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无尘啊 作品

第146章 叶脉的刻痕

晨光清冽,露珠在草叶尖上滚动,折射出细碎的光点。念初几乎是扑到他的木工小工作台前的。那块昨天被他凿刻得伤痕累累、却承载着初次“刀锋印记”的松木练习块,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台面上,沐浴在穿过玻璃顶棚的澄澈阳光里。

他伸出小手,珍惜地抚摸着木块表面那些或深或浅、或直或弯的刻痕。指尖传来的触感不再仅仅是木头的温凉,更带着一种全新的、属于他自己的“力量感”——那是凿刃切入、木槌落下时,留在木头肌理深处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昨夜贴在老银杏树上感受到的那微弱却震撼的深沉脉动,仿佛也融入了这些刻痕里,让这块普通的木头变得不再普通。

他拿起那块木块,又翻找出昨天用过的平口凿和小木槌。小脸上没有了昨日的紧张和试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专注和清晰的意图。他没有再漫无目的地刻划直线或弧线。他的目光投向窗外,落在庭院里那株沐浴在晨光中的小银杏苗上,落在那片初绽的、流淌着嫩黄绿光泽的新叶上。那清晰的扇形轮廓,那纤细却有力的叶脉纹路……

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嫩芽,无比清晰地在他心中成形——他要把那片新叶的样子,刻在这块木头上!

这个想法让他小小的胸膛瞬间充满了热切的干劲。他立刻翻出画纸和水彩笔,趴在窗边,对着小苗那片新叶仔细地描画起来。他画得很认真,努力捕捉着叶片的弧度、叶柄的长度,尤其是叶面上那虽然纤细、却清晰可辨的、如同血管般向外辐射的叶脉纹路。

画完,他小心地将画纸压在木块下面,用铅笔将叶片的轮廓和主要的叶脉线条,浅浅地拓印在了木块平整的那一面。

阳光房里很安静,只有念初自己的呼吸声。他左手紧握凿柄,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心神凝聚。他将凿子锋利的刀口,垂直对准了木块上一条浅浅的叶脉线条。右手拿起小木槌,手腕悬停,屏住呼吸。

“笃。”

第一下敲击,力道适中。凿刃稳稳地切入铅笔线边缘,卷起一小片薄薄的木屑。一道清晰、笔直的短刻痕出现在木块上,正好沿着叶脉的走向!

成功了!

念初眼中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喜!他不再犹豫,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与木头的“对话”中。他的动作依旧笨拙,手腕控制力远不如爸爸那般稳定。下凿时,刀口偶尔会偏离铅笔线,刻出一道歪斜的痕迹;用力稍有不均,刻痕就会深浅不一;遇到木节或纹理不顺的地方,凿子还会打滑,留下难看的崩口。

“笃…笃…笃…”

清脆的敲击声在阳光房里持续不断地响起。念初的小眉头时而因专注而紧锁,时而又因一次成功的下凿而微微舒展。汗水沿着他的额角滑落,沾湿了鬓角的绒毛,细小的木屑沾在他的鼻尖、睫毛和衣襟上,他也浑然不觉。他全部的注意力都凝聚在凿尖与铅笔线的毫厘之间,凝聚在每一次落槌的力道控制上。刻深了,他学着爸爸的样子,用凿子小心地修平;刻歪了,他抿紧小嘴,在旁边重新对准下刀。木块上开始出现一道道或深或浅、或流畅或曲折的刻痕,它们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印记,而是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向着那片拓印在木块上的新叶轮廓和叶脉纹路靠近。

沈星晚端着水杯走过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儿子小小的身体几乎伏在工作台上,阳光照亮了他汗湿的额发和沾满木屑的小脸,也照亮了他眼中那近乎燃烧的专注火焰。凿子和木槌在他手中,不再是简单的工具,更像是他延伸出去的、笨拙却倔强的手指,正执着地在沉默的木头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着他对那片新叶的观察与情感。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将水杯轻轻放在旁边的矮凳上,然后悄然拿出相机,记录下这“以刀为笔”的动人瞬间。

顾言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也踱步过来。他站在稍远处,双臂环抱,沉静的目光落在儿子那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的小胳膊上,落在那块逐渐显出稚拙叶形的木块上。他看到了那些歪斜的刻痕,看到了深浅不一的沟槽,也看到了木块边缘因控制不好力道而崩开的细小豁口。但他更看到了那份笨拙背后所蕴含的、不容忽视的执着与专注。他没有上前指导,只是如同庭院里那棵沉默的老银杏,静静地守护着这份稚嫩的“创造”。

时间在专注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当夕阳的余晖再次将庭院染成温暖的琥珀色时,念初终于放下了凿子和木槌。他长长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虚脱的疲惫和巨大的满足感。

他捧起那块木块,对着窗外透进来的光线仔细端详。

木块上,一个稚拙却清晰可辨的银杏叶轮廓已然成型!虽然边缘不够圆润流畅,叶柄略显生硬,但那份努力模仿自然的扇形姿态却无比真挚。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叶片内部!那些他一下下、无比艰难地凿刻出来的线条——它们不再仅仅是刻痕,而是努力模仿着真实叶脉的纹路!虽然歪歪扭扭,深浅不一,甚至有些线条在中途就断了,但它们确确实实地从叶柄处向外辐射开来,如同一条条细小的河流,在木头的“土地”上奋力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