妇女没人护送千万不要来保定。恐怖的阴影如乌云般,沉甸甸地笼罩着保定城,让这座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都是这些可怕的案件,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一片死寂的恐惧之中。
面对犯罪分子如此猖狂的挑衅,侦查员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把拳头攥得“咯咯”首响。“拼了,拿不下此案誓不当警察!”这句誓言,从每一个侦查员的口中喊出,代表了他们坚定不移的决心。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这座城市、保护人民的重任,绝不能让恶魔继续逍遥法外。
市委、市政府领导也被这一系列案件震惊了。11 月 1 日,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李森专门听取了汇报,并作出了重要指示。他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指出:专案组前一段对案情的分析判断及侦破的主攻方向是正确的,当前最主要的是对上案警力要科学部署,实行分工包干,层层负责责任制。要立足于重点突破,选准突破
口,寻找破案捷径。要保持大兵团,全方位,全天候作战,做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打破警种、地域界限,充分利用隐蔽力量、技术侦察、化装侦查等手段,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抓获罪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李副市长的指示,指挥部再一次对部署进行了较大调整。
1. 强化“两站”布控:进一步充实了“两站”警力,确定以每天 18 时至 22 时为重点,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巡查、守候。“两站”作为犯罪分子极有可能出没的地点,如今布满了便衣警察。他们分散在人群中,有的装作普通乘客候车,有的在小吃摊前假装吃东西,看似平常的举动下,实则暗藏着敏锐的目光,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异常。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不经意的转头,都可能是对潜在危险的捕捉。
2. 设置防线,严格盘查:以“两站”为中心,沿市区各出入路口设三道防线,昼夜盘查过往可疑人员。机动车和长途汽车站上下车人员分由交警、车站派出所、内保部门负责。各防线一旦发现体貌特征相近或有可疑点的结伴男女,立即隔离审查,绝不让一名可疑分子从眼皮底下溜走。每一道防线都如同一道坚固的闸门,由一群认真负责的警察坚守着。交警们在路口指挥交通的同时,仔细观察着过往车辆中的人员;车站派出所民警在人群中穿梭,用犀利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个人;内保部门人员则在车站内部进行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3. 扩大摸排范围:重点嫌疑对象的摸排范围向京石公路保定至高碑店、保么公路保定至张登南以东沿线扩展。这张摸排的大网越收越紧,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被不断压缩。侦查员们深入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街道,与当地居民交流,收集线索。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藏身之处,哪怕是废弃的工厂、破旧的房屋,都要仔细搜查。
层层设防的“两站”固若金汤,摸排的大网也在紧紧收拢,恶魔现形的日子似乎越来越近了。
11 月 2 日,侦查员们将三起案件受害人阴道提取物送检。经公安部第二研究所检验,三案血型均为 AB 型,酶型检验均为 pgm2 - 2 型。至此,六起有检验条件的案件检材 ABo 检验均为 AB 型,dnA 检验均为 pgm、2 - 2 型,确凿地证明了这六起案件为同一名犯罪所为。这一科学证据的确定,让专案组更加坚信,他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将恶魔绳之以法。
送检归途中的两名侦查员望着晴朗的蓝天暗忖:这样好的天气正是犯罪分子作案的良机,也许,与杀人恶魔最后较量的日子真的到了。他们深知,一场激烈的正邪对抗即将拉开帷幕,而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11 月 3 日,这天的确是秋末少有的好天气。傍晚,喧闹了一天的保定火车站依然人流如潮。候车室内、小吃摊前、店铺旁边,侦查员们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射出的目光,交织成了一个密实的大网。
己是晚 7 点多了,还没有吃晚饭的北市区公安分局联防队员范连庆依然毫无饿意。他倒背着手,佯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可眼睛却像雷达一样,敏锐地扫描着负责守候的每一个角落。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前面。罗圈腿!老范心中一紧,毫不犹豫地一步跨到“罗圈腿”面前。
“我是公安局的,请出示身份证!”老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威严且镇定,但内心的激动还是难以完全掩饰。
“没带。”“罗圈腿”回答还算流利,但眼睛却紧随着打量他的这双明亮的眼睛。渐渐地,他开始变得不自在。当范连庆的目光移向他的裤子时,“罗圈腿”紧张地说:“这,这是女式裤子,是穿我姐的。”说完,拔腿想溜。
“站住!你提包装的是什么?”老范厉声吼道,那声音犹如洪钟,在嘈杂的火车站广场上格外响亮,引得周围不少人投来诧异的目光。
“没,没什么。”“罗圈腿”只好再一次站到老范面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与不甘。
范连庆令其打开提包一看,一节一尺多长的电线卷曲着。霎时,受害妇女颈部的勒缠物从老范眼前闪过。为稳住对方,老范没问电线的用途,继续不动声色地展开询问。
“你叫什么?”
