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作品

第382章 干热风与雷阵雨交替及幼苗管护

晨雾尚未散尽,干热风已裹挟着热浪掠过田野,耐盐禾的新叶在风中微微颤动,叶尖的翠绿被吹得有些发白,恰似《异域粮谱》“热风篇” 中描述的 “叶片失绿”。宝儿用手指轻轻抚摸叶片,能感到明显的粗糙感,与昨日雨后的温润截然不同。她在《幼苗生长记录册》上记录:“谷雨前二日,干热风来袭,耐盐禾新叶失绿,需加强灌溉”,字迹旁画着一个简易的风车,风车下方连接着水渠 —— 这是新设计的风力灌溉装置示意图。

“夫人,野慈姑的叶片被晒得卷起来了!” 哈桑拿着水壶跑过来,沼泽地边缘的野慈姑幼苗叶片向内卷曲,像一个个小漏斗,“陈老汉说这种风比之前的‘抽苗风’更厉害,带着土腥味,能把叶片里的水分一下子抽干,您看这叶片背面,都起皱了!” 他说得没错,沼泽地的水位比昨日下降了不少,原本湿润的泥土表面已出现细小的裂纹,用手一捏就碎成粉末,野慈姑的球茎在泥土中若隐若现,像在焦急地等待水分。

陈老汉蹲在沼泽地边,指挥农人们用锄头在野慈姑幼苗周围挖环形小沟,沟深一寸,刚好能容纳水壶的嘴:“这野慈姑虽然长在水边,可遇到这种干热风也扛不住。” 他让人将水壶里的水沿着环形沟慢慢倒入,“这样浇水能直接浇到根部,比泼在叶片上管用,水也不容易被风吹干。” 他的话很快得到印证,不到一个时辰,野慈姑的叶片就渐渐舒展开来,卷曲的程度明显减轻,叶片背面的皱纹也慢慢变平,用手摸上去,又恢复了之前的光滑。

王晏之的幕僚带着工匠来到早熟麦的田块,他们带来了新做的 “挡风墙”,是用芦苇和泥土混合搭建的,高一丈,每隔三丈立一道,能有效阻挡干热风。“按大人的意思,这挡风墙不仅能挡风,还能在雷阵雨来时缓冲雨水对幼苗的冲击,比之前的遮阳帘更实用。” 工匠们搭建挡风墙时,特意让墙身向风向倾斜一定角度,这样能更好地分散风力,哈桑在一旁帮忙扶着木桩,看着挡风墙一点点立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了这墙,早熟麦应该能安稳些了。”

正午时分,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干热风也停了,空气变得异常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农人们知道,雷阵雨就要来了,纷纷加快了手中的活计。在耐盐禾的田块里,大家忙着加固风力灌溉装置,确保风车能在雨中正常转动;在早熟麦的田块,人们检查挡风墙的稳固性,用绳子将其与旁边的大树绑在一起,防止被大风吹倒;在野慈姑的沼泽地,大家则疏通排水沟,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雨水。

“轰隆” 一声,雷声在头顶炸响,豆大的雨点紧接着砸了下来,起初是稀疏的几滴,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打在挡风墙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像无数个小鼓在同时敲响。田野里的幼苗在雨中尽情地舒展着叶片,仿佛在贪婪地吮吸着雨水,耐盐禾的新叶在雨中更显翠绿,野慈姑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早熟麦的分蘖也在雨中努力生长。

陈老汉站在田埂上,看着雨中的幼苗,脸上露出了笑容:“这雷阵雨来得及时,既能缓解旱情,又能给幼苗降降温,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下太久,要是下得太久,又该担心涝了。” 他让人在各个田块的低洼处放置瓦罐,用来测量降雨量,“等雨停了,看看降雨量多少,再决定要不要排水。”