“吴建臣”
“多大?”
“35 岁”
“哪儿的人?”
“蠡县万安”
“来保定干什么?”
“我是钉鞋的,来
保定买皮子。”
买皮子包内却没皮子,傍晚不回蠡县却在车站广场闲转,一尺多长的电线,女式裤子,罗圈腿……种种迹象表明,吴建臣己构成重大嫌疑。旋即,他被带到审查室 。
“立刻进行血型检验,加紧审查!”指挥员简短地下达了命令。
面对强大阵容的严格审查,吴建臣彻底明白了,这绝不是一般的盲流审查,他最担心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在警方强大的心理攻势下,加之他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愧疚,防线逐渐崩塌。
“我杀了人,我交待。”吴建臣的声音低沉而颤抖,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挤出这几个字。
吴犯供述了自 1993 年 4 月以来,从保定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先后将 9 名外地妇女骗出强奸、抢劫、杀害的罪行。他详细描述着每一次作案的过程,如何在人群中寻找那些形单影只、看起来涉世未深的外地妇女,用事先编造好的谎言骗取她们的信任,诸如帮忙介绍工作、提供住宿等借口,让她们放松警惕后跟随自己离开车站。
他讲述自己如何将她们带到偏僻的坟地、麦田等作案地点,在那里,他的兽性完全暴露,对这些无辜的妇女实施强奸、抢劫,最后残忍地将她们杀害,手段极其恶劣。他还交待,现在其家中,还养着受害人的一个小女孩。
听到这个消息,审查室内的侦查员们既愤怒又心急如焚。愤怒于吴建臣的丧心病狂,心急小女孩的安危。指挥员迅速做出安排,一部分侦查员继续深入审讯吴建臣,务必问清楚小女孩的具体情况,包括所在位置、身体状况等细节;另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侦查员火速赶赴蠡县东辛庄,搜查吴犯住宅,解救女孩。
前往蠡县东辛庄的侦查员们一路上心情沉重,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小女孩在吴建臣家中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险。终于,他们赶到了吴建臣家。
吴建臣家的小院看起来破败不堪,三间小屋在昏暗中显得格外阴森。侦查员们小心翼翼地靠近,然后迅速破门而入。屋内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杂物胡乱堆放着。
他们分散开来,逐个房间进行搜寻。终于,在一间阴暗潮湿、堆满杂物的小房间里,发现了那个小女孩。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眼神惊恐,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脸上满是污垢。看到陌生人闯入,小女孩吓得浑身发抖,嘴里不停地小声抽泣。
侦查员们轻声安慰着小女孩,慢慢靠近她,表明自己是来救她的警察。其中一位女侦查员轻轻地将小女孩抱在怀里,小女孩起初还本能地挣扎了一下,但感受到女侦查员温暖而亲切的怀抱后,渐渐放松下来,在她怀里放声大哭。
与此同时,留在警局的审讯仍在紧张进行。吴建臣在警方强大的心理攻势下,陆续交代了每一起案件的详细作案过程。他的每一句话,都让侦查员们的心中燃起更强烈的怒火,但他们强忍着,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为后续的定罪量刑提供坚实的证据。
随着吴建臣的供述,警方也逐渐理清了整个案件的脉络。在确认所有犯罪事实后,吴建臣被依法收押,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而被解救的小女孩,也被送到了相关福利机构。专业人员对她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希望能帮助她尽快从这场噩梦中走出来。医生们仔细检查了小女孩的身体,幸运的是,除了一些轻微的擦伤和营养不良外,并无大碍。心理专家们则开始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通过耐心的陪伴和引导,试图打开小女孩紧闭的心扉。
这起震惊全城的系列强奸杀人案终于成功告破,消息传出,整个保定城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压抑在人们心头许久的恐惧阴霾终于散去,鞭炮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响起,久久不绝。这鞭炮声,是对正义伸张的欢呼,是对罪恶终结的庆祝。
1994 年年底,吴建臣被执行枪决。随着一声枪响,这个给保定城带来无尽恐惧的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参与侦破此案的每一位侦查员,都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英雄。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捍卫了城市的安宁与正义,让这座古老的城市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正义的阳光再次洒满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故事,也将永远铭刻在保定这座城市的历史中,激励着后人勇敢地与罪恶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